姜海东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贵州省安紫高速公路旧州隧道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境内,起讫里程YK5+665~YK6+685,长度1 320 m,分离式长隧道,最大埋深约184 m。场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为溶蚀构造型低中山地貌,山体植被发育,进出口均位于斜坡上。路线K6+305处为九龙山背斜核部,隧道和背斜交角84°,受背斜构造影响,场区岩层扭曲,背斜核部产状陡,向两侧岩层产状稍缓,区内未发现断层通过。场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呈网格状,中风化层内节理面较为平滑,多呈闭合状,强风化层中节理裂隙多呈张开状,多为无充填,局部见粘土充填,岩体被节理裂隙切割成块状。
隧道通过区域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碎石土,灰黄色,灰色,碎石成分为灰岩、硅质岩及泥岩,粒径20~40 mm,含量约占50%~70%,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地层上部,厚0~10.4 m;隧道通过区域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隧道区下伏基岩为薄至中厚层泥岩、硅质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偶夹薄煤层、厚层状灰岩,根据场区的硬度与完整性,将场区岩层划分为强、中风化两层。隧道进口段155 m、出口段215 m均为V级围岩,中间950 m为Ⅲ、Ⅳ级围岩交替分布,其中Ⅲ级围岩占比20%,Ⅳ级围岩占比52%。Ⅳ、V级围岩隧道断面如图1所示。施工过程中场区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岩溶、采空区、塌腔、突泥等。
注:Ⅳ级围岩支护参数,∅8 mm钢筋网25 cm×25 cm,I14型钢拱架,间距100 cm,20 cm厚C20喷射混凝土,350 g/m2无纺土工布防水板,40 cm厚C30二次衬砌,∅20 mm药卷锚杆,L=3.0 m,锚杆间距100 cm×120 cm(纵×环)梅花形布置。V级围岩支护参数,∅8 mm钢筋网20 cm×20 cm,I20b型钢拱架,间距60 cm,26 cm厚C25气密性纤维喷射混凝土,5 mm厚聚乙烯闭孔泡沫板,1.2 mm厚CW-S型橡胶瓦斯隔离板,50 cm厚C40防腐蚀气密性钢筋砼,∅25 mm中空注浆锚杆,L=3.5 m,间距60 cm×120 cm(纵×环)梅花形布置
设计情况:隧道埋深约60 m,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无自稳能力,隧道浅埋,无支护时受振动易产生大规模崩塌及掉块甚至冒顶。设计阶段在ZK6+790处钻孔,未揭示存在采空区。
超前地质预报:掌子面岩体主要为中风化~强风化硅质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含软弱夹泥,岩体呈破碎状,结合性较差,整体稳定性一般。地质雷达预报结果显示,掌子面前方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可能存在裂隙破碎带或小型裂隙孔洞并充填泥层,开挖过程中支护不及时易发生拱顶掉块及塌方。通过超前水平钻孔方式揭示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在掌子面拱顶及两侧拱腰钻孔均未发现软弱夹层及溶洞填充物。
采空区揭示:设计资料及超前地质预报均未揭示出掌子面前方拱顶存在采空区,施工过程中,开挖至ZK6+733里程处(设计为IV围岩),采空区内填充物从掌子面拱顶塌落。对地表及洞内采取临时加固处理措施后,采用超前钻孔及地质雷达对采空区进行揭示。洞内采空区横向尺寸约7 m,纵向尺寸约8 m,深度约6 m。监控量测数据显示,洞内掌子面附近初期支护无明显变形,支护结构总体稳定,隧道开挖面上方地表出现局部沉陷,最大沉陷深度达1.5 m,沉陷尺寸约为5 m×8 m。现场状况见图2、图3。
图2 地表沉陷情况 图3 采空区填充物塌落
地表:沉陷区四周开挖截水沟,顶部搭设防雨棚,表面涂抹5 cm厚水泥砂浆,附近埋设沉降观测点,专人监测。洞内:将采空区内塌落填充物进行清理,对拱顶塌腔进行临时加固封闭,掌子面拱顶采用长度2 m的I14工字钢纵向置于2榀I18环向拱架顶部,I14工字钢间距30 cm,I18环向拱架间距60 cm,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见图4。
图4 洞内临时加固处理
洞内空腔处理完成后,沿沉陷区边缘斜向下打设长度3.5 m的∅42 mm×4 mm钢花管,钢花管间距1 m,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周边土体。沉陷区表面铺设直径20 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 cm×20 cm,钢筋网与周边钢花管焊接牢固,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20 cm并焊接连接,沉陷区范围喷射20 cm厚C25混凝土覆盖。
掌子面前方采空区影响范围初期支护施工时,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初期支护进行局部加强处理。采用双层直径10 mm钢筋网片(网格尺寸20 cm×20 cm)代替单层直径8 mm钢筋网片(网格尺寸25 cm×25 cm);采用I18工字钢代替I14工字钢,间距由100 cm调整为60 cm;喷射25 cm厚C20混凝土,采用长度3.5 m∅25 mm中空注浆锚杆(间距:环向×纵向=120 cm×60 cm)代替长度3.0 m∅20 mm药卷锚杆(间距:环向×纵向=120 cm×100 cm);预留吹砂孔及泵送混凝土管,该范围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泵送3 m厚C20混凝土护拱,再吹砂回填,吹砂厚度不小于100 cm。具体处理措施如图5所示。
图5 ZK6+733~ZK6+724采空区处理(单位:cm)
对隧道拱顶及拱腰以上发育深度小于3 m的溶洞,清除填充物,初期支护施作完成后分次泵送C15混凝土回填。对于隧道边墙发育高度小于3 m的溶洞,用干砌片石回填,并采用厚度不小于2 m的M7.5浆砌片石进行封堵。对于隧道仰拱及路面下发育深度小于3 m的溶洞,清除溶洞填充物后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
3.2.1 基本情况
ZK6+000~ZK6+015段设计为IV级围岩,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开挖至ZK6+000里程处,掌子面前方及拱顶出现溶洞,溶洞高度约20 m,最大宽度约15 m,沿隧道纵向长度约15 m,并有约50 cm宽裂隙向隧道大里程方向发育,裂隙内有水渗出,裂缝发育长度未见,溶洞内由黄色粘土夹杂大块孤石填充,受开挖振动影响部分粘土及孤石塌落,剩余粘土及孤石处于不稳定状态,溶洞内有点滴状水流沿侧壁下落。
3.2.2 情况分析
(1)设计情况:ZK6+600处隧道埋深约140 m,围岩为中风化泥岩、硅质岩,受背斜构造影响,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呈镶嵌碎裂结构,岩石软硬相间,自稳能力差,无支护时受振动易产生变形、挤压破坏和塌方。该段处于底层界限接触带,可溶岩岩溶化程度高,隧道开挖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等不良现象。在ZK5+960地表处钻孔在孔深58.5~61.5 m段遇一溶洞,上部为粘土充填,下部为细砂充填。
(2)超前地质预报:掌子面较潮湿,无明显成股水流,岩体为强风化泥岩、硅质岩,夹杂软弱夹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高,岩体极破碎,岩体裂隙水发育,承载能力差,岩体结合性较差,整体稳定性差,出现涌水、突泥、塌方和填充型溶洞风险较高,建议围岩等级为V级。
(3)地表调查及地下水情况:地表山体植被发育,多为灌木,地表水通过沟谷往两侧地势较为平缓谷地排泄,水体主要靠下渗及地表径流排泄,隧道设计标高高于最低排水基准面,地表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受季节影响明显。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裂隙孔隙水、强风化层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
(4)分析判定:根据设计情况、超前地质预报情况,结合地表实地调查及洞内渗水情况分析,掌子面及溶洞内均无明显成股水流,仅有表面裂隙渗水,施工时间为8月中下旬,正值雨季,降雨期施工过程中未发现溶洞内水流有明显增大情况,综合判定该溶洞与地表间未形成直接水流通道,溶洞内渗水主要通过基岩裂隙水补给产生。
3.2.3 处理方案
由于ZK6+000掌子面拱顶上方溶洞中的粘土及孤石处于不稳定状态,故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洞渣回填,回填过程中预留混凝土泵送管及吹砂管,隧道两侧分别预留3根∅108 mm排水管,排水管长度7~8 m。回填至拱顶下方1.5 m时,采用砂袋码砌封口,向拱顶泵送C20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5 m,然后向混凝土顶部吹砂,吹砂厚度不小于1.5 m;后续施工过程中,ZK6+000~ZK6+020支护参数由IV级调整为V级,提高结构安全系数,超前小导管由一排增加为两排,小导管采用∅42 mm×4 mm热轧无缝钢管,长度为4.0 m,环向间距均为40 cm,纵向间距分别为2.4 m和1.8 m,角度分别为10~15°和30~40°,小导管尾端焊接Φ8 mm钢筋加强箍并固定在钢拱架上,取消双排小导管处系统锚杆;保留原设计防水板、无纺土工布结构防水层,每10 m增设3根环向排水管。具体处理措施如图6所示[1-3]。
图6 ZK6+000溶洞回填处置
YK6+614~YK6+604段设计为IV级围岩,开挖至YK6+614里程处,进行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掌子面拱顶开始有水渗出,随后渗出浑浊水流,施工人员撤离现场,最后大量溶洞充填物从拱顶涌出,发生涌泥,涌出物呈流塑状,堆积体坡脚至掌子面距离约10 m,坡脚外流出泥浆状物长度30 m,平均厚度60 cm,涌出物约700 m3。受涌泥及坍塌影响,YK6+614~YK6+626段拱顶出现环向裂缝,裂缝长度1.0~1.5 m,拱顶局部产生沉降。
逐段清除坍塌体至YK6+624附近,清理过程中设专职安全员观察洞内情况,若发现坍塌体有往外挤出等二次坍塌涌泥迹象,应立即停止清理工作,并及时撤出人员及机械,确保施工安全。清泥至YK6+624附近后,为便于机械行走及防止坍塌继续,逐步采用块石及石渣对坍塌体进行挤压换填,形成作业平台,清除涌泥至YK6+614附近后,对坍塌体采用20 cm厚C20喷射混凝土封闭,然后采用6 m长∅42 mm×4 mm注浆钢花管对坍塌体进行注浆加固,然后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坍塌长度及坍塌塌腔边界。同时尽快施工右洞仰拱及二次衬砌,尽量将二次衬砌跟进至坍塌段附近,为坍塌段处治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采取超前水平钻孔及地质雷达探测,判定造成涌泥及坍塌的原因是:掌子面前方拱顶发育一填充型溶洞,YK6+614掌子面前方岩体局部发育裂隙破碎带并富水,裂隙间存在软弱夹层,岩体结合性差,开挖后自稳能力差,掌子面岩体易产生挤压变形,开挖后掌子面岩体产生振动,不能承受拱顶溶洞填充物的重力,导致填充物涌出。由于拱顶溶洞存在,掌子面前方10 m范围内围岩等级由IV级调整为V级。根据超前水平钻孔揭示,掌子面前方25 m范围均为岩土体充填,无溶洞发育;通过斜向上超前钻孔揭示,涌泥塌空区前方拱顶被1~2 m厚填充物覆盖,覆盖物顶部存在塌方空洞,溶洞沿隧道纵向长度约18 m(YK6+612~YK6+594),受钻孔角度限制,未能揭示出溶洞具体高度;地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所探测出塌空区初步尺寸:宽度为1~8 m,长度为18 m,高度为4~7 m。
在掌子面拱顶部打设2孔泄水孔进行排水;YK6+614~YK6+630段两侧拱脚部位各补打2根3.5 m长∅42 mm×4 mm锁脚小导管,拱部120°范围内采用4 m长∅42 mm×4 mm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小导管梅花形布置,间距1.0 m×0.8 m(环×纵);将YK6+614~YK6+604衬砌类型由WS-IVa调整为WS-Va,采用间距60 cmI20a工字钢代替间距100 cmI14工字钢;采用∅108 mm超前大管棚代替超前小导管,管棚长度15 m,环向间距0.4 m,纵向排距2.4 m,共布设3排;YK6+614~YK6+604段初期支护施作过程中,在拱顶溶腔部位预埋混凝土泵送管及吹砂管,待初期支护稳定后泵送C20混凝土填充溶腔,混凝土厚度不小于3 m,混凝土泵送完成后进行吹砂,吹砂厚度不小于1 m;YK6+614~YK6+604段增设2根环向排水管排水。具体处理措施见图7。
对掌子面后方YK6+614~YK6+624段已完成初期支护进行加固处理,具体措施为:拱顶每2榀拱架间补打6根∅42 mm×4 mm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40 cm,对掌子面后方影响区拱顶注浆加固;每处拱脚工字钢接头部位增设2根3.5 m长∅42 mm×4 mm锁脚锚杆并注浆加固;在初支喷射混凝土内侧增加环向临时I18工字钢支护,工字钢间距1 m且应与初支紧贴。待初期支护稳定后,对侵限超过10 cm处工字钢单元进行换拱处理,换拱时掌子面不得进行施工,换拱应逐榀进行拆换。侵限未超过10 cm部分采取对二次衬砌加强措施,将原设计的二次衬砌素混凝土调整为钢筋混凝土。
旧州隧道施工过中遇到溶洞、采空区、坍塌、涌泥等多种不良地质,通过调整围岩等级及支护参数,采取管棚加固、小导管加密注浆、泵送混凝土及吹砂回填等措施,保证了隧道结构稳定性及运营期安全性,积累了岩溶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