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4-0117-02
Analysis on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Core Qua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YANG Xiaona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Gansu Jingyuan normal school,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especially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For students,they are required to have a certain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whether in logic,operation and reasoning,or on the basis of culture. Therefore,when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c poin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flexibly use the qualitative design of mathematics discipline,design more specific teaching measures and programs,and further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to grasp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make effective use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ore literacy;Teaching strategy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性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他们要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数学精神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带着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并且针对数学整体的逻辑能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数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来将课堂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笔者将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培养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1.以疑引课,提高数学兴趣
任何的学科教学都离不开学生本身的兴趣性,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进入到沉浸式的课堂教学中,进而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以及真正地理解到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和性质。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质利用疑问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题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性,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然后可以利用PPT将中国地图展示出来,再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是在哪一个地区呢,从地图上看这个地区和别的地区比较哪一个较大呢,大家知道在数学上地图比大小可以用什么来比较吗?”,通过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在疑问中产生兴趣,进而将注意力集中投入到课堂中。而后教师便可以引出教学内容,介绍面积的概念,提出教学重点,主要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初步度量意识,懂得在计算面积的过程中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在学生初步了解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教室中的物体面积,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面积,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所用到的工具有哪些?然后将具体的物体放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进行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帮助学生巩固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总的来说,学生的兴趣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是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去满足学生、去积极学习,能够将有效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地吸收数学知识。
2.生活与课堂,提高数学贴近性
生活一直是教育中的辅助工具,在各学科教育中都可以利用生活所带来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贴近学科内容,去感受数学知识,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現有的案例来衔接课本中的数学知识,有效提高数学贴近性,让学生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点,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认识小数”一课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结合许多生活中的案例去展开教学。在这一课程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什么是小数,小数在数学中的表示方法;然后引入小数在生活中是以怎样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小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术中,其存在是非常广泛的。为此,教师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数去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通过文具店、商场等地方的商品售价来反映,然后再结合人民币的面值去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方法去简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理解小数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去扮演文具店售货员和消费者,然后学生去购买文具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法来比较哪一个比较便宜,以此懂得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因此说,通过结合生活案例来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环境的教学氛围,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和研究数学的问题思路。
以上案例表明,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来激发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探索欲望,对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空间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3.数学模型搭建,锻炼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接受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数学学科。为此,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要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所要反馈的数学知识点,灵活地设计数学模型的搭建,加强学生在手动操作过程中大脑的高度运转,以此加强思维的发散,提高思维活跃度,进一步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提高解题思路和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数学思维逻辑发展。例如,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材“长方体”为教学例子,这一课程是学生从学习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飞跃,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节点,这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打下空间观念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数学模型来教学。在长方体数学模型的搭建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程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感受,从而更全面地通过数学模型去明白长方体的点、线、面等空间元素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将抽象化的问题进行具体化,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数学辅助工具,比如几何棒、几何板、三通架等,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模型的搭建,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发散自身的思维,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几何概念和对空间结构的认知,同时,在学习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容积计算时,有了模型搭建基础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去进行运算和推理,这不仅开拓了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发展,还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通过实际的数学模型搭建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还能让他们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感官运动的结合去发散自身的思维,不断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在面对复杂而困难的数学难题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去进行探索。
4.结合信息技术,拓展数学认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很快融入到教育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各学科更加广泛的认知。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到数学,需要多层次的角度去拓展学科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有效结合教材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整体的认知。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图形的运动”一课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利用微课、慕课等教学辅助工具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将图形运动前后的图案结果做比对式排版,让学生可以仔细地去观察,发现图形在运动后与运动前的变化,观察其发生的是本质上的变化还是单纯的位置变化。比如,可以利用时钟的运动来作为例子解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针、分针以及秒针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变化,以此让学生了解图形在点和边的旋转过程中会构成怎样的新图形。而在针对平移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七巧板来作为演示,通过移动不同的图形所组合出新的图形,而在平移的过程中要如何旋转才能将图形放入到相对应的位置中,以此明白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数学知识点。通过利用微课、慕课等所提供的教学视频来进行数学知识展示,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观察,更立体地去发现图形在运动过程中所反映的数学知识。同时,在课后的复习、预习中同样也可以利用到它们来进行,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去寻找需要的学习资源,加强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能力。
总的来说,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不仅能通过创新的教学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还能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数学知识时能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去利用,不断拓展了自身学习范围内的学习资源,加强自身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的能力。
5.利用小组合作,加强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学生在数学上的探究能力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才能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兴趣,培养其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去探索奥妙和精髓。每个学生对数学的观念和想法都是参差不齐的,教师便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来不断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探索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作业的“绘制校园平面图”中,教师便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让小组之间探讨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设计方案,以及展开的步骤和分工。在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主要反映在他们对学校整体建筑的位置观察,考察了他们对位置和方向的学习,而在平面图中也考察到学生对面积的学习,以及图形的绘画、空间结构的学习等。而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在面对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时,学生之间通过一起探究去解决问题,有效地加强他们的探究能力。在学生完成绘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分享在绘制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数据的收集利用了哪些数学知识等。而后教师评价平面图中的每张绘画是否正确、合理,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修正和保持。小组合作进行的好处在于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都是不一样的,而通过将他们组合在一起的相互帮助、相互纠正,可以有效互补,帮助每个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能有机会将数学知识进行利用,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每个小组中都会出现层次性,不同的水平度能帮助学生之间进行互补,在不同的想法中将数学知识进行汇总学习,然后建立自身独特的學习系统,进一步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再利用数学思维去不断地探究,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设计各方面结合的综合性课堂,使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更好地培养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加强数学学习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
[2]史永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
[3]杨素巧.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学周刊,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