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牛天赐传》是一部揭示老舍教育思想的小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价值。这部小说鲜明生动地反映了老舍的教育思想,即后天教养比先天遗传更为重要。他提出教和养的重要性,反复阐述自由发展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老舍着重刻画了牛天赐这一形象,通过他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所受的影响以及他与四虎子、老黑家孩子、纪妈家孩子的鲜明对照,揭示了老舍的教育观。
关键词:牛天赐传;教育思想;儿童观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同时催生了现代儿童文学的萌发。在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纷纷提出思想解放、民主科学的主张,并将目光转向儿童文学这一领域。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同时促进了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使得现代儿童观、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得以确立,开启了发现儿童的新篇章。现代儿童观的确立提高了儿童的社会地位,将儿童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被视为独立的个体,中国的儿童观实现了一次重大革新。
具有多年教书经验的老舍对儿童问题进行了思索,并将对教育的看法融入小说创作中。老舍的教育思想正是在现代儿童观确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老舍本身就很喜欢孩子,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中提到,“我爱小孩,我注意小孩子们的活动”[1]。老舍密切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赞美儿童,将儿童视为光明的希望和历史的新页。对儿童的爱与希冀引发老舍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通过牛天赐这一形象,老舍表达了对于先进教育思潮的赞许和对腐朽教育思想的鞭挞。
小说一开始便交代了牛天赐的身世——像朵浮云,没根儿。开篇便谈道:“没有猜测,造谣,与成见的牛老夫妇……是我们不敢忽略的;这些便是敲打那颗小心的铁锤儿们。”[2]508由此可见,牛天赐人格的塑造,受到周遭世界的人与事的影响。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道:“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3]书中重点指出人的发展并非由先天秉赋所决定,而是教育的结果。这个观点在现在看来虽有失偏颇,但这与老舍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这种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而是一种更为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等不同方面。
一、“豆腐与铁”式的家庭教育
父母被称作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教育指父母包括其他成年人对孩子教育的过程。在《牛天赐传》中,牛天赐的生身父母仿佛是个谜,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而且小说后文中也一直未给予交代。这样一个人物身份,证实了老舍的教育思想:遗传并不见得比教養更为重要。亲生父母是谁并不重要,这里强调的是后天教和养的重要性,也就是牛老者和牛老太太在牛天赐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小说开头交代了牛老者的典型特征——怕太太,他一向秉承着老天爷也大不过太太的想法,就算是有主意也不敢公然说出,而是要先听取太太的建议,为的就是迎合太太。就连买东西付钱的时候,也要强调六块是太太的,四块是他的。
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中,父亲这一角色尤其是父亲的教养态度对于男孩的个性、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生活在一个缺乏阳刚之气的家庭中容易形成表面好强、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在之后的成长历程中,牛天赐所展现出来的懦弱和逞强正是源自家庭中父亲的缺席。在学校里,天赐变得凡事都不太关心,混日子,这正是继承了牛老者的精髓。牛老者对天赐的教育观念也存在问题,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让他满足身体的需要,可是对于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却未曾关心过,造成牛天赐在精神层面的荒芜。再者,牛老者并没有把天赐当作一个真正的儿童看待,牛天赐只不过是他炫耀和聊以自慰的工具,是他展示自己虚荣心的玩偶,他带着儿子上街只是为了展览,否则做爸爸有什么意义呢?
“天赐觉得有两种生活,仿佛是妈生活与爸生活:在妈生活里,自己什么也不要干,全听妈的;在爸生活里,自己什么也可以干,而不必问别人。”[2]545 天赐是在铁和豆腐的夹层中长大的。豆腐指的是懦弱、无主见的父亲,铁自然就是指专制、独断的母亲。她认为养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是发挥个人的才干,所以将天赐的手和脚捆结实,不让奶妈抱他,使得他长成了罗圈腿和扁脑勺。随着天赐的逐渐长大,他更是感觉到了约束的积累。在抓周、剔眉毛等一系列事情上,牛老太太发挥着她强大独断的主观能动性。天赐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过着枯燥受制的生活。可是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尽管耳边充斥着“别指”“不准吃手”“手放下去”等指令,可是天赐还是倔强地在衣袋里将手指向彩虹,可是这种反抗精神又能够持续多久呢?在妈生活中,妈妈是全部,全都要听妈的规矩和管教。在牛老太太的专制引导下,牛天赐慢慢抹掉了棱角,开始让步,掌握了生命哲学的基本招数。在牛老太太这一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看出老舍的教育观:顺应儿童天性,反对过分的束缚和捆绑。
在家庭教育中,不只有狭义上的父亲和母亲。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对于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比如《牛天赐传》中的纪妈、老刘妈和四虎子。在纪妈眼里,天赐只不过是个赚钱的工具,尤其是想到自己的孩子,纪妈心里更是充满了委屈,所以有时候,纪妈通过打天赐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委屈并表达对于儿子的思念。“走狗”老刘妈更是把天赐视为奉承牛老太太的工具。四虎子的反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天赐的人格产生了影响。四虎子刚出场老舍便指出,他不受牛老太太的训练,在个性上有一定的保留,这种反抗性格对天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所谓“新式”的学校教育
小说中提到了两种学校教育,第一种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即送儿童去专门的私塾学习或者聘请塾师来给儿童上课。第二种是在西方新式教育理念影响下兴起的新式教育,主要受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抛弃了传统的四书五经,将西方的教育理念运用到中国课堂上。
第一位家庭教师是王老师,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授天赐知识,而是为了寻求生意上的经济资助,他知道这也不是一个长事,便抱着一种糊弄敷衍的态度来进行教学,随天赐爱怎么学怎么学。老舍对于这种教育思想显然是持批评态度的。尤其是小说中教授《三字经》时,牛天赐对于“人之初,性本善”一句表示不理解,请教王老师“善”是什么意思,他避之不谈,要求他强行记住就可以了。这种不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强调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既不利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缺乏思维的主动性。
第二位家庭教师是米老师,这是一位“真正”的老师,教学成效尤为出色,在云城声名显著,可是他的“成绩”是建立在打骂基础之上的。在牛老者辞去他之后,他竟然能够说出“牛先生,看好了你的孩子,死了可别怨我”这种话,可见,这位老师在师德方面是不过关的。这种严厉的打骂式教育也不是老舍推崇的。
老舍對于第三位老师赵先生是持一定赞同意见的,尽管赵先生根本上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他偷盗东西,热衷于用醇酒妇人滋养灵魂,可是他在对天赐的课程安排上设置了“思想”这一门课,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这些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思考,进行思维上的发散,这种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鼓励学生动脑,使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对于新式教育,老舍则是表达出他强烈的批判。他们剔除了四书五经等传统科目,在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开设国文、数学、体育等科目。这种课程的设置符合当时的教育潮流,可是当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却显露出很大弊病。教师换来换去,成绩随意更改,政策朝令夕改,很快就成为一纸空文,学校里的一切都没有准稿子。做游戏时,老师应和着学生的要求,不让天赐加入他们,将他孤立起来。实习师范生讲课时,顺带着将教育心理学一块讲了出来,未来的教师队伍就是如此模样。周围的同学也是利用他的弱点来戏弄他。在周围环境的感召下,得不到他人善意的牛天赐,对人也不甚讲交情,变得冷漠,变得自私。他们不但没有吸取西方新式教育的长处,反而将中西方的糟粕融合起来,用这种新旧杂糅的教育来毒害儿童的心灵。学生们也只好马马虎虎,开始松懈,变成一个整日浑浑噩噩的傀儡。此外,这种新式教育成为学校敛财的工具。老舍运用极具讽刺性的语言来对此进行斥责:“一切都在忙乱复杂中……只有一件事是固定的,就是学生费用越来越高,学生也越来越多。”[2]582学生们付出了高昂的学习费用,学会了提灯、跑路、喊口号,最后得到没有丝毫意义的文凭。由此可见,从根本上,当时的教育就是腐烂的。“老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 他寄寓于创作中的, 很多是从生活实感出发的, 至今有现实意义。”[4]
三、畸形病态的社会教育
儿童除了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教育之外,社会风气的熏陶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成长发展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老舍的小说揭示了古老的风俗教育怎样约定俗成地伴随了中国人的一生,以至于形成某种国民性的固定模式。”[5]很多传统的社会风俗习惯都烙在了广大群众的脑子里,他们不断重复着,将这种古老的观念再灌输到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身上,乐此不疲。“老舍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篇幅刻画风俗教育对人的影响。社会风俗包括文化、经济、法律等,它主要是一种文化教育,渗透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6]在琐碎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天赐的心不断接受着锤锤打打,他渐渐改变着。
牛家亲戚们的态度对牛天赐的成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早在办三天的时候,女宾席上的宾客们表面上夸奖着天赐体面、有福相,其实对天赐的身世议论纷纷,暗中议论他是“私孩子”,这种言语在他长大后更是不绝于耳。她们嘴上谈论着娃娃,其实眼中端详着彼此的衣裳打扮。小小的天赐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招惹谁,可是名誉一天比一天坏,生下来便背负着恶名。
随着天赐的长大,牛老太太带他去参加红白事的宴席,虽然亲戚们表面上看起来亲善,可是他能够看得出来她们并不喜欢他,尤其是妈妈在和妈妈不在时周围人鲜明的态度转变。妈妈不在身边时,人家连理他都不理。在这样一个人情淡薄的社会里,天赐日渐成长。牛老太太和牛老者的去世更是让他看清了社会的虚伪和周围人的险恶,当牛老者出殡时,门庭冷落,根本就没有几个人。
牛天赐在社会上结交的云社朋友更是将他一脚踹开,因为父亲死了,因为没有钱了。他们之所以提拔天赐,不过是因为金钱。云社的人从来不提“钱”,可是涉及钱的消息,他们比谁都灵通。饭馆五福居之所以发财,就是因为依仗着苍蝇和老鼠。北平有卖文凭的地方,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就连看病救人的资源,也是掉进了钱窟窿里。在给天赐种天花时,医生为了牛老太太答应给的钱,坚决为天赐种齐六颗,愚昧讽刺至极。天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病态畸形的社会中,小时候他受家庭、受学校的影响,等他长大之后,社会上的种种世相映入他的眼帘,本就迟疑无主见的牛天赐,更容易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同化。他信奉金钱是唯一的东西,认为送了礼便好说话,对欺侮人的事情不管不问是理所应当的。他更加圆滑了,依靠着想象来进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
在《牛天赐传》中,老舍从一开始就否定了遗传在人格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是将后天的教养提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在牛天赐成长的前二十年中,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心理塑造。
四、结语
《牛天赐传》是一部揭示老舍教育思想的小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价值,形象展示了老舍的教育理念。他提出教和养的重要性,认为教养比遗传更有分量,反复阐述自由发展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老舍在小说中着重塑造了牛天赐这一人物形象,描述了他自出生到二十岁这一阶段的人生历程,并通过他在家庭、学校、社会所受的熏陶,来展示自己全方位的教育思想。
这部作品对我们的现代教育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诸多思索。“儿童来到世界,像一粒具足一切的种子,这粒种子是自然进化的杰作。尽管他具足一切,如果没有成人的教育,他便不能成长。但教育不应随心所欲。他应依托儿童生命的、精神的本性,而不是把儿童视为金银铜铁锡,任你捶打定形,那会使他失去本性,会毁掉他与生俱来的自然天赋。”[7]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应该提倡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天性发展,给儿童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老舍.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M]//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78.
[2]老舍.牛天赐传[M]//老舍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洛克.教育漫话[M].朗悦洁,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1.
[4]吴小美.论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J].贵州社会科学学报,2009(9):72-78.
[5]崔明芬.《牛天赐传》和老舍的风俗教育思想[J].文学评论,1988(4):170-171.
[6]刘娇娇.论老舍教育题材小说对国民性的反思与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前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1998:1.
作者简介:聂亭潇,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