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美
[摘要]古代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可概括为“无为”。“无为”作为一种理念、精神在中外教育思想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以“无为”为主线,深刻剖析了中外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无为”智慧的精神实质一一学习者高度信任,充分尊重,全面依托及对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思想;“无为”;启示
先秦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精神若用一个鲜明的名词来概述的话,可概括为“无为”二字。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无为”作为一种理念、精神在中外教育思想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一、古代道家朴素的教育思想
由先秦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哲学思想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成体系的哲学思想,就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而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天“道”自然观
老庄朴素的教育思想是以“道”为其哲学基础的。“道”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同时“道”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道”化育和形成天地万物,并且服侍着天地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道”对万物的成长,不强制,不干预,顺其自然。所谓“道”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然而,却可以“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可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二)“道”的无为本性
道是万物之源、万物发展之动力、万物运行之法则,道可谓无所不包,而“道”之内在特性是“常自然”、但却“成其大”,“道”根据其自身所固有的“有”、“无”之矛盾而独立存在,按照其“自然”法则而独立运行。虽然“道”没有按照生化万物的“目的”而行事,但却由于其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及其遵守“自然”法则的原因而生化出万事万物,万物“得”“道”而生。故而道家提出处理宇宙万事万物,当然包括人事的总法则一“循道”,何谓“循道”?亦既道家所谓的“无为”。
(三)无为自化的原则
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思想是以无为白化为其根本原则。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乃是顺应道家所谓自然的根本要求,自然在教育上,它是指学习者的天性。故道家主张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的思想。庄子提出“缘督以为经”,即凡事顺着自然的思路进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顺应学习者的自然天性,亦是遵循学习者的身心规律,激发学习者学习的潜能,从而达到白化的目的。
二、外国教育思想中的“无为”智慧
(一)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在教育上,自然主义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相信人的天性
自然主义理论围绕着人的天性发展展开的,认为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一种潜能或者说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叫做自然性,它给予儿童发展以内在的动力。亚里斯士德把人的这种自然性表述为潜能与现实说。人的灵魂是与生俱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叫做潜能,他说:“我们总是先有潜能然后把这种潜能用到行为上。我们不是由于常听、常看而获得看和听的才能,而是先有了看和听的才能,然后用之,即不是先用之而后得之。”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要把那暗藏在体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第斯多惠则直截了当地说:“自然一这就是力量。在人类中,他的天性同样也是一种力量……不信任人的天性,就不可能有适应自然的、成功的教育。”
2.强调自主发现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提出“回到自然”的响亮口号。卢梭十分重视知觉的作用,反复强调教育要从实际事物出发,不以获得知识为本位,而是以儿童兴趣为导向,重视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方法,依靠儿童主体主动发现并自行验证,反对未加验证现成接受的知识。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卢梭看来,儿童有他独特地看待事物、认识世界的方法,当成人把个人理解的所谓真理传输给儿童时,儿童不仅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真理,而且在儿童那里可能成为一种偏见,使得儿童丧失了理智,养成对权威的依赖。
3.总体统筹观
遵循自然(人体之外的大自然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是自然主义教育家的响亮口号,遵循自然却都意味着遵循自然的“整体性”。卢梭说:“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去教他…对整体有很好的了解的人,就能了解一个部分应有的位置;对一个部分有彻底的研究的人,就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至于要成为一个有卓见的人,那就需要对整体有彻底的了解。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以相信人的无限潜能为前提,以无障碍发展人的自然天性为准则,以人主动发展为途径,以整体观统筹之,以自由自主、身心和谐发展“自然人”为根本诉求,其中潜隐着丰富的“无为而为”的大智慧。
(二)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建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思想上,人本主义以“人性为本性”,强调学习者潜能的发展,主张学习者自我实现。
1.人的潜能无限
在人性问题上,人本主义持一种基本信任的态度,即相信人性中有着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创造性的实现趋向。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而只能是引导。罗杰斯在《存在之道》(A way of being)中写道:“人的内在自有一种核心的能源……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朝向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不仅是维持现状而已,还要提升个人境界的方向去实现的概念。”他说:“儿童是个语言家”、“儿童是个音乐家”,他认为每个正常的孩子自出生时起就有探究的本能,只要后天的引导和教育得当,他们的潜能就能极大地发挥。
2.培养“充分发展的人”
人本主义以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为培养目标。这样的人是对未来保持开放,随时接受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的动态人,即过程中的人。他能在多种可能性中更加广阔的生活,能令人信赖地让他的有机体自发起作用,这样的人正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知情一体的完整人。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唯一受过教育的人是已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已学会怎样适应和变化的人,已认识到任何知识都不是完全可靠,唯有探索知识的过程才是安全的基础的人。”显然,这样的人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创造性。
3.“非指导性教学原则”
对人性的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人本主义非常重视学习者的自我完善。马斯洛认为: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原则”。非指导性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是以学生的“自发学习”为实现途径。罗杰斯所意指的“自发学习”是一种对个性的行为、态度、个性发生深刻影响的弥散性学习,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增长,它还将渗透到有机体每一个存在部分,它将最大限度维护人的整体性,并为人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人创造性潜能的发展。
三、“无为”智慧的启示
从上述阐述中可以看到,“无为”作为一种理念、精神在中外教育思想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分析其精神实质,它乃是对学习者高度信任、充分尊重,全面依靠的智慧,这一智慧为教育带来以下几点积极的启发。
(一)对人的深层信赖
“无为”的智慧是对人的天性和潜能的积极肯定。道家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无为白化为其教学根本原则,追求人的自然、自由、完整发展,其中暗含着对人天性的肯定;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视天性为一种潜能或者说发展的可能性,对人的天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作为人本主义教育流派代表人物的罗杰斯,正是基于深信人性中有着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创造性的实现趋向,从而提出其“非指导性教学原则”,以此来达到培养知情一体的“充分发展的人”的目标。这一不同的人性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倾向,一是以处处干涉、设置学生的学习甚至人生目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后者以人的自由、自主发展为特征,以发挥人的天性和潜能为特征的教育。
(二)尊重“完整的人”的存在
正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故无论是天道还是人事道家都遵循着“无为”行事。可见,“无为”是尊重事物的自然性,发展事物自然性的手段。就教育而言,对自然性的尊重正是对“完整的人”存在的关照,“无为”恰恰为“完整的人”生成创设了空间;而人本主义正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并以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整体的人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无为”对“完整的人”的关照与追求与“有为”对“完整的人”的忽视与阻碍形成鲜明对照,发人深省。
(三)依靠人的自我完善
从“无为”智慧的分析中,不难发现,道家以教者的无为来达到受教育者白化的目的,依靠的是学习者的自我完善;而西方自然主义所倡导的自主发现,反对教学传授结论性知识的倾向,以兴趣为导向,强调学习者自主探究知识、自行验证知识,注重培养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方法,同样依靠的是学习者自我完善的策略;马斯洛所倡导的内发,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原则”都是旨在激发学习者自身的潜力来获得个人的发展,它们内在的精神要旨是一致的,亦即依靠人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