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宏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也应该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但是,家国情怀的培养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就能生成的,它需要师生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对应的情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在教材之外补充相关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论述家国情怀内涵、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就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116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历史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学习历史和认识世界的基本素养,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则又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灵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以及教学现状
近年来,学界对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而,对于“家国情怀”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塑造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首先,什么是家国情怀呢?家国情怀是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必备的素养。它以服务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使命,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我们人类自身。所以,家国情怀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是对国家高度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它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实现历史教育中立德树人功能的重要表现。
当前,学术界对“家国情怀”问题已经有比较全面的研究,总体上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实例性研究成果较多,当前学术界关于“家国情怀”的许多研究成果往往采取就具体事例进行“家国情怀”的阐述,以纪实性、文学性作品较多,理论性成果不多,从1997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来看,对“家国情怀”的理论研究较为欠缺,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往今来,这种高尚的情怀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起到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但是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在功利化和世俗化的驱使下,我们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情感和情怀的培养不是教师直接灌输学生就能生成的,它更依赖的是学生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生成相关的情感和情怀。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借助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往往会起到比语言更具感染力的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
1.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捕捉教学契机
学科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的纲领,所以理想的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同时,历史教育的功能是立德树人,特别是爱国思想的渗透。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作为人文学科,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不计其数,所以教师要抓住课程标准,深入分析教材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知识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必修1的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西周的宗法制时,宗法制是家国情怀的制度渊源。宗法制对后世人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认祖归宗,孝敬长辈影响至今。学生从这些政治制度中体会到中国先人的政治智慧,激发他们的家国之情。再比如,必修1第4单元《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生的潮流》,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好材料。面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近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和社会进步前仆后继进行顽强的抗争与探索,教师需要寻找到与家国情怀相适宜的渗透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寻找契机的时候,应该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参与中引起情感共鸣
在家国情怀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其主动参与形成共情。其方法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关资料,教师创造合适情境,实物展示,角色扮演,音乐渲染,小组进行合作的探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中这几个片段:邓世昌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年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北洋水师在威海全军覆没。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北洋水师一名官员,为什么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短时间内被日本打败呢?在该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对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对畏敌的将领怒其不争,从而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
3.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乡土作为我们出生或成长的地方,对家乡人文历史的关心和热爱往往升华为对国家命运、对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所以,利用地方史的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捷径”。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地方史资源,从课前导入、课堂活动、课后实践等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利用具体的地方史资源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以培养他们对家乡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皖西地区作为皖西革命老区,能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题材实在是数不胜数,特别是我校所处的周边地区,既有张家店战斗纪念馆,也有张家店革命纪念碑,还有4A级风景区佛子岭水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地方,深切感受当时的这些历史事件,从而引起共鸣。
三、结语
总之,家国情怀是报国强家的志向,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是完善自身人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弘扬家国情怀刻不容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有义务,也有信心把歷史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莫永林.宏观把控微观调控——乡土史与国家史融合的高中生家国情怀培育实践路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1).
[2]刘向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33).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高级中学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