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 曹姗 林光辉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目标聚焦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班级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成为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我们知道,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需要班主任从意识和行为上明确班会课对学生和对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先行者,是一个班级发展的领航者,是开展学生品德教育的引领者。然而,当前主题班会存在重灌输轻引导、重理论轻能力、重说教轻体验和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学生在班会课中成为被动的聆听者和受教育者,缺乏主体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对班会课不感兴趣,班会课教育效果低下。因此,班主任只有理清班会主题的选取、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才能有效发挥班会课的育人实效,让班会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一、主题班会的主题选择
1.从学生成长需要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学生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班主任需要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观摩一线主题班会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在主题选取中缺乏学生立场,忽视学生成长需求。班主任按照自己的想法、思维或者习惯选取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割裂开来,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主题班会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需要从“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我与世界”等关系维度选取主题。比如,在选取“我与他人”维度时,班主任需要基于学情出发,了解学生成长中在与同学、朋友、父母等他人相处中不同的内心需求,帮助学生了解与他人相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认识在相处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是交往中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自身如何选取合理与科学的方法处理,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基于学生立场的班会选题才更关注生命体的发展,也才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和负责。
2.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来
从小学到高中是由儿童走向成人的成长时期,学生在不同时期生理、心理的发育程度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学生问题、班级建设问题及校内外发生的问题。然而,不少一线班主任凭借自身经验,认为学生出现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就可以达到教育效果,认为校内外发生的大事随意说一说即可,比较忽视班会课,把班会课安排为自习课或者其他学科课。然而,可能因学校不定期检查班会课或学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班主任上班会课等相关情况,班主任随意在网上下载其他人的班会课课件,没有结合班级学生自身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取与设计,班会课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教育力,无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无法达到共情的效果。
结合学生、班级问题,班主任一方面可以自身多观察、多了解、多分析,另一方面发挥班级学生主观能动性,让班级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岗位”,发现班级同学的优点与不足。于是,班主任可以在自身诊断与全班学生反馈中了解近期班级的诸多现象,从中提炼和整合为班级班会教育主题;结合校内外发生的大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把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融入渗透到班会教育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这样,班主任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发掘育人资源,选取的主题贴近学生、贴近班级,符合實际情况,才能让班会课更真实、更生动。
3.从节日教育活动中来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发挥活动育人的效果。然而,一些班主任在开展纪念日、重大节庆日、校园节及班、团队活动中,将教育活动单一化,停留在表面,并未将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没有把活动落小、落细、落实为实践活动,无法更好发挥活动的育人价值。这样的教育活动并不能发掘教育活动的力量来激励学生,也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将国家纪念日、节庆日及校园活动日分解在不同的年级。比如,初中三年、六个学期,班主任可以将每年固定的国家纪念日、节庆日及校园活动日分解在不同学期的不同月(周)。这样,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将传统节日和校园活动的内涵融入班会教育活动之中,给学生搭建学习、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二、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
1.思想性与针对性
班主任选取的班会主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了解与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同时,班主任在主题选取、材料选取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认知水平,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明确教育程度和科学选取内容。
2.主导性和主体性
班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需要明确班主任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在班会课中,要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具体来说,班会课在班主任的组织与指导下,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班级学生都分工明确、有责有岗、共同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不同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3.情境性和实践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由此可见,班会课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班主任创设符合教育内容的情境。在进行情境的选择时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并在情境中感知、思考、理解与运用。同时,学生在课堂情境之中体验,在参与中实践。另外,学生还可以把班会课中所学运用到生活与学习之中,提高综合能力。
三、主题班会的实施方法
1.主题选取要明确
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是班主任开展班会活动的方向。班主任在选题时切忌“假、大、空”,否则就会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因此,在主题选取时要符合学生年龄段和学生成长需求,结合学生反馈、班主任观察及节日活动等确定主题。若主题太大,可以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小内容。比如,确定班会主题为“新型冠状肺炎”教育内容时,班主任可以开展“科学防疫,你我有责”“齐心协力抗疫情,爱国力行你我他”“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敬畏自然,保护动物”“抗击疫情,致敬英雄”等主题班会。由此可见,分解的主题目标明确,班主任就可以从主题中典型的事件与人物迁移到班级学生身上,回归学生本身,真正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功能。
2.教育目标要清晰
班会是师生共同的教育活动,需要班主任在确定主题后明确教育目标是什么,即本节班会课“教什么”,才能预设班会活动方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班主任在设计目标时要依据学生学情、班级整体情况以及主题,尽可能把目标细化,切忌目标过大、过空。比如,初一年级开设“我的梦想”主题班会活动时,为引导学生明白实现梦想要付出、要努力,目標可以这样设定:通过故事讲述周杰伦在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和选择,使学生懂得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与坚持,使学生明白实现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更需要有方法。这样,通过周杰伦不同时期的困难与选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互换角色参与其中,在一次又一次选择与对话中,让学生明白梦想的可贵以及梦想对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教育目标越细化,目标内容越具体,也就越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之需,实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素养发展,促进班级学生整体向上向善。
3.素材选取要新颖
班会课素材包括图片、音乐、视频、实物、故事、动画等,是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班主任选取的素材需要具有时效性、典型性、生活性和导向性,为学生学习创设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具体来说,选取的素材应是近期发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也可以是社会热点话题,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班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成都民警地铁内帮老人扶背篼”“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神秘好心人‘顺其自然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到2020年已达1258万元”等热点话题,都是班会课用来教育学生的好素材,引领学生做一个传递温暖、关爱他人的人。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结合主题,事先了解班级类似的事件,关联班级学生,引发班级学生大讨论,进而培养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小事做起,止于至善。
4.活动结构要完整
班会课活动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活动过程、活动结束三个部分。导入环节需要突出主题,奠定课堂基调;活动过程要发挥学生同辈群体力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脑、手、口都真正动起来。同时,活动之间要有关联性和层次性,一环扣一环开展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空间,逐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真正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活动结束需要师生共同总结与升华,提升班会的育人价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教育的能力,营造班级正能量氛围,凝聚班级向心力,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者单位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