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文化 提升课堂品味
——“圆锥曲线之椭圆的定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1-05-17 02:54王瑞琦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215400
中学数学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德林沙漏圆锥

王瑞琦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215400)

1 基本情况分析

1.1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太仓市明德高中高二理科普通班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椭圆的大致形状从感性的角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不清楚椭圆上点满足的几何特征.本节课借助阿波罗尼奥斯压缩圆、旦德林双球模型从几何角度来研究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特征.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几何,但是旦德林双球模型构造巧妙、数量关系较多,所以学生不易从该模型中直接观察到椭圆上点所满足的几何特征.

1.2 内容解析

本节内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课“几何与代数”这一主题中,立足“圆锥曲线之椭圆定义”,如章引言中提到椭圆的起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史材料,渗透数学文化,尤其是“探究与发现”中介绍的用旦德林双球证明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性质.本节课从多角度探究椭圆的可操作性定义,目的是使学生对椭圆的定义形成全面的认识.

1.3 教学目标

(1)了解圆锥曲线来由,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文化,重点提升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2)经历对旦德林双球模型的探究以及动手画椭圆的过程,抽象出椭圆的定义,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抽象椭圆的模型,掌握椭圆的定义.

教学难点 用旦德林双球发现椭圆的特性,形成椭圆的定义.

1.4 课前准备

沙漏、磁性圆锥曲线截面模型、软木板、白纸、工字钉、定长细线、直尺等.

2 教学过程

2.1 问题情境,抽象圆锥曲线模型

问题1(请几位学生上台操作)旋转锥形瓶,观察沙漏中沙子的水平面呈现什么样的图形?

(设计预想学生实验)

情形1 将沙漏放置在水平面上时,沙漏中的沙子呈现出的图形——圆形;

情形2 将沙漏稍微倾斜一定角度,沙漏中的沙子呈现出的图形——扁圆;

情形3 将沙漏的倾斜程度变大,沙漏中的沙子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图形?

情形4 将沙漏水平放置,沙漏中的沙子呈现的图形又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对于情形3和情形4两种情况,形成的曲线很难想象,我们可以从实物模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使其进一步优化,方便我们研究其结构.我们可以把沙漏看成圆锥,它是通过一条直线绕着某个轴旋转出来的旋转体.而旋转出来的几何体是圆锥,直线上的点留下的轨迹就形成了圆锥面.(此处用动态图来演示)

如果拿一个垂直于圆锥的轴(或者平行于沙漏底面的平面)截圆锥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封闭的图形——圆.把截面稍微倾斜一点角度,沙漏中的沙子仍然呈现出封闭的图形——扁圆,即椭圆(“椭”字早在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淮南子》中就有记载).将平面再倾斜,我们发现将得到不封闭的图形,很像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函数图形——抛物线.最后,我们将图形倾斜,与圆锥曲面的两边都相交,最后形成的也是一个不封闭的图形(得到两条曲线,同学们给这个曲线起个名字吧)——双曲线.(暂时命名,课后进一步研究)

师:通过模型展示,平面截圆锥面可以得到这些曲线.那么我们不妨统一起一个名字,同学们试试看?

生1:圆锥曲线.

师:圆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开普勒就发现行星绕着太阳运行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探照灯反射镜面是抛物线绕着其对称轴旋转所成的抛物面;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是双曲线.本节课我就和同学们来研究一下椭圆的定义.

2.2 数学发现,提出椭圆的直观性

师:我们来看看圆的定义:在平面内把线段OP绕着端点O旋转一周,端点P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其中点O叫做圆心,线段OP叫做半径.(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38页)

问题2我们能否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呢?

师:直观来看,圆与椭圆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生2:直观感觉把圆压扁了就是椭圆.

师:随便压就可以得到椭圆?一个圆圈,对上半圆的两个点给不同的压力,会变成椭圆吗?

生(众):不会.

生3:对圆的每个点均匀施力.

师:均匀这个词在数学上如何体现?

生4:可以用等比例来刻画.

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圆沿纵轴方向等比例压缩)是否可以把这个性质作为判断的依据呢?

生5:应该可以,只要比值不等于1.

师:从严谨的角度我们应该进行论证.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就发现了椭圆的这一几何性质,他曾历经千辛万苦写出了《圆锥曲线论》,该书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将圆锥曲线的性质网罗殆尽,几乎使后人没有插足的余地,作者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数学家.

师:所以我们以后画椭圆,只要把每个点按照比例压缩就可以画出椭圆?

生6:太繁了!要找到很多点.

师:我们可以把这位同学说的理解为可操作性差,那么椭圆是否存在操作性强的定义?

2.3 探究与发现,给出椭圆定义

历史上,许多人从纯几何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旦德林,他在吃冰激凌后突然领悟(图1).下面我们看看旦德林是如何研究椭圆的定义的.

图1

首先介绍旦德林双球模型,熟悉模型特点.研究对象是:圆锥、大球、小球、截面;它们之间关系是大球、小球均与圆锥面以及截面相切.

问题3球与圆锥的侧面相切,切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切点构成的图形与圆锥底面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7:切点构成的图形是圆,与圆锥底面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师:回答得非常到位.

问题4过曲线上任意一点M作圆锥的一条母线,使它与两个切点圆分别相交于点P,Q,请问PQ的长度会随着母线的不同而改变吗?

图2 图3

生8:不会.我们可以把大小球与圆锥曲面截得的图形看成一个圆台(图2),直线PQ正好是圆台的母线,在立体几何里我们知道圆台的母线长相等.

师: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一旦椭圆对应截面确定,那么该截面与大小球的相切的切点随之确定,记为F1,F2,那么椭圆上任意一点M与F1,F2两点之间又会存在怎样的关系(图3)?

图4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先观察图4,类比圆的一些性质来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5当球与平面相切时,在相切平面内过切点F任作一直线,它和球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相切)

问题6那么过球外一点M作球的两条切线,可以作出几条?切线长是否相等?

生9:可以作无数条切线,根据全等三角形,这无数条切线均相等.

师:根据以上思考,椭圆上任意一点M与F1,F2两点之间又会存在怎样的关系?

图5

生10:因为MF1=MP,MF2=MQ,且MP+MQ=PQ,PQ为定长,所以MF1+MF2=PQ(图5).

师:总结得非常好!那么你可以用文字语言来表述你所得到的结论吗?

生10:一个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师:这个点在哪里?

生10:在椭圆上!

师:在图5中的椭圆上,只有点M满足这样的条件吗?

生:这个点可以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长的点所画出来的图形一定是椭圆吗?

师生协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软木板进行操作:①将细线固定在两个工字钉上;②将两个工字钉在软木板上;③用笔尖把绳子拉紧并移动.

师: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生11:是椭圆!

生12:是线段!

师:为什么有的组画出的是椭圆,有的是线段呢?

生13:两定点的距离要比定长的距离短才能画出椭圆,否则画不出来!

师:这位同学不仅观察入微,反应也很快,回答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可以完善椭圆的定义了,哪位同学愿意来描述下?

生14: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定值(大于F1,F2之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师:得到椭圆定义以后,我们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样的图形,还要进一步去研究它,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结合圆形的研究,思考下你可以从怎样的角度去研究这个图形.

2.4 课堂小结(略)

3 教学感悟

3.1 立足于基础,有序推进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实际教学中正是因为这种基础性,往往使得数学概念的教学被简化,这种急于求成的教学心理背后隐藏着对数学概念教学重要性的漠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数学概念如何生成及其功能定位,必须加强数学概念的研究,渗透数学概念背后的数学文化.

3.2 立足于研究,多维度看待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突破以往的知识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与智力方面的培养,使其具备多维度看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在探索椭圆概念时并未开门见山地使用旦德林双球模型,而是联系圆和椭圆的关系,从直观的几何特征入手和学生尝试得出椭圆概念.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3 立足于学生,凸显课堂主体

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情,一切教学开展都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好奇心旺盛,对事物保持较高求知欲,因而课堂上教师应尽量结合教学内容使其自主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本节课通过环节设计,教师以启发为主,有效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4 立足于文化,提升课堂品味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在科学严谨的数学逻辑体系中渗透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本节课基于数学史、数学发展过程而开展数学教学.包括在数学概念产生的最初时期,数学家是如何一步步研究,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再从实践归结到规律、定理和公式的.关于概念的形成,有怎样振奋人心、精彩有趣的故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立足数学史、数学发展过程,讲授数学家精彩的研究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对概念、公式、原理的学习中.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学过程将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效率也将大大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美”“数学史”等数学文化类型,更全面地实施文化教育.

3.5 立足于技术,形成有效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特别在探索几何问题中,适应运动变化思想给出由静到动的情境,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在其中理解问题本质.这种方式也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并在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开展灵活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猜你喜欢
德林沙漏圆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台湾桃园德林寺
有趣的沙漏
DIY装饰沙漏
DIY装饰沙漏
回忆的沙漏
整形外科学专栏策划顾问夏德林教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