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5-17 03:10张兴城邓国雄林慧祺
哈尔滨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酸乳肠炎复方

张兴城 邓国雄 林慧祺

(1.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516800;2.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二区,广东惠州516001)

轮状病毒(RV)性肠炎为临床常见由RV 引发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疾病,多发于6 个月至2 岁婴幼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脱水等,且该病通常起病急,急性期易导致患儿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消旋卡多曲颗粒为外周性脑啡肽酶,能在降低水电解质过度分泌同时,不影响肠胃蠕动及水盐吸收,但临床研究发现其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2-3]。复方嗜酸乳杆菌为新型微生态复方片剂,能够使肠道有益菌得到直接补充,并使外菌生长受到抑制,发挥调节免疫功能。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小儿RV 性肠炎患儿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就诊的90 例小儿RV 性肠炎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5 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 例;年龄7 个月至2 岁,平均(1.14±0.26)岁。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9 例;年龄6 个月~2 岁,平均(1.16±0.27)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4];②无明显脱水症状,可进行口服补液及药物;③轮状病毒经胶体金标准法检测均呈阳性;④家长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度脱水、电解质水平紊乱;②发病时间超过72h;③先天性胃肠道畸形;④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7 年审(28)号)。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治疗,参照1.5mg/(kg·d)标准,3 次/d,单日总剂量应控制小于6mg/kg。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治疗,1 片/次,3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d。

1.3 评价指标:①治疗3d 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5]:显效: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改善较大或恢复正常;有效: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有所改善;无效: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全身症状均未发生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疗前及治疗3d 后,于清晨采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③记录并比较两组退热、止泻、止吐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和n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2.2 免疫功能: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两组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更高,CD8+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免疫指标水平对比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免疫指标水平对比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观察组 28.19±2.54 39.78±3.61 0.77±0.13对照组 28.22±2.52 39.74±3.58 0.76±0.14 t 值 0.056 0.053 0.351 P 值 0.955 0.958 0.726治疗后 观察组 37.96±3.57* 28.21±2.35* 1.54±0.18*对照组 31.32±2.85* 33.63±2.97* 0.91±0.15*t 值 9.751 9.600 18.037 P 值 0.000 0.000 0.000

2.3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止泻及止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s)

表3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s)

组别 退热时间 止泻时间 止吐时间观察组 2.28±0.53 2.53±0.41 1.26±0.25对照组 3.56±0.57 3.68±0.65 1.93±0.38 t 值 11.032 10.038 9.881 P 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RV 是临床最常见导致小儿腹泻的致病因子,机体小肠上皮细胞上存在RV 外壳蛋白VP4,当RV 入侵人体后,可通过VP4 结合乳糖酶进入上皮细胞,并在上皮细胞质内得到大量增生,使患儿肠道生物屏障受到破坏,乳糖酶减少,促使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进而导致细胞变性坏死,故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关键在于加速损伤上皮修复、促进肠粘膜细胞再生等,且有研究指出,参与体液免疫为RV感染主要方式,研究免疫功能变化对于临床治疗也有同样重要作用。

消旋卡多曲颗粒是外周性脑啡肽酶,对血浆脑啡肽酶具有选择性,能够对血浆脑啡肽酶产生可逆性抑制作用,但对人体中枢神经脑啡肽酶不产生作用及影响,当该药进入人体后,能够通过对肠管内源性脑啡肽降解发挥抑制作用促使其生理活性得到延长,从而减少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分泌过度现象,进而有效降低患儿水、电解质丢失情况,利于病情好转[6-8]。但临床应用中发现,其疗效存在一定局限性,故本研究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

T 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功能重要指标细胞,作为辅助性T 淋巴细胞的CD4+及作为抑制性T 淋巴细胞的CD8+具有重要作用,CD4+可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提升,CD8+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CD4+、CD4+/CD8+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退热、止泻及止吐时间较短,提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对小儿RV 性肠炎患儿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改善,缩短其退热、止泻及止吐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是一种由粪链球菌、中国株嗜酸乳杆菌等组成的复方片剂,且为常温保存的新型微生态制剂,其中嗜酸杆菌有助于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使肠道酸度提升,从而发挥有效抑制致病菌在肠道内繁殖功效;粪链球菌能够通过分泌促肠活动素使肠道运动得到促进,从而利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及吸收利用;简言之,复方嗜酸乳杆菌能够使肠道有益菌得到直接补充,并使外菌生长受到抑制,发挥较好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利于患儿病情早期康复[9-10]。

综上所述,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对小儿RV 肠炎患儿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改善,缩短其退热、止泻及止吐时间。

猜你喜欢
酸乳肠炎复方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细菌纤维素酸乳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能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代餐酸乳崛起 市场有待观望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