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疼痛水平及膝、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5-17 03:10林华明曾文晓李玉春
哈尔滨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胫骨踝关节钢板

林华明 曾文晓 李玉春

(吴川市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500)

胫骨下段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据调查研究资料证实摔伤、车祸以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都会引起胫骨下段骨折,在病情发展期间出现不同程度反常活动,甚至会出现局部畸形,甚至会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的情况,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属于临床上比较困难的治疗问题。目前,在临床上针对胫骨下段骨折主要采取传统钢板内外固定治疗措施,具有创伤性小、固定牢固的优势,可以通过解剖复位促进患者早期展开功能锻炼,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此术式过于强调解剖对位,会导致骨折愈合生物学环境破坏,在手术以后并发症风险性较高,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临床研究资料表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在应用期间可以提供较好的骨折断端稳定性,在应用期间可以充分发挥较强的抗旋转以及抗短缩优势,对抗应力较好,能够保护血供,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探究于胫骨下段骨折治疗期间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取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2019 年6 月至2020 年8 月,选取对象共计84 例,将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3 例,年龄27~68 岁,平均年龄(47.58±3.78)岁;观察组男性30 例,女性12 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7.12±3.6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需要以其骨折情况为依据展开对症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急诊清创、跟骨结节牵引;闭合性骨折需要给予石膏托外固定、跟骨牵引等相关操作,同时给予患者抗感染、活血化瘀、消肿治疗等相关操作,在患肢肿胀消退以及软组织恢复良好以后展开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择健侧卧位,采取常规麻醉措施,消毒铺巾,手术入路选择胫骨外侧,作常规切口,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切开,将骨膜充分剥离后暴露出骨折端,将骨折端存在的淤血以及碎骨清除,在骨髓疏通以后展开复位操作。借助于C 型臂X 线机检查和确认患者复位效果,然后选择合适钢板固定,对于创口冲洗、止血,未见活动性出血以后进行切口常规缝合。观察组选择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此术式操作期间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硬膜外麻醉措施,常规消毒铺巾,在充分麻醉以后于患者大腿根部使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切口位置作于内踝3cm 处,将骨膜以及深筋膜钝性分离,创建皮下隧道。于C 型臂X 线机的透视作用下展开手术复位以及复位钳辅助复位,由克氏针临时固定,明确复位效果以后选择规格合适的钢板,确定钢板位置,于钢板两端螺孔处作切口,大小控制于0.5cm,固定螺钉钻孔。两组患者在手术以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措施,以患者康复情况为依据展开康复训练指导,在手术以后持续随访6 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观察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相关指标数值;②疼痛评分:借助于VAS 量表进行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分析评估,量表评分范围为0~10 分,分值越高即疼痛评分越严重;③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患者在手术期间是否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伤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等相关症状;④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优表示为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良好,膝关节以及踝关节恢复良好,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良表示为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较好,膝关节以及踝关节恢复至75%以上,疼痛症状轻微;差表示为骨折复位不理想,存在愈合畸形、愈合延迟以及关节功能加重等现象,且患者疼痛症状强烈。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分析: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数值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表1。

表1 评定康复效果等相关指标 (±s)

表1 评定康复效果等相关指标 (±s)

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 5.75±1.11 42.16±5.72 8.77±3.18 15.33±1.62对照组 11.42±1.32 87.36±6.98 12.32±3.85 19.32±3.42 t 值 21.3059 32.4599 4.0673 3.8330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下床活动时间(周)

2.2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采取治疗措施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采取手术治疗以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疼痛评分对比 (±s)

表2 疼痛评分对比 (±s)

组别 疼痛评分(分)术前 术后观察组 6.35±1.62 3.19±0.57对照组 6.63±1.69 5.46±1.04 t 值 0.7751 12.4045 P 值 0.4405 <0.001

2.3 评定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较高(χ2=3.9911,P=0.0457),详见表3。

表3 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评定结果

2.4 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χ2=4.1000,P=0.0429),详见表4。

表4 评定并发症发生概率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对比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数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以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远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如下: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在胫骨下段骨折中具有创伤面积大、容易削弱骨折愈合能力以及并发症风险性较高的缺点,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和传统切开复位手术进行比较,采取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进行胫骨下段骨折治疗可以在操作期间按照骨折解剖结构展开锁定以及加压原则设计,由克氏针对固定骨折桥接部分临床固定,对降低骨折内固定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切口比较小,骨膜剥离的范围较小,对干骺端钝性分离,创伤性比较小,对于保护骨折端血供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于胫骨下段骨折中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于减轻手术操作所引起的治疗性创伤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骨折端的血运干扰比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胫骨踝关节钢板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