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芳,徐明丽*,冯翠娟,张正晶,胡志平,向 蓉
(1.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3.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19 号)提出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明确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护理药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未来的岗位职业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在本课程教学中逐渐改观,但学生仍普遍反映“上学时下了很大功夫背了不少知识点,一进医院却好像不会用”,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不能很快胜任临床岗位的现状不甚满意,说明目前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仍有较大差距[1]。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好地对接岗位需求,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本课题组于2019 年9 月—10 月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以省内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护士217 人作为调查对象,完成有效问卷者208 人,其中从事护理工作20 年及以上19人(占9%),10~19 年76 人(占37%),5~9 年59 人(占28%),5年以下54 人(占26%);中专学历者97 人(占47%),大专学历者86 人(占41%),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5 人(占12%)。
课题组就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请被调查者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共发放问卷217份,回收有效问卷208 份,有效率为96%。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其所在医疗机构名称及级别、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本人学历及职称。第二部分包括2 个问卷,其中问卷一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列出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12 个方面的药理学知识;问卷二为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掌握的药物种类情况调查,列出《护理药理学》教材中讲授的各章节共33 类药物,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作答[2]。问卷每个题目设置“必需”和“不太需要”两个备选答案供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必需”指此知识点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要,护士应该掌握;“不太需要”指此知识点在护理工作中基本用不上,掌握与否关系不大。
表1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情况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护士中,认为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证、配伍禁忌是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药理学知识的占95.2%,认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必需的约占94%,认为用药护理、药物相互作用必需的占84%以上,说明护士在临床药疗中最关注的是与用药有效性、安全性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常用商品名是不太重要的知识点,说明这部分内容与临床护理工作关系不太密切。
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相关知识必需的占93.3%,认为抗生素必需的占89.9%,有89.4%的护士认为抗高血压药、心脏疾病用药及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必需。另外,80%以上的护士认为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降血糖药等7 类药物是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超过50%的护士认为抗精神失常药、抗寄生虫病药、性激素类药和避孕药、免疫功能调节药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少涉及。说明护士需要掌握的药物种类更注重于慢性病、常见病治疗用药。
教师在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把慢性病、常见病治疗用药作为重点,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的课时量,深入讲授与这些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有关的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用药的观念。对于在护理工作中涉及较少且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药物的体内过程、理化性质等,在教学中予以弱化。
借助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建设护理药理学在线课程,对学生学习实施监督并提供辅导,建立过程性学习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用药案例分析,设计基于常见病用药护理工作情境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表2 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掌握的药物种类情况调查结果
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师具有扎实的药理学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经验,对护士岗位上的药疗工作内涵和职业要求把握不够,在教学中难以实现理实一体化[3]。为此,学校应制定校院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有计划地安排校内教师去临床学习药疗知识,了解临床用药发展趋势,建立一支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发挥校外兼职教师临床经验丰富的优势,请他们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文件的审核,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听取一线护士的建议与指导,专兼职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努力缩小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
综上可知,目前护理药理学课堂教学与临床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应针对临床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好地对接岗位需求,切实提高学生岗位胜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