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丽,张晓杰,孙宝志,齐艳波,刘丹丹*
(1.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大国担当、速度、决心与勇气及取得的成效,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标准。同时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公共卫生功能未充分发挥,对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分析、溯源、防控、救治、资源配置、相关应对策略及与临床密切配合等方面尚需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迅速变化、就业与分配机制改变的今天,针对这一现实,公共卫生人才如何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健康,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920 年,公共卫生的概念由被誉为现代公共卫生创始人的美国耶鲁大学C.-E.A.Winslow 教授所提出,他认为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共同努力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科学与艺术,该定义在1952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采纳[1]。中国在2003 年提出: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组织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以达到预防疾病及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2]。实质上公共卫生就是预防疾病,促进人群健康,延长健康寿命,人人享有健康服务。
由于公共卫生的研究对象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近年来有关公共卫生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营养与健康关系;外源性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与健康关系;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社会医疗保障与健康关系;卫生服务与健康关系;卫生事业管理与健康;卫生法律与健康;微生物与健康等方面内容。因此,公共卫生要涉及的科学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那么支撑公共卫生理论体系就应当包括上述内容的学科,主要包括流行病学、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心理学、病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障学、病原微生物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检验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学科。
1.3.1 健康监测和分析 健康监测既包括疾病信息系统的建设(疾病信息系统、收集相关疾病的发病或流行情况),也包括对居民健康的需要、生活行为以及其他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识别健康问题和确立优先领域。同时,应以监测所得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做出预判,发挥信息的预警功能。
1.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 包括对传染病、食物中毒、生物恐怖、核污染等方面的爆发流行进行调查与处理。
1.3.3 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控烟等项目管理。
1.3.4 制定并执行公共卫生法律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明确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并按照其执法。建立与政府间、部门间、卫生部门内部的合作与交流。
1.3.5 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研究 进行整体公共卫生发展有关政策研究,不断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加快落实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举措,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仅在2003 年应对过一次全国范围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非典”(SARS),而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都远超SARS 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统筹调度及运用能力,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对我国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与重大疫情反应和救治能力的一次突击检查。疫情爆发初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及时果断地下达了“封城”指令,实施全国统一调度,采取一省帮一市,建立专门医院等措施,实现全社会响应、全民参与、多部门合作,联防联控,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传播,并为全球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尽管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采取的许多举措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公共卫生领域仍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短板。首先,对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内容的认识不足,更多是注重要求,轻视实践;公共卫生专业培养重视理论学习,缺乏对技能实训的认识;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疾控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缺少话语权、行政管理权和信息发布权;公共卫生、临床诊治、科学研究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各施其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应急基本技能较为薄弱;公共卫生立法不够健全,同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2003 年SARS 过后,存在不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储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疫情的技术和物资储备不足等问题[3-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多,公共卫生所包含的内容不断增加和完善,不仅包括传染病的防治,还包括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大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等,并以防治疾病、促进人民健康为最终目的。在此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多种实操能力,包括公共卫生人群研究、个体化服务基础上的预防问题、实验室与现场结合、公共卫生技术与宏观政策体系结合、公共卫生知识和成果转化等,这些都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5]。但当前公共卫生岗位能力需要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匹配度并不理想,并未形成基于公共卫生岗位胜任力的教育模式,导致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实际工作。
2003 年“非典”疫情后,我国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公共卫生资源投入,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医疗设备等硬件方面也逐渐完善。但是,作为核心资源的卫生人力资源却一直处于短缺状态,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指出:到2020 年,我国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应达到0.83[6]。截至2019 年,我国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仅为0.64 人,并且在2014—2019 年间,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几乎无增长,数量也远不及医生和护士,具体数量如图1 所示(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各大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人才教育起步较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重视程度也远不及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医学专业,高校在公共卫生教学、科研、实习等方面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每年培养出的人才数量有限,并且极度缺乏疾病防控、传染病防治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图1 2014—2019 年我国各类卫生人才数量比较
在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是以预防医学专业为主开展教育的,所以在校学生要接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知识面相对而言不够宽广,理论与实践还有些脱节,虽然也安排相关的实践与实验教学内容,但总体水平还相差较大[7]。在实习、见习实践中,一方面预防医学学生对临床课程及实习的重视程度不足,临床实习的时间安排与学生进行考研深造的复习准备时间有所冲突、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有限及带教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等客观原因都可能是导致临床实习存在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整体实习都在最后两个学期,与学生为就业和深造的准备时间有所冲突。本专业授课教师多为较擅长学术和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在公共卫生一线工作的经验较缺乏,而且公共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面较广,学生在实习安排方面应当是多维度、全方位、多视角,这样分配至具体科室的实践时间较短、实习效果不佳,以上均可能导致公共卫生教学理论与实践有分割感、实习不足等问题。实习单位不够重视与负责,带教教师不认真,造成见习、实习内容不深入,对学科的了解和认知不充分,仍存在对专业认知及对毕业后就业信息了解程度较低以及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专业培养标准层次不够明晰,同时无法与世界发达地区的认证标准接轨。
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主要是以预防医学为主,在本科阶段并没有进一步的专业划分,教学重点也不明确,在研究生阶段也仅有儿少卫生、妇幼保健等几大研究方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要。公共卫生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如公共卫生个体和人群研究、个体化服务基础上的预防问题等[5]。上述问题都需要公共卫生专业按照不同层次、分类别进行专业清晰定位。经历了本次疫情之后,高校可能会在公共卫生人才教育时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治等作为一大培养重点,并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等其他公共卫生专业的建设,实现多维度融合教学。同时,在专业定位和划分上应以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为导向,不断进行扩展和完善,本次疫情中我国公共卫生暴露的短板正是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所欠缺的重点内容。
有关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研究显示,2014—2016 年间平均每年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失医师1.02 人、乡镇卫生院流失0.72 人[8]。另一项有关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招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各高校公共卫生专业的招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比例仅为53.1%[9]。因此,无论是已就业还是未就业的公共卫生人才,其流失情况均不容乐观。在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社会认知及认可程度不高,在卫生领域也不受重视,公共卫生机构和部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得不到与其他机构、部门或科室相同的奖励及待遇。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相对于医疗单位,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作为基层的卫生机构,国家及地方政府经费投入远远不足,在岗人员的劳动付出与工资待遇严重不符,这也是很多公共卫生领域毕业的人才不愿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原因之一。科研院所的公共卫生人才流行病学中大人群队列研究耗时较长,10~15 年可能才会追踪到1 个结果,补偿机制受限,项目申请与结题都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在长远的职业规划中,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缺乏培训和教育资源,不能为在岗的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个人长期在职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机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空间较小,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基层公共卫生中优秀人才的流失,很多人转行做其他领域的工作。
应将公共卫生人才作为国家战略型人才来培养。公共卫生要解决的问题是属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及疾病防治问题,同时融入健康决定因素的理念,打开学科间的壁垒;同时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公共卫生人才还应重视社会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做好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城镇化转型、传染病及慢性病防治等问题是一直在动态变化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灵活的、全周期、全人群的角度审视人类的健康问题,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不断调整工作和研究方向,同时要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随着实际需要及“大健康”理念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还可借鉴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人才的成功经验,采用5+2 的学制开展公共卫生卓越人才的培养。期间可参加专业硕士考试,合格者完成研究生所学课程、毕业论文、执业医师考试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及学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证。没有参加硕士考试者可通过规培训练职业能力,主要从职业基本技能、科研训练、健康评估与促进、健康管理、继续公共卫生的教育等方面进行培养。
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应用需要,制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包括制定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规划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继续教育培养机制、薪酬保障机制等,形成成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相关教育部门可以适时扩大对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招生力度,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快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规范各种制度与培养体系及教育标准,应对公共卫生学院的基建、设备、实验技能中心等硬件及软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有识之士积极投身公共卫生教育工作中。
从国家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资格认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估和资格认证,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专业的临床教学与实习质量。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构建临床医学实习过程中相关规则、实习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在临床实习前设置学生实践能力测评,建立实习准入门槛,在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督促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另外,可将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纳入绩效考核等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积极性。
同时,重视公共卫生教学实习与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衔接。为进一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要采用双师培养方式,还可将专任教师与实习基地教师互换机制,提高教师的能力与水平。采用理论授课与专业实践同步结合的方式,一边授课一边实践,在原有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实习安排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传染病院等实习基地,实习的内容和项目也可随实习基地的工作拓展,如参加社区卫生诊断现场工作及数据录入,参与早期慢性病筛查项目,结合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另外,重视公共卫生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建设和水平的提高。如果学制改变,学生的实习、后续教育、技能水平都会得到充分保障,从而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
此次疫情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公共卫生专业定位问题不能再含糊。公共卫生人才应当与医学人才一样,进行卓越和精英式培养,长学制加执业资格的准入制度相结合。同时,应突出培养重点,本科五年制的学业中可在基础学习后进行专业细化,更有利于高精尖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应以其职业群为依托,建立以预防医学专业为龙头,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依托,融合公共信息管理、健康服务等新型专业的公共卫生服务应用技术型专业集群。另外,通过建立产教联合培养方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产教融合的多方位合作办学模式,使人才能力培养计划能够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际需要紧密贴合,使专业定位更加明确。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公共卫生人才得到社会真正的认可;采取激励机制,实施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同时加大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的国家及地方政府经费投入,设定更多的科研项目与奖励机制,提高相关单位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科研院所的公共卫生人才流行病学中大人群队列研究虽然耗时较长,但一定要给予相应的补偿机制,项目申请与结题都与其他学科区别对待,同时专门设置奖项,解决学科特有问题。在长期职业发展中,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职业发展空间,给予个人长期在职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减少基层优秀公共卫生人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