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分析

2021-05-14 12:16陈杰嫦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践方式以图导学初中地理

陈杰嫦

摘要:培养地理综合型人才是新课改时期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在通过系统的地理知识学习之后,形成独立的空间思维,和图文分析结合的学习方法。因此,中学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传播时,往往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优越性,提出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实践内容。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实践方式

引言:

地理對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而言,具有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文字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对地理现象理解透彻,只能死记硬背。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还阻碍了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地理的兴趣。为了避免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甚至是厌恶心理,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新的方法,用更灵活变通的方式使学生沉浸在地理学科的魅力之中。以图导学,就是用图像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了解地理现象,去探究地理知识。其优越性,就在于相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图文并茂的分析方法能够让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让模糊的概念清晰化,让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更容易。本文将从小游戏进入地理课堂,图文并用阐发知识点,填图识区域深化印象三方面阐释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图像的作用。

一、小游戏进入地理课堂

用游戏的方式引入地理教学内容是一种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式。教师将各个区域突出的地理特点的图片拿给学生辨识,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地关注到学习内容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可以培养孩子学习地理的兴趣[1]。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绪论《让地理走进生活》中,课程的重点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地理的性质和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开展之中,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流程如下:

①游戏采用积分制,答对的加两分,回答但是答错了加一分,不答题不加分。

②每个小组推举一位成员回答地理是什么,根据回答的准确度酌情给分。

③将印有各地具有特色的服饰、食物、房屋、地貌的图片分发给四个小组,让每组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探讨地理与衣食住行的关系。举出的例子多的小组加分也多,最后根据得分多少颁发小礼物。

这一游戏过程,并不具有繁琐的程序,只用游戏小卡片的简单方式就可以将课程重点引出,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趣味性。

二、图文并用阐发知识点

在地理教材之中,篇幅较多的是描述性的文字,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学生很难抓住重点,而且,在单一的文字阐释中学生对于地理现象很难有全面的理解。理解不到位,采取简单直接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对于学生未来的地理知识探求是有限制作用的。因而,教师应该将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和图像结合起来,以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学习非洲时,由于非洲的人文地理环境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凭借单纯的文字描述很难想象和了解这一地区的情况,导致背诵知识点更加困难。此时,教师应结合纬度经度图、海陆分布图将文字转换为图像供学生消化吸收,帮助学生全更加直观、更加清晰地看出非洲的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再者,教师可以运用非洲的气候图讲授非洲的服饰特点,植物分布状况,饮食习惯等。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非洲的行政区域划分十分比较规则,这与其历史发展演变息息相关。地势地貌图更是将复杂的繁琐的文字阐述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印象。图文并用的方法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成效显著,它不仅适用于地理教学,据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中也有重要意义[2]。

三、填图识区域深化印象

地理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局限于图文的认知,也需是在脑海中形成各区域的地理印象[3]。在某些题目中,没有提供充足的材料时,学生根据以往的练习形成地理疆域印象也应该可以明确给出答案。而这种应对能力,是需要在脑中形成地理信息图才得到的。通过不断的识图填图练习,不仅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得到了巩固甚至拓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时,由于地理界线的模糊性,学生在记忆各大地理单元的界线是会产生误解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地区具有差异性的同时,也有共同点,如何让学生准确辨析这四个地区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许难以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清晰区分四大地理单元,那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填读气候图,地势图,降水量图中找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再让学生在同一区域的上述不同地图中,通过反复的识图与填图,强化了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印象。

比如,西北方地区与我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大致吻合,北方地区与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接近,但是在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划分上又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细节的差异,只有在实际的填读操作中在才能区分得更加清楚明了。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前提,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和专业能力做铺垫。任意阶段的教学,都是以“树人”为最终目标,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课程安排过于紧凑,课堂内容枯燥无味等问题,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采取积极行为去规避,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宁.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 新课程(中), 2017, 000(005):136-136.

[2] 赵晓东.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7, 000(005):99-99.

[3] 林小红.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00(006):161-162.

猜你喜欢
实践方式以图导学初中地理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以微型课题推进初中英语教师的知识管理
自主性游戏角色发挥与实践方式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