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测算与空间优化研究

2021-05-14 09:53
中国西部 2021年1期
关键词:圈层成都市承载力

何 悦

一、引言

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其空间优化和资源承载力提高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也能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17年,成都提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建设以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美丽中国、和谐宜居和现代化为一体的“五个城市”,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此次提出的城市空间优化战略意在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生态性,增强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而细化在行动上,这一城市空间优化战略的实施需要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前提,结合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进行针对性地解决与优化。

近年来,成都市人口增长迅速,户籍人口数从2010年的1142.7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500万人,常住人口也从2010年的1404.8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1658.1万人。人口的增加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可能会对城市空间带来新的影响。城市资源承载力则将人口与资源相结合,分析城市人口集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学术界也开始研究城市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的关系。学者们一方面通过理解城市生态承载力〔1-3〕、城市环境承载力〔4-5〕、城市综合承载力〔6-8〕等相关概念内涵,重点探讨资源约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但并未注意资源在城市中的生产性,即两者同时也存在动态优化关系;另一方面主要关注大气、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或减少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9-10〕,而未考虑经济和社会资源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实际上,经济、社会资源的利用也会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利用,如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公共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本文正是立足于城市资源承载力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首先构建城市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再从成都市城市空间特点出发,分析全市城市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情况,最后结合城市人口分布特征,提出成都市城市空间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1.城市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

建立城市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需要明确以下问题:一是城市资源承载力研究范围。本文认为城市资源承载力不应局限于某一类资源,而是应该包含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资源。这三类资源相互配合、互相影响,构成城市资源利用的基本形态,并决定着城市发展方向。二是城市资源承载力量化思路。承载力可以是一种能力、一种容量或一种阈值。人口聚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城市资源承载力可以通过建立人均资源利用情况与资源总量之间的关系,量化为资源的城市人口承载规模研究。可承载城市人口规模大,说明该资源总量水平高或利用高效;可承载城市人口小,说明该资源的总量不足或利用方式不佳,需要进行改进。三是城市资源承载力研究目的。本文认为可以利用城市资源承载力研究来探索城市发展边界,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源的分类与量化,全面评估城市资源组合利用的效率,从而优化城市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认为城市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贸易条件下,在不损害后代发展权利的前提下城市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能够维持的城市最大人口规模。该总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但在长期下,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或贸易条件的改变,将会改变资源利用效率或规模。

2.指标选择与测算方法

(1)指标选择。按照针对性与普适性相结合、综合性与独立性相协调、科学性与简明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本文在数据指标可得的基础上,依据成都市发展实际,构建起包含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三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详见表1)。其中,自然资源系统包括基础资源、基本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三个方面;经济资源系统从经济规模和经济连接两个维度来衡量;社会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

表1 城市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测算方法。本文通过空间状态法将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空间状态法在多个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成为生态学中构建生态指标体系的重要方法。该方法以线性代数为基础,将人类活动与资源状况构筑起空间的曲面,而资源曲面则是资源承载力的边界。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分属三个不同子系统,因此本文构建一个三维空间状态轴即自然资源轴-经济资源轴-社会资源轴来表示资源间的互动关系。城市资源承载力可以表示为:

RSCi=WNR×NRi+WER×ERi+WSR×SRi

(1)

RSCi代表了i城市的资源承载力,WNR、WER、WSR分别代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三大系统中各资源的权重矩阵;NRi、ERi、SRi分别代表i城市三个子系统的资源矩阵。城市资源承载力也可以用状态空间下的投影来表示:

(2)

3.测算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均量法和指数法对三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后,利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TFAHP)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得到城市资源承载力的量化结果。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城市资源承载力差异,本文将利用理论测算值与实际值的差额占比即差额占比=(理论测算值-实际规模)/实际规模来分析城市资源总量或利用短板。结合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以及《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本文增加了对重庆市城市资源承载力的测算,目的是与成都市进行对比研究。由于数据获得限制,本文利用了2016年成都市和重庆市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只报告最终测算结果。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进行如下划分:实际人口规模小于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可承载人口的90%及以下称为城市资源承载力可载;实际人口规模在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可承载人口的90%-110%称为城市资源承载力满载;实际人口规模超过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可载人口的110%称为城市资源承载力超载。

表2 2016年成都市与重庆市城市资源承载力测算结果

总体来看,两个城市的资源承载力较高,都还可以进一步吸纳人口,同时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潜力更高。在自然资源子系统方面,重庆市承载能力偏弱,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重庆土地资源面积虽大,但多以山地为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二是重庆基本能源总量较低;三是根据2016年单位GDP能耗指标来看,成都市能耗效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0%,而重庆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在经济资源子系统方面,两个城市的资源集聚和利用水平相当,成都市市场规模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远高于重庆市,且对外开放水平也更高;而重庆市在公共财政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更胜一筹。在社会资源子系统方面,成都市社会资源人均占有量明显高于重庆市,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建设、文化设施、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和公共交通等方面。

本文通过比较发现,由于在社会资源总量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的优势明显,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属于可载范围,人口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重庆虽与成都趋势相同,但是其人口规模提升空间较小。总体来讲,由于在行政级别和幅员面积上的差异,成都市在自然资源总量上无法与重庆市相比,但在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集聚或利用上更具优势。

三、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与变动分析

本文以行政区为单位,遵照传统的“圈层”划分,将成都市划分为三个圈层:一圈层包含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1)高新区未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其统计数据纳入武侯区。和成华区5个中心城区;二圈层包含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6个近郊区;三圈层包含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区8个远郊区(市、县)。本文通过对比各区(市、县)2007年和2018年的数据,进一步分析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水平变动情况。

1.成都市一圈层城市资源承载力分布与变动情况

成都市一圈层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十分丰富,但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却极度匮乏,城市资源承载力较高,但是分布不平衡。一圈层城市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变化不大,社会资源承载力却增长迅速,除了成华区以外,其他区域均有明显增长,特别是武侯区社会资源快速积累。分区域来看,锦江区和青羊区自然资源尤其匮乏,其理论承载人口规模不足十万人,但其经济资源却十分充裕,其中锦江区经济资源承载力在2007年和2018年均排名第一。武侯区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主城区最高,这得益于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承载力的迅速提升,城市资源承载力也显著增长,但由于自然资源约束,城市资源承载力仍难以承载其实际规模人口。成华区近年来自然资源承载力略微提升,而其他资源承载力均有所下降,其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值从2007年的65.4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53.1万人。总体来看,主城区由于土地资源限制,大多数区域处于超载状态,但其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承载力尤其是社会资源承载力远远超过全市其他区域。

2.成都市二圈层城市资源承载力变动情况

相较于一圈层区域,该圈层自然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提高明显,而经济和社会资源承载力却略微不足。2007-2018年,各区域城市资源承载力都显著提升,但各子系统存在差异,自然资源承载力增长缓慢,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承载力增长却较为明显。

分区域来看,龙泉驿区各资源承载力增加明显,特别是经济和社会资源承载力明显增长,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承载值从2007年53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6万人。青白江区资源总量较低,虽然经济资源承载力略有增长,但城市资源承载力总体提高不大。新都区自然资源承载力虽然无明显变化,但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承载力增加迅速,从而使其城市资源承载力显著提升。双流区近几年经济资源集聚能力略微减弱,但其资源总量大,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使其城市资源承载力也进一步增强。温江区和郫都区城市资源承载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都相似。温江区经济和社会资源数量提升明显,但总量规模仍有限,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值仅为39万人。郫都区社会资源承载力提升强于经济资源承载力,并于2018年达到44.6万人。总体来说,二圈层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大为提高,经济和社会资源承载力提升明显,但大多为人口提供高质量的城市资源仍不足。

3.成都市三圈层城市资源承载力变动情况

在三圈层中,自然资源最为充裕,相比之下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则成为短板,特别是经济资源的空间集聚能力最弱。2007-2018年,三圈层城市资源承载力并未大幅提升,自然资源子系统在该圈层中承载力最强,但提升不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经济资源子系统的承载力最弱,提升也不明显。社会资源子系统的承载力虽略高于经济资源子系统,但增长乏力,许多地区同样出现了下降趋势。

分区域来看,新津县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承载力变化不大,但经济资源承载力提升明显,从而使得其城市资源承载力提升迅速,理论测算值与其同期户籍人口相当,处于满载状态。大邑县近几年来各项资源聚集能力不升反降,但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城市资源承载力理论值仍然达到125万人,远高于同期户籍人口50余万人,还处于可载范围。都江堰市近年来经济资源集聚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蒲江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提升迅速,但由于其他资源承载力并未明显变化,其城市资源承载力提升有限。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各资源承载力都有一定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因其实际户籍人口规模较小,因此城市资源承载力均处于可载范围。

四、成都市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为了分析人口与城市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的互动关系,本文利用2007-2018年各区(市、县)统计数据分析成都市人口空间分布与流动特征。

1.人口空间分布圈层差异突出

2007-2018年,成都市户籍总人口从1112.2万人增加到1476万人,总体增长率达到32.7%,但三个圈层的人口分布和流动却存在差距。一圈层幅员面积占到全市的3.8%,但承载的人口超过全市的31%,且总体增长率达到35.7%,超过全市平均增长速度。二圈层6个区幅员面积占到全市的26.5%,承载的人口总量占到全市的33%,但总体增长率却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三圈层幅员面积占比大,但人口占比低。

2.人口特征圈层差异明显

总体来看,一二三圈层的人口结构存在显著差别。在一圈层区域,老年人口和青壮人口并存,但已婚育龄妇女比例明显较高,这表明该区域仍以青壮年为主。二圈层青壮年和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且人口自然死亡率较高,这间接表明其老龄化程度高于一圈层。三圈层各区县出生率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地区老年人口较多,青壮年人口比例明显较低。

3.人口流动区域选择存在分化

人口规模变动存在两个因素:一是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变动,二是人口迁移带来的变动。结合成都市空间发展战略可以发现,以一圈层为代表的“中优”地区仍然是人口集聚的主要区域,主动迁入的人口是促进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几年处于“东进”区域的龙泉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明显提高,金堂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在“南拓”区域中,双流区人口机械增长明显,新津县在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方面保持微弱正向增加的优势。在“北改”区域中,新都区和青白江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均较低,人口增长乏力。在“西控”区域中,人口的增加主要集中在温江区和郫都区,且温江区人口增加优势最为明显,其余区域人口集聚能力不高,甚至出现人口净流出的现象。

五、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空间优化策略

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存在向内聚集且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本文发现可以将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城市资源承载力的非均衡区域分为三类:第一类地区是人口过于集聚,城市资源承载力超载问题突出;第二类地区虽然城市资源承载力处于满载状态,但各类资源利用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集聚效率;第三类地区城市资源承载力处于可载范围,但人口集聚不足且人口流失现象日益显现。

1.缓解资源承载压力为主的空间优化策略

针对第一类区域,土地资源硬约束较难突破,需要适当引导人口向外迁移。伴随人口的迁移,过于集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将随之向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流动。当然,这种引导并不是匀质的和无方向的,需要根据空间的人口基础和发展实际来判断,通过提高区外收入和就业机会(产业发展)、提高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来实现,避免无序的城镇蔓延〔12〕。

2.资源聚集效率提升为主的空间优化策略

针对第二类地区,其首要工作并不是引导人口转移,而是要进一步提升该空间的资源承载力,因为这些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充裕,可以通过增加经济、社会资源来提升城市资源承载力。与成都市城市空间战略相结合,属于“北改”区域的新都区、青白江区可以通过产业和公共服务政策倾斜来提高资源集聚能力;而“南拓”地区的双流区,可以进一步承接武侯区、青羊区和锦江区的部分产业、公共服务与人口;“东进”地区的龙泉驿区可以以生活便利性等为依托吸引人口进入,同时增加经济和社会资源集聚能力;而在“西控”区域中,郫都区和温江区可以在提高资源承载力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3.以人口合理流动为主的空间优化策略

第三类区域应该结合其资源承载力和人口规模具体分析。仍以成都市为例,金堂县人口规模较大,城市资源承载力薄弱,需要更多地引导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集聚。新津区处于人口和城市资源承载力相对饱和状态,在“南拓”战略影响下经济资源增长迅速,但其社会资源还需进一步补充,通过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增加社会资源配套,将该地区打造为“南拓”产业发展空间的生活配套区。“西控”区域当前均处于可载状态,可作为生态宜居区打造,即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如布局康养等特色产业,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共服务,以优质的社会资源带动人口流入,解决人口在空间中的低效分布问题。

六、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构建“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城市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对成都市城市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进行刻画,并结合人口分布特点,为其优化城市空间提出了相关建议。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本文仅仅采用户籍人口数,但是在人口流动愈加频繁的当下,未来可采用常住人口口径做进一步对比分析。另外,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系统地影响了城市资源的利用方式。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以着重探讨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方式对城市空间优化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猜你喜欢
圈层成都市承载力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