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为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类疾病,其病因暂未明确,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和体温上升等,患病关节和其附近组织出现进行性破坏,使得受损关节出现功能障碍,已经逐渐成为国内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2]。因此,早期诊断后及时开展相应治疗对控制RA患者的病情进展、防止与减少骨关节损害具有重要意义[3]。伴随临床研究逐渐深入,有学者发现[4],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但敏感性不高,而类风湿因子是抗人或动物分子的片段,包括IgM-RF、IgG-RF、IgA-RF等,在诊断RA中敏感性较高,但其特异性却不如CCP。本研究主要探讨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IgG-RF、IgA-RF及CCP抗体对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病例组,纳入标准:(1)均与RA的诊断标准相符[5]。(2)年龄≥18岁。(3)可口头或者书面开展交流。(4)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病者。(2)存在长期严重肾脏病史或者开展血液透析者。(3)存在免疫系统病者。(4)存在认知障碍或者神经、精神类疾病者。其中包含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2~76岁,平均(54.26±7.25)岁,病程≤3个月者28例,病程≤12个月者32例,病程≤24个月者20例。另选取同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选人群均无异常疾病,其中包含男46名,女34名。年龄24~75岁,平均(54.35±7.1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许可。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清晨抽取空腹状态下的肘静脉血共4 mL用于检测,放到室温中静置后,以3 000 r/min的速度开展10 min离心处理,后将上清液取出,置于-20°C的环境中保存待测。CCP抗体表达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开展检测,试剂盒由德国AESKU生物诊断公司提供,检测结果>18 U/mL时判为阳性;类风湿因子检测采用酶免法,试剂盒由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中IgG-RF>30IU/mL、IgA-RF >25 IU/mL、IgM-RF>15 IU/mL为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时,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判为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6]。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血清类风湿因子IgM-RF、IgG-RF、IgA-RF及CCP抗体阳性率情况,同时观察病例组不同病程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IgM-RF、IgG-RF、IgA-RF及CCP抗体阳性率,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2.1血清类风湿因子及CCP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病例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类风湿因子及CCP抗体阳性率的比较[n(%)]
2.2病例组不同病程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及CCP抗体阳性率情况的比较 病程≤3个月分别与病程≤12个月和病程≤24个月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程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及CCP抗体阳性率的比较[n(%)]
2.3IgM-RF、IgG-RF、IgA-RF、抗CCP抗体单项及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IgM-RF、IgG-RF、IgA-RF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类风湿因子的单项检测(P<0.05);特异度与抗CCP抗体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3。
表3 IgM-RF、IgG-RF、IgA-RF及抗CCP抗体单项及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
RA属于自身免疫类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对称性、侵蚀性的多关节炎性病变,据有关资料显示[7],世界范围内有近0.5%~1%人口患有该病,发病1年的致残率是5.41%,伴随病程延长,至第10年致残率可达到43.48%,可造成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同时损害机体多个器官,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8]。未及时予以治疗或者治疗不当能引发关节变形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意义重大[9]。
目前临床多依靠疾病表现、X线设备,但存在特征不典型,导致误诊、漏诊的现象出现[10];自2010年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提出,诊断疾病需包含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两项检测[11]。类风湿因子是一组能够识别变性免疫球蛋白IgG FC段的自身抗体,包括IgM-RF、IgG-RF、IgA-RF三种亚型,其虽然特异性不高,但具有较高敏感性,是风湿病学者公认的诊断 RA 的不可短缺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指标[12]。而抗CCP抗体的检测,是由国外学者[13]首次提出人工合成CCP,指出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98%,比例均较高。国内学者[14]等也做过此方面研究,表明在关节炎早期可出现抗CCP抗体,本研究进一步调查发现,病例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M-RF、IgG-RF、IgA-RF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类风湿因子的单项检测(P<0.05);特异度与抗CCP抗体单项检测相比无异(P>0.05)。由此说明,将类风湿因子IgM-RF、IgG-RF、IgA-RF与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更好,能有效地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效能。尤其地市级医院,在没有条件实施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前提下,采用上述方式检测不仅简便实用,且实验室易于开展[15]。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IgG-RF、IgA-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重要帮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防治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