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原
摘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赢得民心的逻辑起点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分析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百年实践,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得民心主要基于三點:一是坚守符合人民期盼的价值理念;二是坚持实行维护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三是不断创造增强人民获得感的伟大成就。立足新时代新形势,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共产党要持续赢得并巩固民心,还需要在筑牢思想根基、站稳人民立场、维护良好形象、增强执政本领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增进党长期执政的领导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民心;历史经验;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6-0043-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样的科学论断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既是对苏联亡党亡国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当前面临各种风险挑战的清醒认知。在建党百年这一重大的历史节点上,驻足回望百年党史,紧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总结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基本经验,找准未来持续赢得民心的着力点,无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巩固,还是对汇聚磅礴伟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根植于中国大地,有着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有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追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逻辑起点,也必须要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去探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数千年来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积淀。考察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注重赢得民心的逻辑起点,从历史的维度需要回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在商周时期便出现了民本思想的雏形,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孟子不仅阐释了民心的重要性,更是对如何得民心作了具体论述,这是对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隋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用舟和水来比喻君民关系,对民本思想作了新发展。《贞观政要》记载了他对为君之道的阐述:“为君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4]唐太宗李世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君民共利的道理,阐明了保护好百姓利益对政权稳固的重要性,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君主专制。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淀深厚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先进性,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阶级局限,因此难以有更深的发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便自觉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中爱民、护民、利民的积极部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可见,人类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人民群众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并非源于所谓的“观念”,更不是虚无的神明,马克思由此明确肯定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能够推动历史发展和进步,其根本动力在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要,他们必须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价值创造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7]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赢得民心,正是源于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决定性力量的深刻认识,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刻把握。
回顾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到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国家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其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正是在于不断赢得民心。赢得民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破旧立新的革命与建设伟大实践中确立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百年实践,寻找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要诀所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以符合人民期盼的价值理念赢得民心
一个政党,为民众所认知和接受的第一步,就是看它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行动纲领等。简言之,政党的价值理念和绘制的蓝图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是否顺应民众所盼,是否能够有效传递给民众是获取认同、赢得民心的第一步。
1.奉行的价值理念兼具科学性和人民性。五四运动前后,跟马克思主义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很多其他思想理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在反封建的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号召人们通过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为迷茫中的中国人民找到了改变国家命运的出路,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当时就兴奋地指出:“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8]。可见,马克思主义对于长期被侵略被压迫的中国人民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此,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指出:“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十到十二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8]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而持续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二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具有人民性。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接续奋斗,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民心、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
2.注重通过宣传教育将党的价值理念有效传递给群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宣传工作,在百年党史的任何历史时期,宣传工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群众知道。”[9]1318“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9]1318毛泽东同志认为宣传教育既要体现在言论上,也要体现在行动上,由此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10],以实际行动扩大宣传效果,争取人心。无论是在哪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始终注意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明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群众的各种疑虑,以此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重要经验之一。
(二)以维护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赢得民心
政党的方针政策是否出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政党能否赢得民心的核心。回顾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结合各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坚定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持续拥护。
1.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了充分动员群众、获得更广泛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民众的利益需求制定出不同形势下的土地政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提高农民抗日积极性,将土地政策调整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诉求,1946年5月制定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热情。最终,中国农民获得了土地,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农民的支持,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不只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百年来的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2006年延续了2600多年的農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稳定农民心里预期,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11]25,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无论是实行“土地改革”“取消农业税”还是新时代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调整都瞄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2.严明纪律保护人民利益。重视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党和军队建设上,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纪律建设,以严明的纪律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队相继进入大城市,中国共产党未雨绸缪,对解放军指战员加强纪律教育。比如在解放上海前,陈毅同志就强调:“我们野战军的‘野,在城市里不能‘野的”,“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前奏,是见面礼。”[12]解放军进城后,上海市区一些早起的居民看到解放军指战员和衣抱枪露宿街头。解放军不惊扰市民、不住民房、露宿街头的举动感动了上海整座城市,严明的军纪让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很快就赢得了上海民心。相反,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初,在上海、南京、北平等大城市,国民党政府带给沦陷区民众的“见面礼”却是洗劫般的接收,“几乎将京沪一带的人心丢光了”[13]。反腐倡廉,正风肃纪,同样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永恒命题。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1951年至1952年间在全国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制定了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主要代表的系列法规制度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曾在著作中写道:“共产党是靠踏踏实实争取人心,而不是靠任何夸夸其谈的政治哲学获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靠唤起人民内心的希望、信任和爱戴,不是靠空谈大道理而赢得人民对他们事业的支持。”[1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把准时代的脉搏、倾听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的诉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三)以强化人民获得感的伟大成就赢得民心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各方面成就,不断强化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从而成为“赢得民心”的重要基础。
1.实施土地改革让农民“翻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迫切需要。“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为了争取民心于1930年颁布了《土地法》,声称要进行土地改革,但终成一纸空文,由此失去了农民的支持而惨遭失败。”[15]而中国共产党不仅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并坚持把这些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以最大限度争取民心。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耕者有其田主张,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主张,并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主张,是一切革命民主派的主张,并不单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主张。所不同的,在中国条件下,只有我们共产党人把这项主张看得特别认真,不但口讲,而且实做。”[16]诚心诚意为老百姓办事、竭心竭力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发展生产和支援前线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我们从当时《人民日报》的报道可见一斑——“数千农民领到土地照立即放在贴身的、牢固的衣袋里,于是排成队伍抬着毛主席巨像,欢呼游行。”[17]又如,油房村200余家农民纷纷在墙上贴上毛主席画像,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8]。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财产以及“翻身做主人”的政治地位,以优异的政治绩效从根本上赢得了人民认同。
2.不断取得人民满意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2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1]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取得的最显著执政绩效,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持续赢得民心和巩固民心的重要基础。党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个近代以来最根本的问题,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渴望摆脱贫穷落后生存状况的利益诉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主要得益于“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22]。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起点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20]
革命战争年代,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当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持续争取和巩固民心意义更加重大。尤其是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涉及民心的问题上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务实的方针政策。也正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1]137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偉力上看,基于历史经验,未来中国共产党保持赢得民心需要持续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筑牢思想根基:强化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从古至今,只有民众认可一个政党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才有可能拥护并维护其执政地位。新时代巩固认同,必须从巩固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同着手。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事关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和人心的凝聚。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确保全党思想统一、立场坚定。二是要强化党管意识形态原则。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规定:“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23]1941年党中央又明确提出:“全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必须统一在中央总的宣传政策领导之下”[24]。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强调和部署。可以说党管意识形态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原则,新时代面对复杂的执政环境,更应一以贯之。三是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据粗略统计,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使用过的宣传方式多达六十多种[25],并且注重区分不同的宣传对象。新时代面临新形势,一方面更应该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借鉴宝贵经验用好用活老办法。另一方面,利用好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式,解决“听得见”“听得清”“听得进”的问题。同时,对错误思潮更要及时“亮剑”及时引领。以此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定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从而巩固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
国民党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就在于国民党只代表极少一部分人的利益,阶级局限使得国民党无法制定和落实正确的政策。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中国没有单独代表农民的政党,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没有坚决的土地纲领,因此,只有制订和执行了坚决的土地纲领、为农民利益而认真奋斗、因而获得最广大农民群众作为自己伟大同盟军的中国共产党,成了农民和一切革命民主派的领导者。”[26]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7]这一道理。守住民心,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只有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方能持续赢得人民认同。
(三)维护良好形象: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执政党形象建设
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侵蚀执政党健康肌体的“毒瘤”,损害着党的光辉形象,消解着人民群众的政党认同。作为一个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执政党,只有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去正风肃纪,使全体党员干部都能够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长期执政。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要持续巩固这一重大成果,任务依然繁重。只有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11]52,才能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痛恨的腐败现象,破除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坚定不移正风肃纪、铁腕反腐,才能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和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四)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以执政绩效巩固认同赢得民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1]16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要求中国共产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然而要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还必须稳扎稳打,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依托,努力增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本领,强化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党依法执政、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党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广泛的利益诉求和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优异的执政绩效从根本上持续巩固和发展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有两个道理应该烙印在我们心中:一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中国共产党只有持续赢得民心方能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像毛泽东同志曾强调的那样:“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28]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只要始终赢得人民的信任,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2]中华文化讲堂.尚书·五子之歌[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86.
[3]赵清文.孟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330.
[4]吴兢,谢保成.贞观政要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3: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8]王刚.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N].人民日报,2013-07-04(7).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2]陈煜骅,陆军.野战军在城市不能“野”[J].党员文摘,2019(12):50.
[13]大公报.莫尽失人心![N].大公报,1945- 09-27(2).
[14]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M].邱应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587.
[15]文红玉,朱最新.国民党在大陆与台湾的土地改革比较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2):47.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4-1075.
[17]东北的新天地[N].人民日报,1946-09-21(2).
[18]回忆过去比现在永远跟着共产党[N].人民日报,1946-12-24(2).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0]中共中央关于黨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1.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
[2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39.
[25]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3.
[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5.
[27]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1(1).
[2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3.
责任编辑韦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