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甄,梁盛开,谢金冶,潘嘉震,陈国良
(1.三亚学院理工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2.三亚学院陈国良院士工作站,海南 三亚 572022)
传统粗放式药液喷洒植保喷雾作业方式存在飘洒严重、农药利用率差、工作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对植株作用效果不佳等问题。静电喷雾技术采用静电喷雾方式对植株施药,提高药液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应用范围广泛,适合生长形态不规则植株。Carlton 等研究静电喷雾雾滴抗漂移性能,为静电喷雾后续研究提供实践依据与理论基础[1]。袁会珠等比较不同喷雾沉积率,验证不同喷头效率差异[2]。张东彦、刘武兰、陈成功等论证荷质比为检测静电喷雾性能重要指标[3-5]。Delete等利用CFD模拟普通风送喷雾雾滴沉积特性[6]。Lastow 等探讨水在直流电场雾化稳定性,研究雾化后雾滴粒径与分布规律[7]。陈志刚等利用荷电技术使雾滴带上电荷,研究非荷电喷雾,试验表明雾化性与沉积率存在关联[8]。陆军验证静电喷雾下,雾滴的靶标润湿和沉积性能[9]。韩树明、张丽丽、Maski等研究静电喷雾技术在植保领域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验证静电喷雾可行性,并依据静电喷雾理论提出相应过程数学模型[10-12],为文章提供参考。周宏平、袁晴春等设计高压水静电喷雾装置并作可靠性试验研究,开展静电喷雾装置改进及效果试验[13-14]。Duga等采用CFD软件模拟并研究静电喷雾雾滴漂移特性[15]。
目前学界侧重于探讨静电喷雾可靠性,但对静电喷雾参数影响作业指标缺少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创新性设计静电喷雾试验平台,分析测试不同参数下静电喷雾沉积率和吸附率,获得最优参数组合,提升静电喷雾性能,结合CFD 方法对静电喷雾过程作仿真模拟,验证结果有效性。
本文试验系统由4 个模块组成,如图1 所示,分别为动力模块、供电模块、高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结合台架试验静电喷雾参数,归纳与总结数据,提升当前静电喷雾效率,进一步论证静电喷雾可靠性。
图1 系统架构Fig.1 System architecture
本系统四大模块功能如下:
①供电模块:提供稳定12 V输出,电池采用三串联二并联方式保证输出稳定性,且可持续电流为6A。
②动力模块:采用充电式DP-1036 型号双隔膜泵,工作电压为12 V,为高压喷雾持续提供动力,保证其稳定性。
③高压模块:可调节式大功率高压静电发生器,可调节0~80 kV,输入电压为12 V,有供电模块提供电源,额定功率1.2 W,产生高压供静电供感应式静电喷头使用。
④数据采集模块:采用高精度万能表,测定静电发生器静电,电压各项数值,使用压力表监控隔膜泵,获取压力数据。利用生物染色剂,提高雾滴可见度,同时使用数据处理软件MATLAB采集数据,提高识别准确率和效率。
各器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各器件主要参数Table 1 Main parameters of each device
分析喷雾参数对雾滴沉积效果影响,喷雾参数为喷雾压力、荷电电压;雾滴沉积效果指标主要包括雾滴吸附率、荷质比、雾滴粒径等。参考李芳丽、茹煜、王军锋等研究,针对不同喷雾参数即喷雾压力以及不同荷电电压作测试,求得最优喷雾参数[16-18]。通过论证分析喷雾参数对喷雾指标影响,验证静电喷雾作业效果。
对隔膜泵监控流量,在不同水压力下,筛选适合试验的4 个不同水压力数据,分别为0.20、0.30、0.40 和0.50 MPa。在关闭高压静电发生器情况下,分别对不同喷雾水压作A、B、C、D 4组试验,求得不加高压静电情况下最优沉积效果。每组试验选取同一片植株叶子,每次试验均持续1 min,对最终效果拍照并分析图像。
沉积率即为喷雾靶标覆盖率,根据靶标单位面积上雾滴数计算得出,根据下列公式,对沉积率作测定检验。
式中,pt-雾滴粒径(μm);Nt-水电阻(r·cm-2);St-雾滴对地电容(μF·cm-1)。
根据以上试验,得出0.50 MPa 水压下效果最优,则本次试验均采用0.50 MPa水压。表2选取不同静电电压,得出4组静电电流,分别为15、20、30 和40 μA。为求得不同静电电流下最优沉积效果,在关闭高压静电发生器情况下,分别对不同喷雾水压作E、F、G、H 4组试验。每组试验选取同一片植株叶子,每次试验均持续1 min,对最终效果拍照并分析图像。
不同高压静电电压下,测量静电电流,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高压静电发生器数值Table 2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generator numerical
本试验采用感应式荷电法,根据公式(2)和(3),对喷雾雾滴荷质比作测定检验。
式中,A-喷雾雾滴荷质比(mC·kg-1);η-电荷吸附效率(%);εw-雾滴介电常数(F·cm-1)。
不同水压力参数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水压下试验结果Table 3 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关闭高压静电发生器,在不同压力值试验后分别拍照,得到靶标雾滴沉积图像,分析图像,记录靶标粒径分布,并计算雾滴沉积率。
图2~5为不同水压下,4组试验雾滴半径与雾滴数量雾滴粒径分布图,在不同水压下存在效果差异,可判断不同水压对应雾滴沉积效果也存在差异,且不同压力下喷出雾滴雾化效果不同,雾滴粒径存在差异。
当喷雾水压为0.20 MPa 时,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2所示。
当喷雾水压为0.30 MPa 时,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3所示。
当喷雾水压为0.40 MPa时,试验时间为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4所示。
当喷雾水压为0.50 MPa 时,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5所示。
图2 试验A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2 Experiment A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3 试验B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3 Experiment B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4 试验C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4 Experiment C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5 试验D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5 Experiment D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通过试验可知普通喷雾与静电喷雾的喷雾效果差距。具体水压力沉积率参数如表4所示。
由表4 可知,0.20 MPa 水压下,沉积率为3.15%,与其他压力相比较其稳定性与沉积率均相差较远。当水压升高到0.30 MPa 时,沉积率上升为4.49%,增加1.34%,增加显著。喷雾水压力提升到0.40 MPa,沉积率达到5.65%,增加1.16%,较试验B 有所放缓。在0.50 MPa 喷雾水压下时,沉积率达到6.64%顶峰值,增加0.99%,较试验C放缓,可看出沉积率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值后,增长放缓,且0.50 MPa 喷雾水压情况下(试验D)沉积率高出平均值1.6575%,与其他水压力相比,效果最佳。
雾滴通过液压法产生,增加压力,使液滴瞬间雾化,同时给予水不同压力,液滴雾化程度也不同,液滴雾化后粒径与水压呈正相关。压力过小,则导致雾滴粒径较大,自身质量大,难以落在靶标上实现沉积;压力过大,则雾滴随风飘散,雾滴分布不均匀,同样难以沉积。本研究使用喷头,在0.20 MPa 压力下,粒径分布混乱沉积效果不理想,原因为水压太小,雾滴难以分布均匀且沉积。收集并对比试验数据,发现0.5 MPa水压下各项参数指标均优于0.30、0.40 MPa水压,雾滴自然降落,沉积明显。
不同静电电流参数试验方案和结果见表5。
表4 水压力沉积率参数Table 4 Water pressure deposition rate parameter
表5 不同静电电流下试验方案和结果Table 5 Experimental schemes and results of different electrostatic currents
经先前试验得出最优喷雾压力,本次试验水压全部采用0.50 MPa,打开高压静电发生器并仅改变静电电流参数。静电喷雾试验完成后,分别对沉积效果拍照,与先前试验方法相同,采用图像分析方式。
由图6~9可知,本次试验整体沉积效果均比关闭高压静电发生器情况下较好,雾滴粒径分布与之相比也更均匀。与此同时,可见静电喷雾在静电电流改变同时,沉积效果与雾化效果也随之改变。
喷雾水压为0.50 MPa,静电电流为15 μA,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6所示。喷雾水压为0.50 MPa,静电电流为20 μA,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7 所示。喷雾水压为0.50 MPa,静电电流为30 μA,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8 所示。 喷雾水压为0.50 MPa,静电电流为40 μA,试验时间1 min,雾滴对靶标沉积效果和雾滴粒径如图9所示。虽然静电喷雾整体喷雾效果均比普通喷雾沉积率高且效果佳[19-21],但静电喷雾在不同静电电流下存在喷雾效果差距。
由试验计算得出,静电电流为15 μA时沉积率最佳,为10.13%,且荷质比为0.409 mC·kg-1,荷质比最小,当静电电流升至20 μA 时,沉积率降为7.18%,荷质比升高为0.545 mC·kg-1,沉积效果变差,可见静电对沉积率影响较显著,当静电电流升高为30 μA时,沉积率再度下降为5.16%,荷质比升高为0.818 mC·kg-1,沉积效果最差,当静电电流40 μA时,沉积率虽有所回升,为6.58%,但荷质比已升高为1.090 mC·kg-1,功耗太大且不稳定。
图6 试验E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6 Experiment E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7 试验F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7 Experiment F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8 试验G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8 Experiment G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9 试验H沉积效果与粒径分布Fig.9 Experiment H deposition effec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10 沉积率柱状图Fig.10 Histogram of deposition rate
对比不同水压和静电电流下沉积率可知,在不开启静电发生器情况下,沉积效果明显比打开静电发生器效果差,原因为在喷雾过程中打开静电发生器后,超高静电电压瞬间电离喷头附近空气,当雾滴喷出时附带电荷,且在喷头附近形成静电电场,作用于雾滴,使雾滴向极性相反靶标漂移从而实现沉积。
施加高压静电的喷雾试验参数如表6所示。根据试验结果验证证明其静电电流为15 μA 情况下(试验E)静电喷雾性能最佳。
表6 试验参数Table 6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为验证试验参数有效性与稳定性,优化试验结果,即水压为0.50 MPa,静电电流为15 μA仿真雾化过程。静电喷雾雾化过程仿真模拟过程,因静电喷雾有静电势场出现,需对静电喷雾环境建模,利用ANSYS Fluent 软件中UDF 模块对环境变量设置静电场,然后选择湍流k-e 模型,离散相模型,入口int 为速度入口,出口out 为压力出口,压力为0.50 MPa;电极面静电电流设为15、40 μA,其他面均为壁面。在Gambit 软件里建立几何体模型,在ICEM CFD 软件里划分模型边界,如图11所示。水压为0.50 MPa 时,不施加高压静电,仿真模拟喷雾过程,模拟效果如图12 所示。水压力为0.50 MPa 时,开启静电发生器,设置静电电流为15、40 μA 分别仿真模拟喷雾雾化过程,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1 静电场下喷雾模型Fig.11 Spray model under electrostatic field
图12 普通喷雾仿真模拟Fig.12 General spray simulation
图13 静电喷雾仿真模拟Fig.13 Static spray simulation
由图12、13 可知,普通雾滴雾化情况效果不佳,空间范围内雾滴粒子群整体分布不均匀且覆盖范围较小,对施加高压静电喷雾而言,同样为0.50 MPa 水压,施加高压静电喷雾在空间范围内雾滴粒子群整体分布均匀,呈不断扩散趋势,对于靶标而言,施加静电喷雾分布更均匀且作用面积更广,与普通喷雾相比,可增强对靶标沉积效果。
结合图13 两组模拟结果可知,静电喷雾间存在较大差异,在静电喷雾中静电电流分别为15、40 μA,更新时间间隔均为0.001 s,持续时间100 s时,二者喷雾雾滴均呈扩张覆盖趋势,随静电电流减小,雾滴粒子群扩散效果越明显,静电电流15 μA均匀性优于静电电流40 μA。为更直观体现参数静电效果,设置一组小喷射口观察水颗粒走向如图14 所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和预期理论吻合,试验仿真验证本文静电喷雾参数具有一定准确性与稳定性。
图14 水颗粒走向Fig.14 Water particle trend
结合试验结果以及仿真效果,为验证试验有效性,通过喷雾水压,静电电流以及试验时间对雾滴沉积效果作分析,发现对喷雾结果进一步优化,得到更准确试验参数结果。
则建立以下公式:
式中,Pni-雾滴沉积期望值;τni-单位时间内雾滴沉积平均像素(dpi·s-1);Tk-试验时间(s);ηni-雾滴沉积率(%)。
针对喷雾水压和静电电流对雾滴沉积率影响。设Pni为试验雾滴沉积期望值,试验时间Tk取1 min,Pni在不同喷雾水压n下,和不同静电电流i下,公中τni与ηni,也对应有不同值,导致Pni值出现变化,Pni数值越大,即喷雾沉积率越高,喷雾效率越高。
由表7~8 可知,不同水压下沉积期望与试验结果预期相符合,仅改变喷雾压力参数时,喷雾吸附效率存在递增关系,且0.5 MPA处为最优。添加静电电流情况下,计算结果也与预期相符合,在15 μA情况下,P值明显最高为5.39253。结合喷雾数据仿真模拟与计算,验证其参数稳定性与可靠性,对实际运用优化改进有重要意义。
表7 不同压力下对期望值计算结果Table 7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xpected values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表8 不同静电电流,0.5 MPa下对期望值计算结果Table 8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xpected value under different electrostatic current and 0.5 MPa pressure
本文将不同水压下沉积率和不同静电电流下沉积率作试验分析。试验表明,静电喷雾效果比普通喷雾效果更佳,在0.50 MPa 水压下,沉积率为6.64%,相较于0.20、0.30 和0.40 MPa 水压沉积率更佳。静电电流为15 μA 时,荷质比达到0.409 mC·kg-1,沉积率为10.13%,较于喷头喷雾,静电喷雾性能大幅提升,此时喷雾效果优于15、20、30和40 μA静电电流,因此静电电流15 μA静电喷雾性能最佳。实际工作情况时影响雾滴沉积效果因素较多,如喷雾参数、植株靶标特性、喷施药液物理特性、外界环境因素等,后续针对不同喷雾参数沉积效果开展分析,深入研究静电喷雾技术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施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