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学传统文化课中的儒家“仁爱”思想

2021-05-11 13:31刘海娥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克己复礼性善孝悌

刘海娥

中学传统文化课是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或价值观念熏陶的有效教育单元。为了提高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率,厘清其课堂的教学内容尤为重要。在中学生所学传统文化众多内容中,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仁爱”价值观念又无疑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初步梳理儒家“仁爱”思想在性善、“以德行仁”与“克己复礼为仁”等三方面的价值向度,以求博雅君子教正。

一、性善论是儒家“仁爱”价值的思想基础

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孔子在《论语》中已有“性相近,习相远”的一些初步论述,在孟子时则明确提出了人性善的学说。《孟子·告子上》中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就是指人之性善有“四端”,并认为这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对于“恻隐之心”,孟子明谓其为“仁之端”,为了说明这种恻隐之仁,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其意是说,人们看见一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援助,是谓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当然,这不是出于与孩子的父母有交情,也不是出于希望乡党朋友赞誉,更非因讨厌孩子的哭声而为,是自然而然的“恻隐之心”。孟子所举的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性善对于“仁爱”的作用。

程颐云:“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1]199因为人是性善的,所以使中学生乃至人的“仁爱”教育成为可能。儒家在此表述的逻辑非常清晰,即性善是每个人所具有的,由此才可以成为一个个人格健全、心灵向善的个体。具体而言,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与是非之心作为四“善端”,待其充分扩充之后成为君子或圣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1]78对此扩充,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向内反求诸己;另一个是向外推己及人。所以儒家又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113。《孟子·尽心下》所载“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此扩充的形象说明。

然而,儒学崇尚性善,若其理论完善,还必须面对或解释人的后天之恶的问题。从孟子的儒学视野来看,人在后天的作恶是其“放心”即放失了仁之心的结果。《孟子·告子上》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由“放心”到“求其放心”,孟子的意思是说,有些人在外物的诱惑之下放失了自己存有善端的内心,所以这些人应求其放失的仁心。就如同说人的鸡犬丢了,他们都去寻找,而自己的心放失了,怎么不去寻找呢?这就是“求放心”的道理。由此,儒学不仅说明了人的后天恶行的出现,而且指出了克服的道路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儒家“仁爱”思想在性善向度上所展现的内容。要之,正确理解儒家的性善说,是中学传统文化课中所涉儒家“仁爱”价值的思想基础。

二、敦于德行是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注重“德”的教育是践行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61从历史上看,最早的“德”观念源于天人关系,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随着人文因素的增强,“德”逐渐向人的精神品行集中。《礼记·乡饮酒义》载:“德也者,得于身也。”晁福林先生说:“先秦时期的‘德’观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天德、祖宗之德;二是制度之德;三是精神品行之德。……中国古代思想主要是关注人的自身能力的认识与开发,寻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德’观念的发生与发展的道路,对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而当“德”特指人的精神品行时,其与“仁”的观念也就自然连接了起来。

儒家敦于德行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出发点的。儒家推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悌之德是中华传统八德之前两德,也是儒家“仁爱”观念的根本。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64因为孝悌源于人的自然亲情,以此培养中学生的“仁爱”思想,犹如“水之就下”,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过来,通过融洽的亲情体验,中学生可以加深对儒家孝悌之仁的认识。儒家思想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的基本内容即是行孝悌,然后移孝作忠、推己及人,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向家庭之外延伸,家庭之外是社会、国家甚至是整个天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也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他们的意思是说,在孝悌之德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其仁爱他人、仁爱社会甚至是自然万物,而那些在家庭中没有“仁爱”思想的人,自然也就不可能去爱别人及社会、国家与天下。

由上可见,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立足于家庭,但其目的在家庭之外,因而一再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儒家的忠恕之道,其精髓即推己及人。

三、克己复礼是践行儒家“仁爱”思想的外在保证

《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儒家“仁爱”思想与“礼”的关系。“克己”是内在制约,“复礼”是外在秩序,内外统一也就实现了“仁”。这表明,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礼”的价值向度。现代学者丁鼎在《“礼”是什么》一文中说:“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不仅包含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或规矩,还包括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甚至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或道德理性。”[4]也就是说,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离不开“礼”的施行与践履。

实践“礼”就要遵守秩序,维护安宁。在中学传统文化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学校秩序,懂得只有在一个安宁的校园中才可以饱读诗书、积累知识。其次,要让学生知道遵守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一个社会的和谐源于秩序,源于“礼”的遵循。比如,只有恪守约定,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则,才能保证道路畅通、秩序井然。因此,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不是说日常生活中的拘谨,而是强调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再次,对“礼”之整饬作用的理解,还可以推至对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认识。当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有些地区仍然布满战争阴云。显然,这是国际社会缺乏有效秩序制约的表现,同时从侧面表明世界对“仁爱”的呼唤。要之,由以上三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礼”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所讲的“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讲“时为大”。也就是说,人们所要遵循的“礼”是指良序正礼,而且这种“礼”的规定是与时携行的。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礼”之损益表明了“礼”的更新,同时表明了“礼”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显然,这是儒家“仁爱”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四、结语

综上,儒家“仁爱”思想在性善、德行与知礼等三个价值向度方面,有着不同且丰富的表现。这三种价值指向,彼此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儒家“仁爱”思想的整体。在中学传统文化课中传授儒家“仁爱”思想,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做一名当代合格的中学生,需要不断养成向善、修德与敦礼的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会成长为一个崇尚和谐、饱含“仁爱”思想的大写的人,若人人如此,这个社会就一定会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

秦 云纹

猜你喜欢
克己复礼性善孝悌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病榻侍母
题柿子树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传统催生力量 德育润化心灵
论《孟子》德性修养过程中的道德失败
处境与心境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纠缠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