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构建与实施

2021-05-11 06:03
职教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范式共同体校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类型教育,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旨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职业本科教育面向行业产业高端领域,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大国工匠的铸造[1]。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层次、本科教育的新类型,职业本科教育承载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梦想和使命,其高质量转型发展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冠疫情的突发加速了全球教育变革,带来了人才需求、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本质改变,对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截止到2021年1月,教育部已批准了27 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大学,承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这些院校大都由传统高职院校升格而来,随着其价值诉求的根本性变化,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要求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及其支持系统在内的整体教学范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在线教育变革需要[2],如何顺应当前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趋势,探索构建适应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范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地方适应性,是当前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挑战。

特定教学模式及其支持系统,犹如一个生态系统,共同构成教学范式[3],教学范式改革是时代教育质量革命的先导和赋能器,更是当前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职业本科教育迫切需要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知识传授和知识接收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桎梏,构建以知识构建和价值创造为主的新教学范式,这既是新时代教育变革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现实探索。为此,《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9年工作要点》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呼吁建立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促进学生进步和师生品德共同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行启发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本科教育范式改革迫在眉睫,从师生、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视角探索教学范式的整体转型,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结构和桎梏,实现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脱胎换骨”的转型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教学范式变革及研究现状

自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提出“范式”的概念后[4],国外很多学者针对范式做了系列研究,认为范式是一种普遍观念、一种世界观、一种分解真实世界复杂性的方法[5],是研究者共同具有的对研究问题的界定[6]。“范式”最早在教育领域的引用归功于美国著名的教学研究专家盖奇,他认为教学范式是由研究共同体、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共同体统一的表达方式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综合体[7]。随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教学范式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界定,普遍认为教学范式是教学共同体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8],以及其相关支持系统的总和[3],并强调范式的转换能突破制约,消解传统教学范式带来的危机[9]。

范式变革是时代进步和科学研究深入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地经历新旧范式的更替[10]。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范式也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学习范式(以杜威为代表)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以赫尔巴特为代表)[11]的变革;第二次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范式对工业化时代下的“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的变革[8]。传统教学范式过分强调传授式教学,是一种“记忆者教育[12]”,难以培养个性和自主性,而现代教学范式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学习[13]”“能动教育[14]”“生成性教学[15]”的转变,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在特定情境下双向互动、共同生成,以实现深度学习[16]。王晓蕾、林妍梅(2019)指出应用型高校需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师生共同成长[17]。

很多学者对现代教学范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实践情况并不乐观,如何全面落实变革,取得预期成效一直是个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范式中的结构和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虽然现有研究反复映射了师生关系转变和产教融合情境的重要性,但很少有学者真正从育人“双主体”——学校和企业、教学“双主体”——教师和学生,两个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视角,去推进教学范式结构性的转型升级,导致多年来教学质量虽有局部改善,但迟迟得不到整体质的飞跃,这也是当前职业本科教育转型升级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基于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构建

传统教学范式主要着眼于知识传授和接收,长期预设性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督评和教学总结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探究性的培养,校企合作不深入、师生关系淡漠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职业本科高校迫切需要着眼于供需对接和成长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立足知识共建和价值创造,构建基于校企和师生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见图1 所示),通过PDCA 的自我净化和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转变传统教学主体意识和角色,构建命运共同体

1.强化“双育人主体”,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职业本科教育的“职业”和“本科”特色依赖于校企合作的深度推进和命运共同体的打造。要解决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精准对接问题,就必须强化校企“双主体”的角色转换和责任担当,彻底改变当前校企合作“形式化”的窘境,找准校企双赢契合点,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使企业真正担当起人才培育的主体投入者和共建者的重任。通过育人“双主体”模式的落实,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人才共育质量,实现精准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强化“双教学主体”,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本科职业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师生教学“双主体”的共同提高。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或“以学生为主”的“单主体”教学模式抑制了教学中师生“双主体”之间的角色担当和能力提升。职业本科教育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单向的知识传授和接收的做法,牢固树立师生“双教学主体”地位,找准师生共同提高的契合点,打造师生共促共进、共赢发展的成长共同体,督促学生真正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知识共建和价值创造的主体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化师生“双教学主体”参与,营造尊重、接纳、民主平等、共享共建的开放式教学氛围,提高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成就学生、发展老师”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转变传统教学设计预设性思维,构建“价值生成性”目标

1.转变传统教学目标的预设性设计,设置“留白”教学目标。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要求学生除了要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之外,更要能跨学科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职业本科教学必须转变传统职业教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同质、静态、“满当”的预设性和确定性思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生成性思维培养,设置适当“不确定发展”的“留白”教学目标,满足当前个性化人才培养和师生共同成长需要,并结合岗位需求、学科发展、1+X 证书制度以及终身学习趋势,从知识、技能、方法、思政和双创等多个维度和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多个层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和创新空间,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在知识技能应用和价值创造上的创新思维,注重实现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的生成、积累和转换。

2.转变传统教学内容的虚拟性设计,创设现实性情境任务。对照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职业本科教育迫切需要转变以往职业教育“够用、管用、会用”的教学原则,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克服以往案例匮乏、过时、脱离实际等问题,转变传统依赖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虚拟性设计习惯,依托校企利益共同体,将企业和社会面临的现实难题和挑战转化为教学内容,并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和时政热点,选取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企业问题或社会难题,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启发性的情境任务,把解决问题和价值生成放在师生共同成长的第一位,引导师生养成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和高效率创造价值的行为习惯。

图1 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构建

(三)转变传统教学组织的知识接收结构,构建多样化高效课堂

1.转变传统的“课中讲授”模式,构建全程结构范式。职业本科教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依赖于日常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课中讲授”的教学结构,养成了学生长期“接收知识”的被动习惯,严重抑制了教学功能发挥和学生主动性,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持续提升。借助师生成长共同体和在线教学,打破传统日常固化“课中讲授”思维,遵循PDCA 戴明循环,探索构建“学前调研——选题探究——合作展示——质疑互评——自查自纠——总结拓展”全程结构范式。课前计划阶段的“学前调研”既有助于引导学生定期进行知识回顾和查漏补缺,又能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课中实施阶段的“选题探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既定范围内自由选题,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合作展示”引导学生学会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课后处理阶段的“自查自纠”和“总结拓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净化和革新意识,及时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自觉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全过程教学结构的构建和变革,有助于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范式的低质低效现状,实现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优化。

2.转变传统教学规约性思维,打造多样化高效课堂。职业本科教育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重任,既要提升学生在大爱、大德、大格局、大情怀方面的品德修养,又要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及科研能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职业本科高校师生迫切需要突破确定性结果导向的规约性思维,借助辩论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创新模式,解决现实生活和企业日常运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启发式方法和系统思维,在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中学会整合和拓展资源,从不同视角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展现形式,通过新方法应用和新成果生成,全面打造有价值有意义的高效课堂,提升师生创新能力和获得感。

(四)转变传统教学督评的事后思维,构建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1.转变传统单向评价和事后反馈习惯,实施全程实时反馈和双向评价。传统教学一般侧重学生对教师的单向事后评价,因此存在反馈不及时、缺乏针对性、优化力度不够等问题。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师生共同转变传统单向评价和事后反馈习惯,侧重PDCA 循环中的C(检查)环节,鼓励师生随堂进行全程化、开放式的实时反馈,构建基于个体发展的多元方式、多元维度、多元主体的评价系统[18],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情境和任务设置,优化教学流程,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本科教育日常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2.转变传统标准化的结果激励模式,构建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当前各大高校虽然都有一套标准化的评价标准和制度,但大多只是发挥了惩戒的作用,没能完全激发合作企业及师生的内动力和主动担当,对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师生共同成长的促进作用不大。教学督评的初衷不仅仅为了惩戒,更重要的是激励合作主体更有效地投入、更高质量地产出。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要克服传统单一的结果激励,着眼于对教学的投入、贡献、成效等方面,充分考虑师生个性化特点,融合物质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行为激励等手段,构建面向过程的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随时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量化展示师生成长力度和成效,激励师生树立信心,持续完善自我,营造“人人争先”“人人出彩”竞相成长的生态氛围。

(五)克服传统教学总结的形式化,构建经验转化和问题梳理范式

1.克服传统教学总结的经验主义,构建成果转化范式。传统教学普遍存在“重督评”“轻总结”的现状,常常忽视PDCA 循环中最后的A(处理)环节,即使有总结,也难以摆脱格式化和形式化的经验主义,导致好的经验难以流传、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解决的尴尬现状。职业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中的新生事物,迫切需要注重定期总结,做好经验提炼、成果固化和流程优化,构建成果转化范式,将教学智慧升华转化为成果,进行固化、标准化和推广应用。服务长期高质量教学需要,定期对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进行梳理及分类,构建并丰富情境任务的动态资源库,如价值观塑造(思维意识树立)、问题链构建(刨根问底探究)、生活圈服务(知识鲜活落地)、关联网建构(关联迁移运用)、实践场锻炼(企业问题解决)和拓展包整合(网络资源整合)等,据此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生成新的教改成果。成果和经验转化有助于激发师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问题解决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反思,持续补充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为教改研究、教学优化、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

2.克服传统教学的“考核终结”习惯,构建问题梳理范式。教学本身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但传统教学范式习惯将终结性考核作为教学结束,常常忽视教学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缺乏最后的问题梳理和解决,难以取得全局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应突破传统教学的“考核终结”习惯,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对于教学的反馈作用,树立系统思维,构建日常问题梳理范式,形成持续完善的闭环管理体系。一方面,侧重过程考核,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转化成果;另一方面将当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难题作为要攻克的目标带入下一个PDCA 的教学循环,争取在不断循环中彻底解决。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督评和总结优化等环节持续的PDCA 循环和问题解决,实现职业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优化。

四、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权变思维和创新意识,确保教学范式改革方向

思维和意识转变是教学范式转型升级和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新范式实施的“第一推动力”。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改革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和观念,一要培养师生因教学主体、时间、环境、情境的“动态不确定性”而能识变、应变、求变的动态思维,藉由教师的权变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从无序视角看问题;二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三教”改革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行动上加强对教学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立足日常教学的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做好从教师“主讲”到师生“合作研究”、从“知识接收”到“价值生成”、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共建”、从“旁观者”到“主体参与者”的转变,确保教学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构建合作型师生关系,激发教学范式实施活力

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的价值生成依赖于师生双方的和谐关系和相互促进。要彻底改变师生关系淡漠、师生互动力和成就力不足、可迁移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低的尴尬局面,必须借助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打造,构建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形成高质量学习和发展新格局。一要引导学生时刻牢记“主体”角色担当,树立合作意识,师生合作共同设计教学和实施全过程,通过“金课”打造,全面提高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二要提醒教师时刻牢记“引路人”的角色担当,立足学生终身学习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精准对接学生需求,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挖掘学生潜力,为学生“人人成才”搭建舞台;三要加强师生在思政教育、课程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双创教育、就业指导等教学过程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和共同创造,通过民主平等、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合作型师生关系构建,全面激发师生共同成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的实施提供活力源泉。

(三)深化产教融合无缝对接,加快教学范式实施成效

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范式的实效性依赖于产教深度融合和持续推进,职业院校转型升格需要打破以往合作领域集中在学生实习和就业上的局限性,深层次地挖掘校企双方的动力要素和共同利益,借助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产教融合的无缝对接,确保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一要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分析岗位人员的规格需求,通过技能培训、现代学徒制试点、1+X 证书制度试点、订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开展人才共育,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二要对接企业运作过程,共同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将企业实际问题分解成学习任务,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及时掌握企业实际运作和行业动态,提高日常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本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三要通过创办产业学院、校企共同投入等方式,搭建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的“双元”环境,以平台化、项目化、生态化的方式加快技术开发、 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教学范式实施成效,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四)实施精细管理和全程督评,促进教学范式可持续优化

本科职业教育教学范式的落地生根和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教学管理和督学评价方式的革新和优化。传统的验证知识把握程度的终结性考核和滞后于问题发生的事后反馈,已远远跟不上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步伐,新范式的实施质量依赖于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实时量化学习成效,完成师生自我监督和成长。一要借助在线技术和数据驱动,实施精准教学和精细管理,“以学定教”,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督促“以促学为中心”的终身学习范式的形成;二要借助MOOC 和智慧职教等在线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系统,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培养问题梳理和成果转化意识,提高教学范式实施成效;三要立足师生成长需要,通过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全面提升师生成长内动力和获得感,实现教学范式的顺利转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范式共同体校企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爱的共同体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