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娟 岳甲林
摘要:厦门宗祠建筑中的石作雕饰兼具结构性、教化性和装饰性,是体现家族地位与实力的重要手段。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雕饰造型固化、内容题材趋同、现代营造与传统理念相矛盾等问题。本文采用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厦门海外侨居地宗祠建筑中优秀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与启示。结合厦门实际情况,为宗祠石作雕饰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宗祠建筑;石作雕饰;海外经验;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海外侨胞往来大陆日益频繁,每年清明都有大量的华人从海外归乡谒祖。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推出一系列侨胞入境的便利措施,回乡寻根祭祖的海外华人更是不断增加。作为著名侨乡,厦门每年都要迎接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族亲。近年来,大量的宗祠建筑被修葺或重建,石作雕饰作为家族文化的表征,是装饰和翻修的重点。本文通过调研,发现石作雕饰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借鉴海外华人宗祠发展的优秀经验,为厦门宗祠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议。
1 厦门宗祠建筑中石作雕饰传承面临的问题
厦门地区的宗祠建筑来源于民居,清王朝对氏族宗祠的功能有了明确的规定,宗祠不仅是祭祀空间,还是教育空间与家族集会的公共空间。建筑功能的增加,使宗祠的使用面积逐渐从正厅扩展到整个院落。门厅外的镜面墙和凹寿处由等级低的砖砌演变为等级高的石作。墙面的升级说明了宗祠建筑逐渐从民居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建筑形式。为了服务空间功能,石作上开始出现各种题材的雕饰,雕饰分布疏密有致,处理手法灵活多变,表达题材丰富多元,每块雕饰都有明确的寓意,逐渐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厦门宗祠建筑石作雕饰兼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建筑装饰中的重中之重。在近几年翻修过程中,由于对传统建筑营建理念缺乏考究,追求修葺速度和盲目的家族攀比等原因,在发展中面临一些问题,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筑功能弱化导致雕饰表达题材缩减
步入现代之后,宗祠原有的教育等空间功能被取代,宗祠建筑逐渐演变为家族象征性建筑。原有的教化子孙、积极入仕等题材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龙凤瑞兽。为了显示家族的财力和地位,族人投入更多的资金装饰祠堂,墙面石作雕饰采用装饰等级最高的剃地雕工艺,整个墙面变成雕饰的堆砌,以压迫性的态势呈现在人们面前。
1.2 机器生产下雕饰造型、工艺与材质的多方面影响
现代机器的广泛使用,首先改变了石料的开采与加工工序。早期石材开采艰难,石作多用在使用频率较高或者防风雨侵蚀的重点部位,每块堵块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工匠细心的打磨,即使没有雕饰的素面石,也是经过工匠手工錾平,留有一定的纹理,风格质朴。如今借助现代工具,石材已经不再是奢侈的建筑用材,可在宗祠建筑中大量使用。部分宗祠为了增加建筑装饰,特意将下落两侧的对看堵延伸至前埕,以增加展示空间,凸显家族地位。机器开采的石材表面平整,若要呈现“荔枝皮”等墙面纹理,需要再加一步工序,与传统过程截然相反,不少宗祠便省去这一步骤,导致工业痕迹明显。
其次批量生产的雕饰远达不到手工雕琢的精致,即使构图饱满丰富,但整个图像造型浑圆、缺少细节,外加整个墙面雕刻手法单一,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青、白搭配是厦门传统宗祠建筑石作雕饰的典型色彩,尤其身堵部分,白石雕刻的堵框中央镶嵌青石雕刻的石窗原本是墙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如今新修葺的宗祠建筑中已经很少再见传统材质的搭配。现代化工具生产下宗祠建筑逐渐偏离原有的风貌。
1.3 新材料应用与传统营建理念相悖的矛盾局面
石材作为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腐蚀性,是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末民初,下南洋的商人从海外运回大量瓷砖,这种新颖的建筑材料颜色丰富、花纹美观,在很多宗祠建筑中代替了墙面的石作,成为新的建筑防护材料。瓷砖的应用完全打破了传统宗祠建筑墙面形式,摒弃了传统营建的理念。清末民初后,厦门宗祠建筑石作墙面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石作墙面雕饰越来越丰富,在如今的厦门地区占据主流地位;另一类镜面墙和凹寿转变为砖墙,表面贴瓷砖防护,这类宗祠在厦门地区虽然较少,但已经形成一种类别。
作为矿产资源,石材正日益减少,不少家族尝试用新的建筑材料来修葺宗祠。新材料是否可以代替石作在宗祠建筑中应用以及如何运用是厦门宗祠建筑物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2 海外华人宗祠的石作雕饰的发展经验借鉴
18世纪后期,厦门港逐渐成为华人前往东南亚的主要港口,掀起了自明朝初年以后又一次向东南亚移民的浪潮,1893年清政府废除海禁政策,华人更是如潮水般涌入南洋各地。他们以家族聚集,在海外延续了原乡的宗族制度,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在当地建造起家族的宗祠[1]。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海外的宗祠已经成为人们的信仰场所和公共活动空间,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促进了各种族交流[2]。
早期华人宗祠追求建筑的原乡性,工匠和建筑材料坚持从原乡取得,尤其建筑中的石作,不少宗祠特意从厦门港海运石材,请惠安和泉州的石匠前来雕刻[3]。虽然建筑形式等尽量向原乡靠近[4],但是在当地多元文化和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装饰细节上还是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与原乡不一样的装饰风格,在海内外族亲交流的过程中,对原乡的宗祠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 艺术语言的在地化翻译
根植传统文化、采用新的艺术语言表达是海外华人宗祠石作雕饰中独具特色的处理手法。
马来西亚槟城谢氏家族分支于漳州府海澄县石塘社(今厦门市海沧区石塘村),当地的谢氏宗祠被称为世德堂謝公司。1933年,世德堂谢公司进行翻新,谢昌霖提倡“鼎新”“革旧”,在石作中创造性地以西洋风格的石狮代替中国传统风格的石狮。堂前放置石狮是中国的传统,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和感情,使石狮子造型变得夸张、顽皮。在海外,不同文化的参观者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世德堂谢公司将石狮子回归原始,以海外易于理解的艺术语言再现中国传统装饰。
此外,槟城龙山堂邱公司宗祠建筑中也使用了这种手法。邱氏族人来自漳州府海澄县新江社(今厦门市海沧区新垵村)。18~19世纪殖民统治下的槟城经济不稳、社会不安,邱氏族人在宗祠建筑大殿前两侧雕刻一对印度教的锡克兵作为家族守护者,打破了一直以来以门神守护卫家族的传统。一方面表明当时统治下锡克兵侍卫威武、严肃,给人相当强的震慑力;另一方面华人希望在海外可以拥有强有力的人来保卫他们的安全。石作的造型虽然改变了,但依然表达了传统的含义。
2.2 折中的借鉴与自发的发展
在海外艺术思潮和建筑思潮的影响下,宗祠建筑逐渐吸收并融入新的艺术理念。以世德堂谢公司为例,宗祠建筑中摒弃了传统的石柱,选择使用新的、西方的方柱来支撑。方柱粗壮,直线条的装饰让方柱在视觉上更有力量感。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柱子之间以金属压片做成拱券,以舒展的植物纹样装饰。虽然样式已经改变,但柱子上依然刻有楹联等传统文化元素,保留了传统宗祠建筑的气质。
折中的借鉴是石作在海外发展过程中最早使用的手法之一,在石作雕饰中,最常见的是融合新的艺术理念,将原有题材再次创作。如世德堂谢公司的身堵,保留了闽南宗祠建筑中常用的花瓶宝器的元素,采用新的构图方式和元素符号,使画面别具一格。原乡传统宗祠建筑中的石作雕刻完成后,一般在花瓶等器物上施以彩绘。世德堂谢公司则是融合当时伊斯兰文化,在画面中以蓝色为底,凸出主体。
2.3 空间功能导向下的新题材表达
海外的宗祠建筑集合了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5],在原乡宗祠建筑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新的功能和空间意义,反映在建筑石作雕饰中。
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大家族几乎都是有名的华商,宗祠建筑石作雕饰所表达的内容除了传统的民间信仰和孝道文化之外[6],还表达了商人最崇尚的诚信和对原乡故土的怀念。以龙山堂邱公司为例,建筑中每块石作的雕饰都有不同的寓意,如题材选自《二十四孝》《三国演义》等在当地喜闻乐见的传统故事,来表达“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等传统中国精神。不仅能展现邱氏族人所崇尚的文化风貌,也符合空间的功能,让不同身份的参观者都有所感悟。
3 厦门宗祠建筑中石作雕饰在设计中的传承策略
传统建筑不会一直停留在保护阶段,传承和发展是时代的趋势。从海外华人宗祠建筑石作雕饰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传承传统有很多种方式,结合厦门实际情况有以下建议。
3.1 明确受众群体,转换选材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凝聚侨心侨力,共圆共享中国梦”,要最大限度地将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凝聚起来。作为我国著名的侨乡,厦门的宗亲遍布我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华人华侨回乡谒祖,由于政策的支持,今后往来会更加密切。宗祠建筑近几年也逐渐被重视,开始了大规模的修葺。在修葺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受众群体和空间意义,宗祠建筑不是纪念碑性质的建筑,石作装饰题材的选择要服务于空间功能。其次要根植传统营建理念,尊重本土建筑文化,在选择雕饰图案时要灵活多样,注意避免地位攀比。此外,近几年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厦门地区一些宗祠建筑又重新被利用起来,不少宗祠已经出现了新的空间功能,如老年人活动中心,在修葺或翻新过程中,也应将此考虑在内。
3.2 传统技艺与新兴技术的有机整合
传统工艺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宗祠建筑中的石作雕饰不同于石雕艺术,它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在其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体量大等特点,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现代技术。
为了不让传统建筑文化消失,可以使用传统技艺与现代机器相结合的做工方式。如身堵部分一直是石作墙面中装饰的重点,在施工时可以选择用机器打磨外框,中间石窗部分则换成工匠手工雕刻,机器生产和人工配合的同时,还可以解决用材单一的问题。或者先使用机器加工成坯,然后再请工匠在此基础上雕刻细节。采用现代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避免整个石作墙面雕刻粗糙、毫无重点,又可以传承建筑文化,保护传统技艺。
3.3 根植传统装饰理念,石作雕饰微更新
我国文物古迹保护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文物原状的阐释是多方面的,包括实施保护状态之前的状态,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能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等[7]。由于石材的耐腐蚀性,宗祠建筑中的石作雕饰可以长久保留,在修葺或者翻新宗祠建筑时,可以采用微更新、适度装饰的思路,将较为完好的石作保留下来,对损坏较为严重的石作进行修补或替换,来取代将墙面全部摒弃、使用现代工艺仿古的做法。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审美,现代语境下会产生与古代不同的艺术形象,一味地仿古只会阻碍雕饰的发展。正如杜仙洲先生在修缮卢沟桥时说,如果历代都在做旧处理,那我们今日就看不到金、元、明、清和民国的石狮子了,看到的必定是类似金代的假狮子。雕饰文化的创新在于传统符号的灵活运用,将传统元素转化为现代造型,或者沿用传统造型使用新的构图等,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关键要抓住建筑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4 结语
厦门宗祠建筑连接海内外华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石作雕饰是宗祠建筑的门面,也是海外华侨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其作用并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宗祠建筑石作雕饰良好的发展将大大增强华人家族的荣誉感,加深与侨乡的互动往来。石作雕飾不仅是装饰符号,而且是一种可转化为经济资源的社会文化资源。因此,厦门应该结合实际,抓住这一文化血缘纽带,根植传统,适度装饰,创新发展,让更多的华人甚至是外国友人了解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这才是闽南石作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陈志宏.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159-160.
[2] 林添财,黄越.解读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街道景观的文化多样性[J].南方建筑,2016(1):56-59.
[3] 陈斌.东南亚闽南民间美术传播的多元族裔融合现象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54-157.
[4] 王付兵.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J].南洋问题研究,2001(4):55-66.
[5] 梅青.马六甲海峡的华人会馆[J].建筑史论文集,2000,12(01):220-227+232-233.
[6] 石沧金.原乡与本土之间:马来西亚客家人的民间信仰考察[J].八桂侨刊,2014(4):23-29.
[7]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0-15.
作者简介:薛娟(1972—),女,山东泰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岳甲林(1995—),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