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兆宏
摘要: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凝聚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琳琅满目的民族文化里,音乐文化尤为绚丽夺目,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民族音乐教育也因此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现如今学校的音乐教学还有很大一部分依然处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素质教育观内容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民族音乐的影响,学校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即兴歌舞表演形式的教学创新,对音乐人才培养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 即兴歌舞表演 表现力 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105-03
学生在学唱歌曲中掌握相关的基本乐理知识和培养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忽略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自20世纪以来,我国引进学习了不少国外著名的音乐教学体系,其中,影响较深的有德国奥尔夫体系和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系等,达尔克罗兹体系中出现的“体态律动”“动作即兴”等词语给予了我国音乐教育学者们丰富的教学灵感。将“唱歌”和“舞蹈”以及“表演”这几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让学生通过大脑和心灵去感受音乐的同时,以即兴的方式在既定的要求下用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不是纯粹地用嘴巴歌唱,这种身与心共同体悟音乐的形式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艺术潜质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来说,在外来音乐等文化的影响下,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创新的教学模式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共同守护民族文化这一国家宝藏。
一、民族音乐教育
(一)民族音乐
1.含义
《中国大百科辞典》中提到民族音乐的定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逐渐丰富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文化统称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有着历史悠久而厚重、内涵丰富而深刻的特点,它既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个性,艺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大地之中,在世界这个百花齐放的文艺花坛上独树一帜。
2.分类
民族音乐还分为传统音乐和创作音乐,传统音乐是指在清代之前创作的音乐,包括了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四个类别。创作音乐指的是由我国近现代的音乐家们所创作的作品。一般来说,相比起传统音乐,近现代的音乐创作作品更被大众所接受,这些歌曲旋律悦耳动听、朗朗上口,歌词表达的意境更为直接、明显,因而在现如今的音乐课堂上,出现更多还是创作音乐类型的歌曲,例如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人音版)的音乐教材第9册(五年级上册)中的《赶圩归来阿哩哩》《红梅赞》,第11册(六年级上册)中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爱你,塞北的雪》以及初中音乐课中的《歌唱祖国》《北京的金上山》等歌曲,这些都是被纳入音乐教材中典型的近现代创作民族歌曲,当然,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传统音乐的作品也有少数会以欣赏歌曲的形式出现在中学的音乐教材上,这些歌曲的旋律节奏些许复杂,不易掌握和接受,歌词的内涵较为深刻,不易理解,教学内容一般以赏析課为主,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较少出现。但不管是传统民族音乐还是创作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一直都得到国家和音乐教育学家们的肯定和重视。
(二)教育现状
1.教材使用现状
在《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的内容上也明确要求学生每学年能够背唱中国民歌1-2首。通过查阅各地使用的音乐教材发现,民歌在教材选用的音乐类型当中占着很大比重,在每一册每一章节都有出现,从教材章节的细致分类也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湘艺版)出版的音乐教材中,列举其中一部分:
三年级上册:新疆好《新疆是个好地方》
三年级下册:草原上《我是草原小骑手》
四年级上册:藏族《我的家乡日喀则》、对花《沂蒙山小调》
四年级下册:蒙族《牧歌》、江南小曲《茉莉花》
五年级上册:西部放歌《黄河船夫曲》
五年级下册:天山风情《掀起你的盖头来》
六年级上册:西南音韵《太阳出来喜洋洋》
六年级下册:红土地民歌《浏阳河》、粤桂民歌《落水天》《旱天雷》
可见,在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音乐教材编写中,民族音乐根据中国地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进行详细分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不同民族音乐的同时,全方位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同样是湖南省的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出版的音乐教材,其中的每一册都设定了名为“五十六朵花”这一章节,章节中歌曲的设置也是让学生学习我国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还有类似于“绿水江南”“西部风情”等章节,都在教材编写的细节中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
2.课堂现状
教材是教育的方向,尽管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对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重视跃然纸上,但仍有许多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的音乐教师也没有真正地按照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教学,反而根据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喜好选择想要学唱的歌曲。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今天,科技和网络飞速发展,人们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所谓的流行音乐随着时代潮流趋势大大占据了当下音乐市场的主流,课堂中的音乐类型逐步时尚化、年轻化,音乐教学也逐渐偏向娱乐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也随之淡然,这无疑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学校的音乐教育不应被时代盲目牵引,民族音乐教育应当借助时代更新的力量,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二、即兴歌舞表演
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在事先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当前的情景和感受,在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下临时发挥、表演,这样的即兴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核一个人的某种专业能力是否强硬,也能够为艺术的创作带来无限可能性,它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是创新的源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之邦,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流传千年,尤其是在我国民族气息浓郁的地区,歌舞已经成为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歌舞的形式也在课堂中广泛使用。在我们音乐课堂当中,表演是教师通过教学的示范带动学生在演唱状态、肢体动作、神态仪表上表现音乐的形式。
将以上三种形式结合的即兴歌舞表演形式融入我们学校的音乐教育当中,包含了音乐、舞蹈、舞台表演等专业方面的多项知识和技能,它不同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简单的歌曲学习,也不同于一般音乐课堂中规范的歌伴舞或是情景表演,将即兴融入其中,就是对歌舞表演最大的挑战,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新的考验,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不断开阔其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即兴歌舞表演为音乐教育的前景带来了许多未知的美好和宝贵的艺术财富。
三、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即兴歌舞表演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的前提条件
音乐教学中融入即兴歌舞表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符合我国现阶段教学任务中提到的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创新的教学带来创新的课堂和教学成果,当然这也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重视理念创新
首先要提升基础教育的重视度,学校只有重视艺术教育,意识到美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实施的音乐课程。其次是学校民族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和要求的完善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项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每一节音乐课,是值得音乐教师们终身思考的问题。
2.重视课程设置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融入即兴歌舞表演的创新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又关乎着学生是否能主动学习,因此课程创新设置尤为重要。音乐课堂如果仅仅是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机械化地进行语言讲解,会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审美和体验感上有所缺失,尤其是中学阶段的音乐课,教师的课程设置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校的不重视,就会导致音乐课最后变成自习课,甚至被其他学科的课程所代替。创新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课程创新,谈何发展教育?
3.重视学生为本
新课程中提到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是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另一项要求,学校里每一位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修养和潜在的能力都不相同,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个性,但这些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人才,都有机会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迸发出无限能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即兴歌舞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鼓励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在音乐课堂中尽情发挥各自天马行空的想象,用各自的身体大胆地表现出来,这也能够给予教师新的教学灵感,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赋予课堂新的生命,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形态。
(二)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即兴歌舞表演的课堂实践
民族音乐教学中融入即兴歌舞表演,前提就是需要教师的示范,老师必须能歌善舞、能说会演,要从教唱歌、教跳舞、教音乐理论等固有学科思维的习惯里摆脱出来,学生才能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教学的要求和目的,一堂音乐课合格与否就取决于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音乐课堂上学习一首歌曲,先由教师对这首歌曲进行基本的介绍和简单的歌舞教学,例如学习民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在了解关于新疆的歌曲背景以及学习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之后,可以教一些类似晃头移颈、拍掌响指、绕腕、垫步等新疆特有的基础舞蹈动作,完成这些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歌词和律动,在嘴巴歌唱的同时用形体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歌词的理解,例如这首歌歌词中掀起盖头的动作,弯月亮似的眉毛、红苹果似的脸蛋的形态,都可以在演唱时用肢体动作即兴表演出来,还可以根据这首歌曲轻快的节奏律动,利用沙铃、小鼓等简单的击打乐器,边唱歌边用乐器随着音乐的节拍律动,结合前面所学的新疆舞蹈动作轻轻敲击手掌、肩膀、大腿小腿等身体部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学生个人、集体或者小组的形式完成,全方位地开动头脑和手脚,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从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升其音乐审美能力。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将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结合其中,例如,歌词唱到月亮、苹果等事物的时候,提问学生能否列举带有以上词语的流行歌曲,比如《小苹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从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在民族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为了保证课堂的秩序和安全性,歌舞表演这种形式一般情况下是让学生在各自原地的座位上站起将凳子放置桌底下或者几位同学到讲台展示是较为合理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音乐课安排在无桌椅的多媒体教室上课最合适不过。音乐课堂上以即兴歌舞表演呈现的方式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有趣的课堂需要师生的相互配合,尽情开发教师和学生的大脑和身体,利用所能使用的乐器和道具,激发无限的创意,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结语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地方,教师是传播载体,学生是接受知识传播的群体,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融入即兴歌舞表演这一形式,无论是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还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都将提升一个新的层次,并且将在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传扬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觉接受、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能力和意识,从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守护优秀文化的同时摒弃不利于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事物,将屬于我们自己的艺术财富收入囊中,并将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创新和发展下去,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儿女共同的义务和责任,音乐的魅力和音乐教育的意义也就在这里进一步地彰显和发光。
参考文献:
[1]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8.
[2]韩彦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民歌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卫晓琼.让歌和舞的艺术走进音乐教育[J].天津教育,2008(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