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梅 彭存山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3;2.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3)
运动负荷主要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载,主要包含强度与量度两方面,也有学者将运动负荷等同于生理负荷,认为运动负荷就是在一次训练或一个动作训练中,运动员按照重量、密度、组数等强度给予机体的刺激。从运动实践的角度来看,围绕运动员本身展开的运动负荷研究,对科学、安全地开展运动训练具有积极意义。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强调学校及教师要着力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教学过程应“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意见》将运动负荷安排视作学校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认真研究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现阶段而言,如何确立便捷高效、成本较低且准确可靠的运动负荷测量手段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教学控制及调整运动负荷的真实水平,是学校与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意味着运动过程具备适宜的强度与密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身体器官和注意指向,有利于唤醒学生身体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改善学生体质、推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据《2019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与2014年调研数据相比,尽管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且学生群体视力不良检出率、肥胖检出率等调研指标持续上升[1]。这一调研结果与高校体育课运动负荷不达标密切相关。运动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训练的效率与质量,如果运动负荷太小,学生身体机能无法完全唤醒,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目的。有学者研究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及训练过程中的心跳应达到120~160次/分,且在该状态下保持10分钟运动时间才能达到最佳运动效果[2]。然而,如乒乓球、太极、瑜伽等体育活动所达到的心跳频次在110次/分以下,基本与正常心跳水平无异,若不考虑运动负荷因素附加其他锻炼内容,很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保证运动负荷达到体育锻炼要求,是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途径,对体育教学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对外界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较高的注意力水平需在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注意分配、注意转移这四大品质方面具有良好表现。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注意水平与其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密切相关,对运动结果具有明显影响,所以提高学生注意水平应当成为体育教学的关注点之一。早在2008年,国内就有学者利用注意力集中测试仪、收录机、录影带等器材设计反映注意集中变化的台阶实验,研究者通过改变台阶高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形成不同运动负荷,进而测量集中性指标在不同运动负荷下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安静状态和小、中、大运动负荷状态下注意集中具有显著差异,学生在中等运动负荷下的注意集中表现最好,生理与心理表现处于积极稳定的良好状态。所以,合理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唤醒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引起学生注意、保证学生注意集中的有效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持续性的体育运动达到一定时间和强度后,人们在感受到身体器官、肌肉组织、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以外,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积极改变。课业任务繁重、考试升学压力与日俱增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往往面临压力与困难,其家庭发展、人际交往、个人规划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学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几率明显上升。适当负荷的体育运动为学生排解负面情绪提供了良好出口,学生可在长跑、游泳等负荷较强的体育运动中转变身心状态,使身体与大脑处于和日常生活、知识学习完全不同的运转状态,从而在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与此同时,自我效能理论和任务掌握假说认为,个体在自我认同和自我信念的支配下会竭力达成某项任务并取得良好预期效果。当个体顺利达成任务目标,则信心提升、自我感觉良好且具有更强烈的再次体验意愿。学生频繁参加中高负荷的体育运动,能明显感受到自身运动技能的稳步提升,也能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挑战自我的独立性与成就感,对学生养成自信自立、坚韧进取的人格品性具有积极作用,这种正向影响将进一步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运动时间,三种因素从不同维度描述了运动负荷的基本构成与作用机理,同时也构成了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运动强度是指大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体育运动或项目训练所消耗的力量及机体紧张状况,其影响因素包括负重量和速度两个主要方面[3]。比如快速跑与慢跑,在相同时间内前者需依靠速度与爆发力达成运动目标,且从心率表现来看,快速跑的心率要高出慢跑心率的38%左右,所以快速跑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慢跑。此外,跳高、跳远等跳跃类运动,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以及攀登类、操类运动也是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则有慢走、投掷类、太极、瑜伽、乒乓球等项目。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运动强度使体育教学达到运动负荷要求,但也并不意味着运动强度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选择强度适宜的教学方案,特别是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在目标训练效果达成以后应停止该项训练,以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对学生造成身体损害。在体育教学和实验研究中,心率通常作为反映运动强度的首要指标,这是因为人体的心率能对运动刺激做出敏感反应,对身体机能变化情况有较为及时、准确的反映,且心率测量本身并无难度,可在教学现场即时展开。
运动时间决定了学生某种运动状态的持续情况,也对运动负荷产生重要影响。单个运动技能教学可根据相应运动强度调节运动密度,以此达到科学负荷标准;但对于部分整体性运动项目而言,则需依靠控制运动时间调整运动负荷。比如,全场篮球、排球、散打等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学生运动心率超过160次/分,这时学生的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且在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教学周期内,适合作为短期项目补充日常教学。如乒乓球这类学生运动心率低于110次/分的体育项目,由于运动强度相对较小,教师可在体育教学中每次安排20分钟左右的持续训练。所以,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差异明显,还需通过延长或缩短项目训练时间达到运动负荷的均衡合理。此外,无论何种体育教学设计,不可能整堂课全部用于运动练习,因而运动练习的间歇时间也是调整运动负荷需考量的因素之一。比如,教师训练学生耐久跑能力时通常会安排多组200米间歇训练,每两组训练之间会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休息时间,若学生适应不了该强度的间歇训练,教师可根据学生整体状况将间歇时间调整为5分钟左右,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体能恢复时间[4]。
运动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重复练习的次数,通常以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时间与全课时间的比例作为衡量标准。体育教学的运动密度太小,运动负荷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学生容易养成自由散漫、懒惰懈怠等不良学习习惯。而运动密度太大,则容易超出学生承受极限,往往会对学生造成身体损伤,也会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厌恶情绪。所以,选择合适的运动密度是体育教师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前体育教学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运动密度应保持在25%~35%之间,也有学者提出运动密度须维持在30%~40%左右,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体育运动的密度应达到50%及以上。从体育教学的实践角度来看,不考虑运动强度而论证运动密度显然具有片面性。比如,运动后心率接近180次/分的100米快跑,其典型特点是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教师根据运动强度单纯安排一两组快跑训练显然总体运动负荷不足,若整节体育课80%的时间都用于练习100米快速跑,学生身体又难以支撑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反之,如果教师安排整节体育课进行慢步走,即使运动密度基本达到100%,也远未达到体育教学提出的运动负荷要求。所以,研究体育教学的运动密度,还应结合学生体能、项目强度、学生运动技能等因素综合分析。
就当前运动负荷的研究进展和教学应用而言,其测量方法较为丰富,涵盖定性与定量两个不同角度。教师以运动负荷测量数据为参照,根据运动负荷三大要素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的方式也较为多元。但当前体育教学依然缺乏高效便捷的运动负荷测量手段,加之个体差异、场地资源、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不足。
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及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准确测量和把握运动负荷,并依此及时调整体育教学方案,从而实现改善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素质的目的。就现阶段体育教学而言,运动负荷的测量方式相对丰富,常用的有生理指标检查、教育教学观察、学生自我感受等测量方式[5]。不同测量方式的难易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与经济成本也有所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运动负荷的主要测量方法分析
常规体育教学包括跑跳类、球类、操类及舞蹈类、武术类等运动内容,其中,以球类运动和跑跳类运动占比最高,分别超过38%和30%,操类及舞蹈类运动在各类教学内容中的占比也超过20%。不同运动类型的负荷特征不同,育教学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同一大类运动中不同项目的运动负荷也具有较大差异。以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为例,篮球、足球、网球等运动项目跑跳动作较多且幅度较大,在一定时间内运动负荷较大。但以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耐力、柔韧性与灵敏性为主的乒乓球运动负荷明显下降,远未达到体育教学要求的运动负荷,所以在专项运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达到最佳运动和锻炼效果,体育教师往往会采用多样化、组合式的教学方法调整运动负荷。比如,部分难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或技术动作,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基本要领,但运动负荷尚未达到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可通过增加技术重复次数、增加动作技术所需的体能储备及围绕动作技术设计多样化练习方式等途径调整运动负荷。另外,缩短动作练习间歇时间、设置动作练习障碍、增加器材重量等方式也是提高运动负荷的常规选择。比如,体育教师可采用“乒乓球+慢跑”“短跑+投掷运动”等组合方式调节体育项目的运动强度,使体育教学的整体运动负荷达到科学、均衡状态。
虽然广大体育教师普遍重视运动负荷的积极作用,也尝试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调整运动的强度、时间及密度,以使体育课运动负荷达到标准要求。但调整学生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对运动负荷调整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明显制约。首先,学生个体差异的特征影响体育教学的统一开展。同一年龄组的学生中,除性别带来典型差异以外,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先天条件、发育水平、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具有不同水平的运动负荷承载能力,若采用统一的运动负荷标准开展体育教学,部分学生难免会因运动负荷过高或过低而出现不适状况,若针对每个学生单独制定运动负荷标准和教学方案,显然会面临师资、场地、设备等条件的困扰。其次,场地、设备、气候等条件直接制约体育运动的开展。以篮球运动为例,教学过程中的低手上篮动作负荷强度较小,教师可增加练习次数提高运动负荷,但多数学校的场地资源较为紧张,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再比如,北方地区的冬季体育教学要面临低温干扰,同时大风、降雪等极端天气也对基本的室外体育教学形成严重阻碍,保证运动负荷自然困难重重。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体育运动的强度小、密度低、时间短,而如何确定合适的运动负荷强度、密度与持续时间,依然需要学校与教师做出更多探索。就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运动负荷的实践应用效果有限与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直接相关。在前文提到的三种常见测量方式中,生理指标检查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可操作性较低;学生自我感受的主观限制过大,参考价值有限;教学观察对教师的年资能力、工作经验要求较高,普适性不强[6]。所以,当前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负荷测量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的控制与调整缺乏有效依据,体育教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难以完全保证。此外,不同运动形成的运动负荷不同,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即使忽略个体差异因素,运动负荷引入体育教学依然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分类指导。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只有部分学者选择以运动负荷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或某项运动的负荷水平与教学调整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形成片段化、单一化的研究结论,国家教育部门并未组织研究、集中出台系统化的体育教学负荷标准,导致体育教师面对“科学安排运动负荷”的教学要求,大多只能依靠工作经验尽量保证运动负荷观测与控制的准确性,这对切实提升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形成了明显制约。
总而言之,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国家及教育部门的广泛认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尝试利用不同手段科学监测学生运动负荷状况,并采用多样化教学设计积极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达到最佳锻炼效果的重要途径。但就当前体育教学发展而言,学生运动负荷监测容易受到师资、成本、个体差异等因素制约,学生运动负荷控制和调整的原始依据缺乏高水平的效度和信度支撑,加之教学过程对场地、气候、环境等条件的依赖性较强,教师通过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实现体育教学整体目标,还存在较大努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