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科研状况分析
——基于CNKI数据库

2021-05-10 11:56:5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作者身体青少年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儿童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身体活动不足会给儿童青少年带来许多隐患,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就是为了加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增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发布,身体活动不足是全球第四大风险死亡因素。身体活动不足还有可能造成各种疾病,像高血压、高血糖、二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足量的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有太多的益处,有助于提高心肺耐力,改善身体成分,促进心血管健康、代谢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骨骼、肌肉、关节的健康;而且进行身体活动还可以提高社交技能,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提升学习成绩。通过对我国近十年以来科研状况的分析,了解研究热点,进一步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也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借助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进一步进行分析。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入“高级检索”,选择“文献来源”列表中的“体育”一栏,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或“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为主题,“2011-2020”(2020年不完全统计)为时间,共检索出309篇文献。

2、结果与分析

2.1、发文量年度分析

2011-2020年间(2020年不完全统计),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总发文量为309篇。各个年份的发文量如图1所示:

图1 发文量趋势图

总体上看,2011-2018发文量呈缓慢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到2019年有一个质的飞跃。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国家政策的出台。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在2011年发布了《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2012年引进美国运动医学会“运动是良医”的理念;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8年发布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前期科研工作者有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发文量较少的原因有可能在于科研工作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了成年人身上,直到2018年出台颁布政策,这才掀起一股研究热潮。

2.2、期刊分布分析

发文量期刊分布排在前十的有上海体育学院(90篇)、华东师范大学(32篇)、北京体育大学(31篇)、首都体育学院(19篇)、南京体育学院(15篇)、国家体育科学总局(11篇)、江西师范大学(8篇)、上海师范大学(6篇)、浙江师范大学(5篇)、西北师范大学(5篇)可以看出对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地域分布较为明显,多集中在上海,其次就是北京,研究地域分布较为狭窄。

2.3、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热点

科研工作者对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热点研究主要在体力活动,然后是身体活动、体育活动、建成环境,体质水平的研究。

虽说研究热点在体力活动方面占比较多,倒不如说也是对身体活动的研究。对于”Physical Activity”(PA),我国学者通常将其翻译为“身体活动”或者“体力活动”。在概念界定时,都用的是《中国儿童青少年指南》中的界定,即身体活动是指任何骨骼肌收缩引起的高于基础代谢水平能量消耗的机体活动。身体活动包括:职业工作、家务、休闲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健身和健康为目的的身体锻炼。身体活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强度分为低、中等和高强度;按类型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如何琳琳、王肖柳、林琳(2016)在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就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为 “任何骨骼肌收缩引起的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马靓、李培红(2020)在研究7-8岁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动作能力的发展研究中,就对其概念界定也是如此,即从三点来界定骨骼肌收缩、能量消耗、任何身体活动。

先将所有文献的研究热点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发现科研工作者从两个大方面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进行了研究。一方面是影响因素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关系研究。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出一辙,文献分析法,大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的论文一般是综述类的文献;问卷调查法,像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身体活动的调查;还有就是采用加速度计进行身体活动的测量来研究。

(1)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科研工作者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的学者研究的方法不同。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进行研究。比如,张俊凯(2017);张丹青,路瑛丽,刘阳(2019);郭强、汪晓赞(2020)等等学者。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下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有人口学和生物学因素(性别、年龄、种族、遗传等)、心理、认知和情感因素(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态度,自尊等)、行为属性和技巧因素(生活方式、运动技能)、社会文化因素(父母、老师、朋友、邻里)、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建成环境、政策环境)这五方面的因素。当然还有学者直接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政策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除了视角下的研究。科研工作者可以将身体活动依据不同目的、不同强度分类然后对他们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研究,发现科研工作者对身体活动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研究。宏观是指身体活动这一大的概念,微观是指对身体活动的细分,比如说,对休闲娱乐性的身体活动、交通性的身体活动、中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经过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身体活动以及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比如说,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于儿童青少年的中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休闲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并没有影响。

(2)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

科研工作者对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也较多。比如说,身体活动与近视的关系研究、身体活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身体活动与体质水平的关系研究、身体活动与肥胖的关系研究等等。

王炳南、王丽娟、陈如专、周玉兰(2020)用元分析对身体活动和近视的关系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证实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的时长与近视发病呈负相关关系近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长与近视进展无相关关系。大量研究证实,足量的身体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每日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每天规律锻炼的儿童青少年,他们的心肺耐力较好,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质健康。还有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的研究,身体活动与屏幕时间的研究等等。研究领域已经深入到心理、医学领域,学科交叉研究。

从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来看,比如,身体活动于肥胖、学业成绩等,采用了干预的研究方法,但是干预研究的手段较为单一,干预场所多在校内,干预类型多为对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干预。汤利君、储敏明、方颖婕、吕涛、胡勇(2020)采用SHARP模型对高中生的中到大强度运动进行干预;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利用体育课进行干预。

虽然干预较为单一但是,科研工作者在关系研究方面的研究方法略好于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方法千篇一律,研究内容几乎一样。对身体活动的进行分类重组研究,没有创新的一点。在影响因素方面的干预研究一般是建立模型,比如说常见的社会生态理论模型,一般都是从父母、老师入手进行来谈应该怎么做、如何干预,然而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理论上颇有一番成就,然而在现实中,尽管父母老师知道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多数人迫于孩子们的学业,也就置之不理。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父母对身体活动的认知程度较高,他们对孩子们的教养方式也比较积极,这就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蔡玉军、李凯、陈思同、佘晶晶等(2019)对身体活动促进模型(YPAP)进行理论构架,根据理论模型在进行干预。在我看来不论是社会生态理论模型还是身体活动促进模型,本质上都得对儿童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以及其他亲近的人进行干预,再进一步来讲就是进行结构化访谈的定性研究,然而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科研成果在这方面较为欠缺。

3、结语

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的发文量逐年增长,科研成果比较丰厚。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比如,在心理学、流行病学、行为理论科学方面的研究;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深度,核心期刊的发文量越来越多。但是在研究地域分布上比较狭窄,多集中在在上海和北京,研究学者的合作方面也是同样如此。望今后的研究以上海为中心可以不断像周边扩散,各个地区的科研工作者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建立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干预研究比较薄弱,定量研究较多,但是定性研究较国外相比几乎没有,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从定性研究入手,打开一片新的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工作者身体青少年
关爱工作者之歌
青少年发明家
致敬科技工作者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
身体力“形”
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