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炯平 刘策刚 陈三送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多见于胸膜,但也见于头颈部的部位,包括眼眶、鼻腔、副鼻窦、甲状腺、腮腺、颊部和咽旁间隙。最初,由lempere 和Rabin 在1931 年将其描述为纵隔和内脏胸膜的原发性肿瘤[1]。Carneiro 等[2]于 1996 首次报道了涉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原发性SFT。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中枢神经系统SFT 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大多数病例位于脊髓。关于颅内的病变相对较少,据报道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不到1%[3]。颅内 SFT(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ISFT)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
患者,男,57 岁,因视物重影2 月余伴头痛一周入院。入院头颅CT 平扫提示:头颅骨显示完整,大小、形态正常,右侧蝶骨大翼局部骨质吸收、破坏,局部见团状稍高密度影,截面大小约6.4cm×5.7cm,边界尚清,邻近脑实质受压(图1)。磁共振成像(MRI)示右侧额颞部见团块状混杂信号影,以等T1、等T2 为主,大小约5.7cm×5.8cm×6.9cm(左右×前后×上下),T2-FLAIR 呈高信号,DWI 呈等、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内见不规则未强化坏死区,侵及右侧眼眶外侧壁,局部外直肌、视神经分界欠清。紧贴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对称性条片状稍长 T1、T2 信号影,T2-FLAIR 呈稍高信号,DWI 呈等信号(图2)。查体:神志清楚,视力视野受损,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术前诊断:右侧蝶骨嵴脑膜瘤。完善相关检查后采用右侧额颞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剪开硬膜后见肿瘤组织,色灰白,质地硬韧,术中见肿瘤组织血供极其丰富,蝶骨嵴处硬膜被肿瘤组织侵蚀,右侧眼眶外侧壁局部被肿瘤组织侵犯变薄,局部硬膜内层被侵犯。分块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术中肿瘤组织与颈内动脉紧贴,未见包裹,肿瘤组织未包裹视神经及动眼神经,紧贴与视神经。术后病理提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血管周细胞瘤Ⅱ级(WHO Ⅱ级)。免疫组化提示:瘤细胞 AE1/AE3(-),EMA(-),PR(-),CD34(+),CD31(部分+),CD99(+),Bcl-2(+),CollagenⅣ(+),FⅧ(-),Desmin(-),SMA(-),S-100(-),p53(40%,弱+),Ki-67(8%+)(图 3)。术后 6 个月时的头颅MRI(图4)。考虑患者原发肿瘤组织较大,临近骨质侵袭破坏,病理Ki-67(8%+)>5%,进行术后局部放疗。术后一年随访时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无复发征象。
ISFT 是由表达CD34 抗原的树突状间充质细胞衍生的梭形细胞肿瘤,临床上极为罕见[4]。ISFT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51~60 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5]。大多数颅内ISFT 位于小脑幕(16%),其次是大脑额凸、桥小脑角、脑室、大脑镰和颅后窝。ISFT 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肿瘤占位引起的局部压迫和颅内高压症状。影像学上ISFT 与其他颅内肿瘤难以分开,而且误诊率很高[6,7-9]。CT 平扫示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呈等、稍高及高密度,可能与组织组成不同有关。等、稍高密度可能是包含部分胶原纤维成分,而高密度可能与丰富的梭形细胞及其排列有关。MRIT1WI 通常显示等信号,T2WI 变化较多,致密胶原纤维呈低信号,肿瘤细胞致密区略高信号,肿瘤黏液变性、坏死、血管间质区呈高信号。增强后在 T2WI 上低信号区明显增强,称为阴阳征[10,11],是该疾病的一个典型征象,对于纤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在本例中未见到明显的阴阳征。ISFT 是一种血供丰富的肿瘤,有研究报道在大部分病灶内观察到弯曲的流空血管影[12,13],这可能与肿瘤的血供有关,且该征象较少出现在脑膜瘤,因此可为该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思路。本案例中观察到弯曲的血管流空影。
图1 患者入院头颅CT
图2 患者入院MRI 成像
图3 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
图4 术后6 个月MRI
ISFT 肿瘤大体标本呈灰白或灰粉色,形态多较规则,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质韧,血供丰富,界限清楚,坏死和钙化则较少见。本案例中发现肿瘤的血供极其丰富,部分邻近骨质虽然侵袭破坏,但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楚。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中,CD34 阳性见于80%~100%的SFT,尽管在侵袭性较强的病变中CD34的表达可能较弱,这有助于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是诊断SFT 最重要的标志物[14]。此外,STAT6 表达在ISFT 的表达和分级中的具有重要性[15]。因此,有研究表明对孕激素受体和CD34 以及STAT6 的表达分析将会成为SFT 诊断的重要的辅助工具[16]。但在本案例中我们并未看到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关于颅内SFT/HPC 的鉴别诊断,ISFT 的主要鉴别诊断为纤维性脑膜瘤。与脑膜瘤附近的经典骨质增厚不同,ISFT 显示邻近颅骨的侵蚀。当位于小脑桥脑角池时,也可以模仿神经鞘瘤。与ISFT 相比,神经鞘瘤表现出更多的囊性变性和由此产生的T2 高信号。
对于ISFT 来说,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可以达到很好的局部控制。大多数肿瘤都可以接受手术全切治疗,但是依附于硬脑膜,静脉窦和颅神经只有次全切除。既往研究显示,与全切除术相比,次全切除术(无辅助治疗)的复发率增加了16 倍[1]。有研究表明替莫唑胺联合贝伐单抗对SFT 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17],成为一种潜在的有前途的治疗SFT 的方案。此外有研究表明伽马刀放射外科手术(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RS)是治疗SFT 的可行辅助手段。最近的研究表明在II 级组中,切除和辅助放疗的范围与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显著相关[18]。
总之,ISFT 在MRI 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若出现颅内单发、脑外实质性肿块,边缘清晰,临近骨质侵蚀及表现的血流空洞症,黑白反转征有助于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但最终确诊还是要依靠病理,尤其是免疫组化结果,这与黄德尤等[19]的研究一致。术后的化疗对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对于颅内SFT,由于罕见且与较常见的颅内肿瘤相似,误诊率较高,影响手术策略,且术中出血增大了手术难度。因此若头颅MRI 上发现肿瘤内部迂曲血管流空影,阴阳征,骨质侵袭破坏等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全切及术后的放疗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