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各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认同

2021-05-10 00:37石辰芳
民族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

[摘要]知行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多民族谚语是知行观的重要载体,其中凝结了各民族对知与行以及二者关系的丰富思考。从各民族的谚语中审视知行观可以发现,各族人民在知行体验和知行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知行体验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知行合一”“行重于知”的认同;知行理念的一致性则着重强调在“知”和“行”的过程中所具备的道德理念的认同,其中最为显著的内容是勤劳和勇敢的精神,这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同时,多民族谚语中知行观认同的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诸多启迪,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有机组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无形纽带,剖析多民族谚语中知行观认同是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谚语;知行观;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8-0054-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研究”(16ZDA178)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石辰芳(198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史。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的讨论日益热烈,引发了我们对相关内容的深入思考。文化认同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深入挖掘各民族的共性文化具象和文化观念,明晰各族人民的认同方向,能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各民族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传递,离不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多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促使各族人民积累了关于认识活动和实践行为的丰富认识,各民族的知行观也随之形成。知行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是各族人民观念认识、改造世界经验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我们探索文化认同的重要方面。

各民族知行观的延续和流传依托方式不同,其中多民族谚语是重要媒介之一。多民族谚语是反映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绚丽智库,是我们梳理和凝练各民族知行观的可依之据。列宁曾说:“人民创作是研究人民心理的非常必需而重要的材料。”[2]中华多民族谚语便是由各族群众所创作,经由百口传诵、集体锤炼,是我们蠡探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等内容的重要材料,其数量蔚为可观。谚语表达的知行观尚未从生活化的细节和具象中剥离抽象出来,不似哲学范畴中那样深邃严肃,往往具有平易通俗、趣味诙谐的风格,却并不失对知行关系认识的深度。从谚语中考察各民族的知行观,可以发现各族人民在“知”和“行”的理解以及二者关系的辨述等方面相似之处较多,其思想主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华多民族谚语中显现出的知行观共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在已久的有力证明。

目前,学界对知行观与政治文化思想内在联系的研究已有一些探索,主要涉及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系的考察等。同时学界对谚语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特征,且已取得丰硕成果,主要有谚语的名称、概念、特征等内容的理论阐释,各民族谚语的搜集整理、语言特征分析和文化价值探讨等,但对多民族谚语中哲学文化观念共性的研究仍显不足,更未见将谚语中的知行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联系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多民族谚语为材料,从知行体验和知行理念认同这两个角度,探索各民族知行观的同一性,各民族对知行观的认同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组成,也是追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脉的有效路径。

一、中华多民族谚语是知行观的重要载体

“知行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内容。中国古代对知行关系的论述最早见于《尚书·说命》:“非知之艰,行之惟艰。”[3]421之后的历代学者对此问题都关注甚多,从先秦诸子到两汉经儒,再到宋明贤哲,围绕知与行的内涵、难易、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作出了较多的论述。中国传统知行哲学不能完全与今天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对应,它既有一般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性质,又有道德上知与行的意义,“知”既是闻見之知、经验之知,也是德性之知,“行”既指实践之行,也指道德履践。知行问题与伦理道德的交错使得知行观的内涵略显复杂,有必要加以厘清。

古代知行哲学中强调的道德内容可以追溯到孟子的“尽心知性”学说上①,发展至宋明理学家那里达到极致,“知”是“天德良知”“行”是“存心养性”,这样的认识实际上直接导致了传统知行观对自然、社会事实的无视,忽视了实践与实干的价值。这一情形直到知行观的集大成者王夫之那里才有了明显的转变,王夫之眼中“知行关系只是一个知识论的话题……实践就是干实事……而不是仅仅在心性上做工夫。”[4]王夫之的认识使知行理论从心性之学中挣脱出来,从而具有了相对纯粹的知识论和实践论的面貌。笔者从多民族谚语材料中提取有关知行问题的内容时发现,多民族谚语作为深度贴合人民生活现实的语言材料,其包含的知行观具有极为朴素的面貌,多民族谚语中的“知”就是指生产生活经验技能、求知为学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纯粹知识性的内容;“行”就是指广泛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多民族谚语中诸如学习类、知识类、道德类、经验类、实践类等语条,都包含着对“知”“行”以及二者关系的多角度表达。

(一)“知”的丰富认识

在知行观的理论范畴内单独论“知”,并非要讲明“知”所包含的具体知识,而是围绕“知”这一主题以及“知”与“行”的潜在联系,来梳理从哪些角度展开讨论。多民族谚语中有关“知”的内容,常围绕获取知识的来源和途径、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态度、掌握知识的时机和价值等问题展开。

有关获取知识的来源和途径的谚语,主要有三种:一是强调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如汉族谚语“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傣族谚语“书中有财,翻书获宝”等;二是强调长辈、师者和专业人员等的传授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如汉族谚语“跟着高人长见识”、哈尼族谚语“长者话语似敲铓锣,长者笑声似重开天地”、傣族谚语“欲求知识广,一日拜三师”“不会渡河去问水手,不会爬山去问猎人”、藏族谚语“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等;三是认为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如汉族谚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拿秤不懂斤和两”、布朗族谚语“天天下河知鱼性,日日进山识鸟音”“不下坝不知坝子宽,不进山不知大山深”等。

有关知识的重要价值的谚语,常将知识与其他美好贵重的事物相比照,以比喻、对比或夸张的手法来凸显“知”的重要性,如蒙古族谚语“只要学好本领,一人也能推倒大山”、傣族谚语“知识似宝永闪光,钱财似水一朝流”、维吾尔族谚语“树美的是绿叶,人美的是知识”、哈萨克族谚语“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识是取不尽的宝藏”等。

关于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态度的谚语,如汉族谚语“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蒙古族谚语“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等,都认为善问是学习的好方法;又如汉族谚语“到处留心皆学问”、傣族谚语“口念经,心游荡,五年一个样”“筒帕是一线一线织出来的,知识是一天一天积起来的”、蒙古族谚语“走马观花地看,不如仔仔细细地听”等,都突出强调求知应认真、勤奋和坚持。

关于求知时机的谚语,各民族无一不认为求知应当趁早,如藏族谚语“知识要在年轻时候探求,奶牛要在冬天喂,良田要在秋季耕耘好”、傣族谚语“到老来才学,就像牛踏泥”、维吾尔族谚语“生命的价值在于战斗,青春的可贵在于学习”、哈萨克族谚语“不求知识的少年,像没有翅膀的鹰”等。总之,各民族谚语以多样的视角和丰富的表达方式共同构建起“知”的内涵体系。

(二)“行”的多重解读

实践活动是每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制造、从生活起居到社会活动,无一不需要付诸行动,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凝练智慧,将“行”的方式态度、经验技巧和重要价值等内容诉诸谚语,各民族实践类、经验类的谚语多是与“行”相关的内容。

关于行为实践的方式的谚语,如汉族谚语“不怕慢,就怕站”“不种百顷地,难打万石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傣族谚语“路走千遍,出门闭眼”、壮族谚语“好心靠多想,好刀靠多磨”“一锹挖不成井,一笔画不成龙”等,多强调实践活动应以持之以恒、不断累积的方式进行。

关于行为实践的经验技巧的谚语数量较多,几乎涉及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如汉族谚语“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傣族谚语“埂下铲,埂上糊;不漏水,不藏鼠”等,是有关农业生产实践的谚语;又如傣族谚语“砍树不看风向,不是好木匠”、拉祜族谚语“坡种茶,沟种砂”等,是有关林业生产实践的谚语;又如蒙古族谚语“要按兔子的范围拉弓,要按牛犊的范围拴绳”、傣族谚语“累牛不喂草,汗马不饮水”等,是有关畜牧业生产实践的谚语;再如傣族谚语“螃蟹别拴脚,拴鱼别拴腰”、汉族谚语“紧拉鱼,慢拉虾”等,是有关渔业生产实践的谚语;等等。

强调行为实践重要性的谚语,如汉族谚语“要得艺惊人,须下苦功夫”“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操船”、藏族谚语“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傣族谚语“做不停,百事能了”、基诺族谚语“刀越磨越亮,胆越练越大”等。各族人民将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记入谚语,以此表达了对“行”的多重理解。

(三)知行关系的诠释

中国传统知行观里的“知”与“行”难以截然分开,“在中国哲学家眼里,‘知并不是对‘无字天书的解读,只是找到‘行的导向。对‘行的方法、路线、目标有清楚的了解,那就叫做‘知。”[5]“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行”之经验的总结,“行”的指导方针则是“知”,二者在生成关系上相互作用,在发展深化上彼此互动。多民族谚语对知行观的表达往往就是在知行关系的阐述中实现的,我们梳理了各族相关义类的谚语,将“知”与“行”的具体关系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

一是“知源于行”:汉族谚语如“实践出真知”“不生孩子不知道肚子痛”“若要讲得响,先要做得像”等,少数民族谚语如“知识是竹楼,实践就是竹子”(傣族)、“不吃菜叶不知饥饱,不挖河水不知深浅”(阿昌族)、“和尚不吃荤,怎知鱼味道”(侗族)、“智慧不在年高,只要实践就可以得到”(维吾尔族)等。

二是“知指导行”:汉族谚语如“知识是生活的明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所向披靡”等,少数民族谚语如“不知道渡口,千万别下水”(赫哲族)、“只有想得好,才能做得好”(佤族)等。

三是“行难于知”:汉族谚语如“非知之难,行之惟难”“说时只一句,做时不容易”等,少数民族谚语如“听过不一定会说,见过不一定会做”(哈尼族)、“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会说的人不一定能干”(高山族)、“吹嘘在前易,实践在后难”(藏族)等。

四是“行重于知”:汉族谚语如“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串”“眼经不如手经”等,少数民族谚语如“十耳听不如双眼见,十眼见不如双手干”(傣族)、“嘴头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蒙古族)等。

从以上这些谚语来看,知行相资的关系体现得极为鲜明,“知”与“行”的内涵需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得以充实和完善。

二、多民族谚语对知行体验的认同

有学者在谈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素内容时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中国认知体验”这一要素,它是“各族人民理解與体认的共同印象”,是“具有经验现实色彩的元素”。[6]知行观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对一切知行活动经验和认知的高度概括,是各民族共同的认知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势必也涵盖了各民族对知行观的认同。从多民族谚语中不难发现,各民族对知行体验的认同集中表现为对“知行合一”“行重于知”这二者的认同,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家眼中最为典型的知行关系。

(一)对“知行合一”的认同

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知”与“行”从来就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部分,“‘知离不开‘行,‘行也离不开‘知。中国哲学家往往把‘知和‘行相提并论,以‘知为契入点,以‘行为归宿点。”[5]宋明理学家在继承传统知行之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了知行的具体关系,如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7]王夫之也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始终不相离”[8]等,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中国知行观的传统且鲜明的理论形态。

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同样具有明显的“知行合一”倾向,这在生产实践类、生活经验类的谚语中较为典型,如傣族谚语“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沟赶快修”、哈尼族谚语“四月打猎守臭水塘,八月打猎守果树旁”、基诺族谚语“茶树种缓坡,砂仁种低谷”、鄂温克族谚语“鹿哨引鹿,碱场寻鹿”、哈萨克族谚语“常栓的马吃不肥”等,这些记录的均是具体的实践劳动,从中总结出的经验便是“知”的内容,这些内容又对“行”起到指导作用,在不同民族的谚语中,知行关系高度统一。

从表达方式上看,多民族谚语也不孤立地去谈论“知”与“行”任何一方,如“刀在石上磨,人在干中学”(哈尼族)、“不识路,莫迈步”(拉祜族)、“丰收来自劳动,知识来自实践”(蒙古族)、“不学编,一辈子不会织筒帕;不下水,一辈子不会划竹筏”(傣族)等。有时甚至把“知”与“行”相互比拟,如“开多少井,得多少水,读多少书,知多少事”(撒拉族)、“土地越挖越松,知识越学越明”(土族)等。

“知”与“行”在谚语中的紧密相随印证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认识路径,即在各族人民的意识里,“知”与“行”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去付诸实干的“知”是空谈,没有知识指导的“行”是蛮干,二者的价值和意义在相互依附的关系里才能获得准确的定位和阐释。显然,“知行合一”的基本传统是获得了各民族高度认同感的哲学观念,是各族人民对知行体验的认同表现。

(二)对“行重于知”的认同

中国传统知行观历来就有“重行”的传统,先秦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虽极为重视求知学习,但更提倡学以致用。《论语·子路》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9]更直接指出“听其言而观其行”[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9]。先秦“知行观”的集大成者荀子全面阐释了知行关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10]其落脚点也表明“行重于知”。南宋朱熹更明确提出:“论轻重,行为重”[11]等“重行”观点。

从各民族流传下来的谚语来看,各族人民更为注重“行”的实干价值,“行重于知”的认识倾向十分显著。汉族谚语如“光说不算,做出再看”“不怕没经验,只要肯实践;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十个嘴把式,顶不住一个手把式”等,少数民族谚语如“诚实比虚假值钱,行动比言语有力”(拉祜族)、“说空话的艺人,不如实干的蠢人”(蒙古族)、“光听不如去看看,光看不如去做做”(普米族)、“蔑笆是编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基诺族)等,这些谚语常将“行”与“知”并举,通过二者的对比凸显各族人民对实干的看重。

“重行”的观念还体现在记录生产生活事宜的谚语中,如谚语“不到江水里,怎能捞到好青苔”(傣族)、“不下河捉不到鱼虾,不养儿别想当爹妈”(布朗族)、“不背柴不知柴重,不进山不知山深”(拉祜族)、“粉要靠磨,箭要靠削”(基诺族)、“要看小伙子能耐如何,先看他骑的马匹;要看大姑娘本事如何,先看她缝的衣裳”(蒙古族)、“君子看自己的行为,孔雀看自己的花翎”(独龙族)、“豹子肉是打来的,幸福的日子是挣来的”(景颇族)等,都旨在说明只有通过踏实的劳动才能有实际的收获。

在处世识人内容的谚语中,同样也有较强的“重行”倾向,如“心要热,头要冷;心要正,行要成”“听其言,观其行;风浪里,识人心”(汉族)、“木头做锄把,能者不多话”(傣族)、“会人不说,说人不会”(布朗族)等谚语则说明通过行动去识人更为可靠,各民族共同看重的均是行动的力量。

从各族谚语中可以察觉出传统儒家“听其言而观其行”的“重行”主张,亦是各族人民对知行体验的认同体现。各族人民都高度认同足履实地、躬耕力行才是安家立业的根本保障,“行重于知”的观念是中华各民族在谋生发展、融合互动中达成的共识。

三、多民族谚语对知行理念的认同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2]各民族共创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势必为一个共同体的直观证据,而各民族培育的共同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内涵,它是“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之善的价值理念”[13]与“共善价值规范”。[6]

多民族谚语对知行观的表达常蕴藏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等内容,在这一层面探讨知行观,就是要表明知行的态度、规范、精神和理念,即是非正误等价值的判断。张岱年在谈及中国哲学的特点时说“致知方法与德行涵养有相依不离的关系”[14]。实际上在多民族谚语中,“知”与“行”均无法与道德理念分开,反而由于谚语承载着生活的点滴智慧,知行体验和知行理念在谚语中结合得更加紧密,体现得尤为鲜明。从各族谚语中所包孕的知行观来看,各族人民总结出的知行道德精神的内容很丰富,诸如勤劳、坚韧、勇敢、谦虚、吃苦、认真等,但从其数量和内容来看,各民族谚语都着重突出了“知”和“行”应当具备勤劳和勇敢的精神,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勤劳勇敢的确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一)“勤劳”精神的认同

中华民族的勤劳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尚书·周书》就有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471,后代一直都不乏关于“勤”的箴言论断,如“勤能行之,其志必获”[1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6]等,勤劳精神是各族人民奋斗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品质。各民族谚语中几乎都有涉及与“勤劳”这一主题类似的谚语,这些谚语通常以具体的学习活动、生产劳动等内容作为叙述载体,借之言理,从而真实形象地突显出勤劳精神的可贵和力量。

多民族谚语中一致强调“求知当勤”,即主张学习知识时应具有勤学苦练的态度,如“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一分辛苦,一分才干”(汉族)、“经书行行凝智慧,全归勤奋人”“物旧勤洗擦,知识勤更新”“懒惰与无知同在,勤奋与知识共存”“手拿经书双眼闭,老来干叹气”“常念经,梦幻新”“做和尚要勤学,当佛爷要勤钻”(傣族)、“寅时不起床,业务要荒唐”“掌印的皇后,不如游草原的尼姑”(蒙古族)、“勤掏的井水清,勤学的人心明”(哈尼族)等。

多民族谚语中都极为主张“践行当勤”,突出强调劳动实践时要勤奋苦干,如傣族有谚语如“水涨两岸穿,水落两岸园”“旱季吃菜跑腿拔,雨季吃菜伸手掐”等,反映的是傣族人民在一年干旱两季的劳动情况,雨季河水上涨,岸边停靠家家户户的木船,以渔业为生,蔬菜种在竹楼外的高台上,旱季水落,人们又在两岸沙滩上种植蔬菜,不同的生产方式交替进行,勤劳苦干使生活变得热火朝天。其他民族的此类谚语也很多,如“土地无偏心,专爱种田人”(汉族)、“若想早得到,莫如多养羊”(蒙古族)、“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保安族)、“尝尽百草,始得良药”(拉祜族)、“七劳八苦得成富,九磨十练得成师”(瑶族)、“走远路的人要早起,要赞哈的人要常练”(傣族),等等。

(二)“勇敢”精神的认同

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战天斗地、顽抗外敌、奋勇拼搏,熔铸了“勇敢”这一可贵品质。《诗·大雅·烝民》有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16]中国古代儒家明确主张“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17],认为“仁者必有勇”[9]。“践行当勇”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不二之法。

多民族谚语中有关生存发展、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等内容的谚条,往往突出强调人要有勇于尝试和斗争的胆量。布朗族有谚语“强者住平坝,弱者钻山林”,记录的是布朗族生存斗争的故事,传说布朗族原本居住在平坝上,在首领叭雅哈免的带领下强大富足,首领病故后,新首领领导无力,布朗族势力减弱,被傣族战败,被迫离开平坝住进山林[18]。布朗族人将这一历史总结为“强者住平坝,弱者钻山林”这句谚语,代代传承,显然是对这一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后辈族人的训诫。反观傣族人民,他们认识到勇敢的斗争是维系民族长久生存发展的巨大力量,这种认识在傣族谚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想吃黄泡果,不怕刺扎手”“坐舟钓鱼,不顾浪急”“渡船靠桨划,杀敌靠兵勇”“明知江里有蛟龙,硬要脱光衣服去游泳”“害怕遇上猛虎的猎人,永远也成不了好猎人”等,均体现出傣族人民对勇敢精神的褒扬。

中国地广物饶,各族人民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劳作生息。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9]各族人民无论依托于哪一种自然环境生存,无论采用农耕、游牧、渔猎何种生产方式,勇敢始终是各族人民共持的精神利器,如谚语“深水里有大鱼,深山里有奇兽”(鄂温克族)、“不同野兽打交道,永远不敢猎虎豹”(拉祜族)、“风浪里试舵手,战斗中试英雄”(蒙古族)、“想骑骏马要跳上马脊,想吃虎肉要有一颗虎胆”(柯尔克孜族)、“若想上山打猎,莫怕草中毒蛇”“抬弩敢射高天鸟,抬枪敢打饿虎狼”(拉祜族)等,不胜枚举。

知行活动中勤劳、勇敢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多民族谚语中,这充分表明勤劳勇敢既是各族人民在自我成长中、与自然抗争中以及与敌人斗争中一次次取得胜利的精神法宝,同时也是各族儿女共同的价值理念。中华各民族的勤劳勇敢精神是在生存智慧的摸索中、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得以诠释的,谈及各民族的知行观,就不能抛开各族人民对待知行活动的勤勇态度,而多民族谚语对知行观的表达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其中所灌注的勤勇精神,使知行观的价值内涵得以升华,各民族对勤勇精神的认同也成为中华多民族能够有机复合、成为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根基之一。

四、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启迪

知行观是人们对认识和实践活动内部联系的哲理阐释,它是认知体验的抽象总结,同时知行活动与道德价值规范又紧密相依,这在多民族谚语中已有充分的展现。从多民族谚语中对知行观表达来看,知行观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围绕知行关系构成的哲理内涵;二是针对如何“知”与如何“行”的伦理道德内涵②。知行观的此二层内涵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中的两种要素相贴合,即上文所探讨的认知体验的认同和价值规范的认同。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耦合,可以引发我们更为深入的思考。

首先,以多民族谚语为载体的知行观充分反映了中华多民族知行观的同一性。中国历史上知行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在知行的内涵和种种关系等问题上进行了较多理论阐述,而最终在一些重要的关系问题上,多民族哲学家们达成种种共识,如在“知行合一”的論断上,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少数民族帝王金世宗完颜雍认为:“今之学者,既能诵文,必须行之,然知而不能行者,多矣。苟不能行,诵之何益。”[20]对知与行的统一关系具有一致的观点。又如在“行重于知”的看法上,有王阳明“行是知之成”、王夫之“知必以行为功”[7]等“重行”认识。满族帝王清圣祖康熙认为:“凡人读书,宜身体力行,空言无益也”“毕竟行重,若不能行,则知亦空知”[21]等。以上两种知行关系在多民族谚语中也体现得最为典型,多民族谚语作为各族人民智慧的载体,我们从中提取归纳而得的知行观主体理论形态,与之在纯粹哲学范畴内的相应内容,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这无疑说明中国传统知行观是各民族智慧交融的结晶,是各族人民共有的文明硕果。

其次,多民族谚语中知行观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有机组成。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构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工程,有学者指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重视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就是在多民族国家国民中共同形成、并得到认同的观念中的国家。其中包括……多民族国家人民在文化、道德、理念、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共享内容”[13],大量的多民族谚语中所蕴含的勤劳和勇敢是各民族在知行活动中共同认可的核心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2]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生存发展、交融互动中共同铸就的,势必为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认同是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路径。我国是历史悠远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是有诸多证据可依,诸多踪迹可循的。可笼统地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可观可感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则是熔铸于我国各族人民民族灵魂中的精神文明成果。相比较直观的物质文明成果,我们更需系统梳理那些潜在于各民族精神层面中的认同理念,这些内容历经岁月沉积而纷繁富茂,亟待被挖掘、被呈现、被构建,“民族精神构建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寻根和文化建构”[23]。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认同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从各民族共有的文明载体中,去摸清隐含其中的共同文化观念、共同价值理念等,使之成为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次微观路径。这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呼声中,中华儿女的共同职责所在。

中华多民族谚语中所蕴藉的知行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存万象,它是对生存智慧的生活化抒发。各族人民对知行观的认同充分证明了谚语的公理性,公理性即“把众多民族谚语放在同一语义系统中,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属性,即公理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24]多民族谚语中知行观的一体化便是各民族对知行体验和知行理念的共同取向,是对安身立命之法、谋求发展之道深度思考后的共同认知。中华各民族无一不是在“知”的学习和传承中、在“行”的实现和磨砺中生存下来、发展起来而后壮大的,各族人民对“知”的重要价值和“行”的决定意义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在“知行合一”“行重于知”等问题上实现认同。知行观认同下的各民族谚语,以生活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融荣共生的发展理念。同时,多民族谚语在表达知行观的过程中所流露的勤劳勇敢、持续进取的精神既是知行观认同的内容构成,也是各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无形纽带。

注释:

①《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到“知性”再到“知天”,是孟子的道德哲学公式,其中“心”是第一要素,注重“心”的修养和作用,几乎成为传统知行论最重要的主题,因为古代哲人常认为圣贤先有对德性之知的自觉,然后转化为德行,知行合一由此实现。(参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19页,张应杭、蔡海榕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②此处所说的伦理道德内涵与传统知行观的内涵中“德性之知”“道德践行”等内容有所不同,这里是指知行活动中展现的道德精神,即如何知、如何行才是正确、合理且有效的一种道德约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EB/OL].(2014-09-30)[2021-05-24].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30/c64094-25763749.html.

[2][苏]邦奇·布鲁耶维奇.列宁论民间口头文学[A].刘辽逸,等译.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3-4.

[3]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通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5]宋志明.中国传统知行观综论[J].江南大学学报,2015(04):5-10.

[6]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

[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等编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8](明)王夫之.船山遗书[M].北京:中国书店,2016.

[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1]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習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13]马俊毅.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重视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N].中国民族报,2016-04-22.

[1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5](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8]西双版纳州民委编.民族谚语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脱脱等.金史·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佟德富,宝贵贞.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2]江泽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全文[EB/OL].(2012-09-27)[2021-05-24].http://fuwu.12371.cn/2012/09/27/ARTI1348734708607117_7.shtml.

[23]徐德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2017-04-10)[2021-05-24].http://www.cssn.cn/gx/gx_gxms/201704/t20170410_3480155.shtml.

[24]王建莉.中华多民族谚语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内蒙古大学学报,2020(7):101.

责任编辑:贾海霞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