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2016-12-12 07:44彭丹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认同探讨辅导员

彭丹

作者简介:彭丹(1991.01-),女,贵州织金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心理辅导谈话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以及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辅导谈话不仅仅是心与心的交流,更是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谈话主题的“认同”。文章从肯尼斯.伯克的“认同”理论出发,探讨分析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实现“认同”的技巧,对辅导员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认同途径;谈话技巧;探讨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22-01

一、肯尼斯·伯克的“认同”理论

“认同”(有些作品称为“同一”),是伯克“新修辞学”的核心术语。他认为事物之间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同体”关系,以达到“认同”。此外,伯克还提出了三种实现“认同”的策略,即“同情认同”,“对立认同”,“无意识认同”。近年来,该理论一直运用于各领域研究中,如:陈莉红(2010)解读了公益广告中“认同”的实现,明确了“同一”的建立是公益广告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研究都将为肯尼斯.伯克“认同”理论引入大学生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的研究打下很好的铺垫。

二、“认同”途径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的考察

1.“同情认同”视角下的技巧探讨

同情认同,是指通过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使对方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或者身临其境的体验说话者的经历。它属于一种心理作用的结果。即说话者通过修辞话语显示其拥有某种与受众一样的价值,态度或信仰、需要、情感、认知等等。以实现说话者与受众者之间的“认同”。

在谈话中,这种同情认同主要体现在辅导员站在学生的立场,通过与学生相似的经历、以及学生习惯的朋辈交流方式等,以产生在某一方面的“共鸣”,最终获得其“认同”。

例如:小张性格内向,整天孤立独行,他觉得自己有交友心理障碍,无法勇敢的与同学交朋友,此时他来找到了辅导员谈话。

针对这个案例,如果辅导员一味地进行教育式谈话,对小张进行指导谈心的话,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小张摆脱交友障碍,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小张不敢与辅导员进行谈话,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如果把自己想成小张,使用与小张相似的情况,让小张先感受到与别人的“共同点”,在通过鼓励式的做法,发挥典范作用,常用“我们”等词汇,让小张感受到与辅导员的谈话主体有共同的部分,最终实现其“认同”。

2.“对立认同”视角下的技巧探讨

对立认同,是一种通过对立而达成凝聚的最迫切的形式。指修辞者与听众即使他们在某个方面是对手,也会因为具有共同的敌人而同一。伯克曾用这样一个例子对对立认同进行了解释,当不同的两个国家有共同的敌人或共同利益的时候这个共同的敌人或者共同的利益就会成为他们的“同质”。

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中,常有着因学生争执或者与不认可学校安排以及辅导员相关指导的案例,这些案例当中,常常都会出现两个对立的角色,因此,辅导员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发现两个共同对立体的“同质”,方可实现与谈话者的“认同”。

例:同宿舍的小李和小王因作息时间不合而发生争执,来找到辅导员。

在这个案例中,小王和小李是对立的A、B双方,作为辅导员,要在与该两位同学谈话的过程中实现对立认同,就需要为他们寻找一个“同质”,比如他们都希望寝室和谐、还有文明寝室的基本要求,大家作为寝室的一份子,应该为了寝室努力,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通过这种“共同目标”的建立,即可为二者建立“同质”,从而实现双方对辅导员谈话的“认同”。

3.“无意识认同”视角下的技巧探讨

无意识认同,(“不准确同一”邓志勇)。通常是指修辞者使用包括听众在内的词语或手段,使听众无意识或潜意识地认同修辞者,想象成修辞者或如修辞者所描绘的那样。其实就是指使受众者形成一种原来没有的态度,进而与其达成“共识”。

在辅导员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这种无意识认同常常运用于辅导员站在己方立场,希望将一定的信息或知识告知谈话方,从而给谈话受众营造一种新的“认知”,使双方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建立起以前没有的“同一”,以达到“认同”的效果。关于这点,伯克在其论述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买过万宝路香烟的人总会将自己想象成万宝路香烟广告上的男人,相反,万宝路香烟广告商也成功的形成了受众者的共鸣,达到“认同”。

例:学校安排了一些人文讲座,为保证该讲座的质量,需要安排同学前去参与,接到这个通知后,小王表示不满,前来和辅导员谈话。

这个案例是辅导员工作常见案例,在这个案例当中,学校安排的讲座并不在小王的计划之内,辅导员需要与小王进行谈话,让小王平复心情,进而与之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需要给小王传达讲座对于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或从学生最关心的找工作入手,告知小王复合型人才在社会的重要角色,给小王营造出多方面培养自我能力的重要性,以至于小王主动积极地去参加学术讲座,从而实现对辅导员谈话的“认同”。这样的方法,多用于传达型工作案例中。

三、结语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指导者、参与者、陪伴者的角色。心理辅导谈话作为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工作手段,谈话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得到被谈话学生的“认同”。通过“同情认同”、“对立认同”、“无意识认同”三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适当的培养“认同”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以贵州医科大学“卓医班”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莉红.从肯尼斯·伯克的认同说解读公益广告的和谐功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5):303-305.

[2]陈平,张红梅.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中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思想教育研究,2012,(4):108-111.

[3]邓志勇.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关于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的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认同探讨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