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校本课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2021-05-08 09:15金容
考试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思维品质校本课程

金容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文章探究了校本课程中的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立足于闽南地方特色,强调开展诵读活动、南音吟唱活动的必要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应重视情境的渲染与描摹,以及通过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来准确把握艺术手法,从而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校本课程;审美教育;思维品质

校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学情,以受教育者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能力。在传统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往往更注重的是与高考真题的结合,直接指向高考各个模块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的核心素养,而审美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速成的,审美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因而必须得在校本课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涵养审美情怀。

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感性特征的人类活动,与人的感性生命相联系,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审美活动是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造成的美感的享受。因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文字材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与审美相关的学习活动,来涵养审美情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开展诵读活动

通过反复诵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韵律,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体悟情感。

情感诵读是学习文学作品的一条捷径。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应“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传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诵读声里寻古意”,诵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感。当然,诵读活动不是学生完全自主的课堂活动,在诵读环节中,教师必须进行方法指导,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诵读,初步把握诗词内涵体悟情感;配合音乐曲调,渲染气氛,引发共鸣;诵读时,教师还应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注意声调、节奏、停顿、强弱变化以及句式的错综变化,体悟诗词之美。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强调“生死”“茫茫”要重读,“凄凉”要轻读,“明月夜,短松冈”是短句,却是长节奏朗读法;通过知人论世,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特有的情怀;通过对复杂情感的理解,把握诗词中情绪的细微变化,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应读出揣摩而又沉痛的语气,“小轩窗,正梳妆”则要有一种期待、欣喜之情致。通过对诗词抑扬顿挫的诵读,形成丰厚、细腻和回味式的情感表达,更容易与诗人产生心灵的感应与交流,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之美。值得注意的是诵读环节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应该能贯穿在整个作品教学中,随着对作品理解的深入,诵读的精准性应得到提升,通过诵读效果的对比,升华自身对作品的认知。通过诵读把作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 开展南音吟唱活动

立足闽南地方特色,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南音生南国》《南音吟唱唐宋诗词》,使南音吟唱真正走进诗词,走进学生。

南音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始终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被称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同时南音具有缓慢、优雅、从容的特点,带给人丰富的审美体验,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而泉州的方言闽南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发音,比如很多入声字都能通过闽南语来辨识,用南音吟唱可以回归到字词的古音中,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歌诗是对诗词声音的解读,包含着诵、吟、歌、唱,吟唱是诗词声情艺术的创作表现。和诗以歌,歌以言志,词为倚声,词原本就是用来配乐演唱的,通过吟唱可以让学生回归到诗词的本质中。在南音吟唱中往往借助南音琵琶弹唱,保持唐时的大腹短颈,弹奏上沿用横、抱、拨、弹,音乐主要由“指”“谱”“曲”组成。如南音吟唱的经典曲目《琵琶行》,就巧妙地利用南音特有的韵律特点,借助南音琵琶,在艺术表现上丰富了诗歌的听觉效果,同时又将琵琶女、作者、表演者三者的情感、心境完美地融合,带给人含蓄隽永之美,体现了诗词独特的韵味,赋予了经典诗词新的生机。一些婉约的诗词很适合南音吟唱,如李白的《清平调》、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让学生在悠扬婉转的曲调中升华对诗词的认识。当然,南音吟唱并不代表无规制地歌咏,应该能体现诗词的平仄并自成曲调,结合作品本身的基调,这样才能带来美的享受。

三、 重视对文学作品意境的渲染和描摹

通过意境的渲染引领学生进入文本,通过对作品的描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我代入到情境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往往把重心放在对字词的读解上,而忽视了对整体意境的感知,这样往往导致了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对字詞的简单拼接上,对于作品的整体意境缺少体认。有的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识记情感的相关术语,而对作品意境的把握一笔带过,事实上,意和境是密不可分的。《周易》有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序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掳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意”即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思想感情,而“境”则需要依托文艺作品所写的景物创设情境,境和意的融合,才能构成文艺作品的境界。因而,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意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点上传统的教学往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课件中插入声音、影片、图片等课程资源,借助听觉和视觉感官来唤起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如在《边城》的教学中,用《月光下的凤尾竹》来导入,曲调轻缓婉转,与全文恬淡静谧的意境相契合,同时播放田园风情的图片,有助于学生认知文中所展现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在《纪念刘和珍君》的学习中,播放学校优秀的课本剧《刘和珍君》,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以上的情境设计还是停留在教师主导上,学生的主动参与不足。实际上,可以让学生自行用文字描摹诗词的场景,用自己的理解解读诗词,往往会有更深的审美体验。对于有一定绘画功底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进行绘画创作,而后在班级演示。比如让学生用画笔创作《天净沙·秋思》,通过不同作品的比较,感受小词中传递出来的萧瑟凄凉的意境,同时也能对白描手法有深入的理解。通过对意境的渲染和描摹,让学生自然能对文艺作品的内在情感有形象的体认。还可以通过课文剧的演绎,让学生进入到文本的形象中,通过自我的演绎更能把握作品的意境之美。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思维品质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