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艺
摘 要:学生写文章立意上偏离主题,语言上词不达意,思路上理不出头绪,这些现象是中等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了解到他们其他科的学习大多不错,可以看出他们想把文章写好。对于这些有强烈学习内驱力、写作却成为他们瓶颈的学生,教师的正确指导无疑成了提高他们语文成绩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中等生;写作;修正;评价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每个健康学生基本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然而要把会说变为会写,许多学生就力不从心了,他们为老师指定的题目苦苦思索,不知道怎样才能围绕中心,文从字顺地表达。有的勉强开了头,接下来也像挤牙膏一样,一字一句费劲地挤出来,导致前言不搭后语,行文思路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写作成了他们绞尽脑汁却费心劳神的事,有的中等生坦言,宁愿做两张数学提纲也不愿写一篇作文。如何指导这些写作中等生,成了笔者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难题。通过近几年指导学生写作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写作中等生的水平确实有一定的提高,具体的写作指导实践如下:
一、 定位具体,目标明确
(一)谁是写作中等生,定位要具体
写作中等生指的是在满分为60分的作文,基本得36-42分之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特点是,他们作文能围绕写作要求,举了一两个跟主题相关的事例,然后简单结束全篇。例如有一次期末考作文,题目要求:“微笑,是一张名片,它让人温馨,给人自信。人生从来没有永远平坦的道路,也从来不会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微笑面对。请以‘微笑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写作中等生写完标题后,直接抄了材料的话语作为第一段的内容,接下来举了自己生病由不肯接受治疗到积极配合治疗的例子;又举了考试失败由不敢面对到乐观面对的例子。两个事例都通过一定的叙述、描写来验证自己有微笑面对。这样看似完整的作文,因为叙述的事情老套,思路单一,加上缺乏生动形象的语言,结果最后变成让阅卷者主要看书写给分,谁书写更工整美观,谁的分数就多一点。像存在这样的中等生占班级多少呢?笔者作了统计,一个50人的班级占28人,另一个51人的班级有占27人。可以说他们是班级中的绝大多数,提高他们写作能力迫在眉睫。
(二)对写作中等生的目標制定要确实可行
还是以中考满分作文60分为例,如果能通过具体教学指导,让一部分学生从36-42分的中等分数区间,提高到42-48分的中上分数区间,那么教师的作文教学指导可谓有实效。所以笔者让这部分的学生以自己期末语文作文分为基数,加6分就是他们的目标分。这样量身定制的目标,让每个学生的进步空间都有具体目标为参照。如果下一次写作在内容上或语言表达上有较明显进步,就要明确表扬并让学生总结自己写作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以及今后可继续努力的方向;如果没有进步,要让他们及时反思自己写作问题症结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的定位再加确实可行的目标,让每个写作中等生都有跳一跳就能吃到葡萄的冲劲。
二、 学习名篇,化为己用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有谁知道清朝文化大儒王国维关于人生三大境界是“抄”出来的,从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他“抄”出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宋代柳永的《凤栖梧》他“抄”出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他“抄”抄出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人生三大境界诗意表达通俗易懂,人们一下子记住了王国维的大名,却很少人过问第一个写出如此诗句的原作者。可见王国维是行家里手,“抄”得有水平,“抄”出思想新高度。作为教师理应也要教会学生学会“抄”。具体而言主要抄两种:
(一)“抄”优美的景物描写句
景物描写往往是一篇记叙文的亮点,借助景物描写可以起到很好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里面对自然景物描摹生动而具体。以记叙文的《微笑面对》为例,指导学生在写难过事情之后,可以写道:“想到宗璞说,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我想大概人生也是如此,人和花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一切都会过去,我没有理由不微笑面对。”当然“抄”其他文章的景物描写也是可以,因为景物的美好往往折射作者心情的美好,而美好的心情就是微笑的直接体现。
(二)“抄”细腻的心理描写句
人物的心理描写往往是细节描写,它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涉及人物心理描写的初中课文很多,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黄蓓佳的《心声》、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等。当然这时的“抄”要抄得巧妙,以黄蓓佳的《心声》为例,文中的李京京听到老师说他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课文,他想“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还是以《微笑面对》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叙述一件难过的事情之后,插入一段心理描写,可以写道“成绩不太好,甚至不及格,就该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吗?学校难道就只能是成绩好的学生的舞台,成绩不好的人,难道就只能是丑小鸭?难道就要躲在角落里暗自垂泪吗?”这样的稍加借鉴模仿,就把需要微笑面对考试失利的心态更加形象更加饱满地表达出来。
当然可“抄”的范围非常广,它可以是来自课文的名家名句、古诗文名句等。一言以蔽之,以教材为底本,摘出自己所要的语句,既可以让语言增色,也给阅卷者带来阅读美感。
三、 勤于操练,善于提升
(一)化大为小
操练必须做到每周都进行,以笔者教学为例,每周的摘抄加习作简单称之为1加1,习作要求写一周来的见闻,有时指定主题,如开学初指定一篇300字左右的《我喜欢的新老师》,观看完《我和我的祖国》指定写篇观后感。教学完《论教养》和《精神的三间小屋》,指定写一篇《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等,让习作有新鲜感。更多时候,同学自由写自己的一周来的见闻。有的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有的写家里的喜事,有的写自己烦恼的心事。无论是写何种题材的习作,作为批阅者都给予相当中肯的评价与鼓励,毕竟写作中等生愿意写就是在练笔,熟能生巧,只有不断练笔,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每周一练笔,每单元进行一次大作文写作,当作文成为一项操作性强的作业时,学生对作文的心态也悄悄改变。不再视作文为“洪水猛兽”,在写作操练中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真情实感也越来越自然地流露,这一切都是每周化大为小、勤于操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