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梅
【摘 要】深度学习模式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其注重的是学生慢慢对思维进行转换,改变行为和控制力对新知识或技能进行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深度学习的运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深度学习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083-02
【Abstract】Deep learning mode requires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It focuses on students slowly changing their thinking, changing their behavior and control to apply new knowledge or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deep learning in teachi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core literac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s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nder deep learning.
【Keywords】Deep learning;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cases
一、轉化融合策略,将知识和生活进行融合
生活和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未将知识和生活进行结合,限制了教学效果。对此,应用深度学习,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进行联系,利用生活现象,沟通语文情境,让每个学生可以将生活和经验进行转化。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大还是小”时,就可以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教师: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大。教师:和其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学生:小。教师提出疑问:那么你们现在觉得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说一说为何这样觉得。学生1:我觉得自己现在挺小的,因为我还搬不动课桌。学生2: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在家里和小妹妹玩的时候,我要让着她……教师:有时觉得自己小,有时又觉得自己大,那么我们究竟是大还是小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和你们一样的困惑,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还是小”。通过在导入中提问学生生活中的现象,让文章情境和学生生活情境进行沟通,学生会带着自己的经验理解文章,促进学生生活和经验的转化,且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篇文章教学中,难点就是理解“我”到底是大还是小,教师在掌握学生情况之后,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告诉学生相对和绝对的意思,大小、美丑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
二、转识成智,从知识到智慧的提升
转识成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基于学习的知识基础上,朝着生成智慧方向进行转化,也就是从单一的知识教学变成有智慧的教学,对学生的人格、情感、思维能力进行发展。其中对学生的德性完善和情感丰富属于感性智慧;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则属于理性智慧。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行激发,进而唤醒他们的感性智慧;基于引导他们整合知识,对他们的理性智慧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转识成智对策,可以促进自身的不断提升,加强专业意识,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生成独特的实践智慧。
(一)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感性智慧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时,教师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音乐,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十分漂亮。学生欣赏荷花,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象你就是一朵荷花,现在你想做什么和说什么呢?”对此,学生可以安静地写出来。一名学生说:“我想快点绽放,长得美美的。”教师:“美丽的荷花。”还有一名学生说:“我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我很快乐能有那么多小伙伴。”教师:“原来是一朵快乐的荷花”……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训练。教师在刚开始时给学生播放音乐和展示画面,还有教师的旁白,可以将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中,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节课注重的就是对语境的“意会”,教师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展开想象,可以和文章和作者间产生情感共鸣,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补充文章内涵,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知识整合,培养理性智慧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逻辑思维,引导他们分析和整合知识,也就是开展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运算,对他们的理性智慧进行培养。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在教学中进行运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导图展现出的认知基础作为原点,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全面、合理的思考,基于深入思维活动实现深度理解,达成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教师就可以先提出问题:“曹冲提出的称象方法一共能分成几步,谁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有位学生积极发言,“先将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下沉多少并在船舷上画出一条线。之后将大象赶上岸,往船中扔石头,一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最后称船上石头的重量”。
教师:谁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说的时候,用了“先”?(学生:然后,最后)。教师:对,用了这些关联词就可以分清步骤,谁还想表述?学生:先将大象赶到船上,在船下沉的地方画线,然后,将大象赶上岸,向船中装石头直到画线的地方,最后,称石头的重量。教师:谁还能更简洁的表达?学生:先让大象上船,做出记号,之后大象下船,往船上装石头,到画线的地方,最后,称石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称象的步骤,之后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曹冲称象的方法如何?好在哪里?如果你要称象,你会用什么方法呢?”让学生在组内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给学生展示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明确课文脉络,进而引导他们整合知识,建立知识间逻辑关系,促进他们理性智慧的发展。
三、迁移应用,实现认知和行动的合一
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运用知识,促进自我完善及发展。但是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知识和运用相离的问题,对此,教师就需要运用迁移应用策略。即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注重学生知识获取量之外,还要注重他们获得知识的效果的策略,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对学习方法和能力有自己的感知,所以,教师就教学中就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以及监控,促进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升,为他们深入理解知识以及迁移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反思能力培养,比如,在学习部编版“新型玻璃”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以及作用时什么呢?”教师可以将提前制作好的不同新型玻璃作用和特点的表格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填写。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位学生的答案,并问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就提出夹丝网防盗玻璃,其特点并不是里面有夹丝,而是自动报警,并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教师要让错误的学生改正。通过这样的教学,教师制作出表格,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进行填写,再加上课前教师评价反馈和课堂中学生反思及互相评价,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及监控,在课堂中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促进他们元认知水平的提升,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实施迁移运用。
四、优化评价设计,重视有效学习,引导学生学有所用
学习主要就是为了运用,因此,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实施质量检测,让学生基于实践及反思,提升自我的能力,促进智慧的生成。对评价设计进行优化,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质量监测,除了纸笔测试之外,还可以运用表现性任务实施评价,通过给学生提供特定的任务,对他们的表现做出评价。
综上所述,当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改变,积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深度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则要正确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深度学习的有效运用策略,促进该学习模式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龙.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赵欣欣.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
[3]李春燕.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