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渗透至各大中小学校的内部,学校领导和各科任教师都需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加以更新。事实上,现如今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部分极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进度和课堂安排,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與度。基于此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分层教学法可以从不同层面有效地逐一击破,进而较大程度地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保障教学资源的分配,同时也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基于核心素质教育背景的要求,结合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分析分层教学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应用
何为分层教学法?即具备一定的课程理论基础,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和方法。分层教育法不仅秉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的规则,同时对学生针对性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可以较大程度地完善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因而教学模式被许多教育学家和教育者所推崇;其次,分层教学法还从学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情境,在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有效设置相应不同层级的教学任务,通过不断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层级的教学任务进行目的性学习,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
一、以学生基础情况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进行设置
“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同时推崇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时刻秉承此教育理念开展针对性教学。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材知识较为复杂和抽象,相较于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以此导致部分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之后对于数学学习一直处于烦恼和无可奈何的状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大部分的解答都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即存在一些固定的模式,而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多元性,因此存在不同的解法,学生需要通过多层面进行辨析和解答。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多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而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缓解此现象。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数学的兴趣程度、抽象逻辑性以及学习天赋等条件,将学生分为若干层级,并根据每个层级的情况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而有效满足每个层级学生对于课堂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即对于每个学生的奋斗和努力都给予肯定,而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来区别对待。有许多学校依旧存在所谓的“重点班”和“普通班”的说法,这是非常不正确也不明智的做法,这不仅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最不推崇的做法。
二、根据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
何为教学目标?即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定,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则是依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基准。例如,学生若是能够充分并快速理解所学知识点,那么这类学生则是对于数学学习具有一定兴趣,设置为A层级;学生若是只能从部分角度理解问题,那么这类学生则是学习成绩一般,具备一定数学基础但是学习成绩难以提升,设置为B层级;学生若是对于教学任务难以理解并且丝毫没有头绪,那么这类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设置为C层级。在根据设置完相应的等级之后,教师再根据每个等级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促使他们都能充分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高中数学课程《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级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利用分层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面对C层级的学生时,由于这类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就集合的基础概念进行熟悉和掌握;在面对B层级的学生时,由于这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可以让他们在熟悉集合基础概念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集合的表达方式;在面对A层级的学生时,由于这类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和较强的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在熟知集合概念和表达之后,探寻生活中是否可以集合去进行解题。这样根据每个层级分配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满足每个层级学生对于课堂的需求,同时教师还需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预习工作开展分层教学
预习阶段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预习工作完成良好与否可以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好坏。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若是学生没有进行相应的预习,而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才开始接触教材知识,这将会从一定程度影响课堂进度和课堂效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安排相应的预习任务,推动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而达到高效课堂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高中数学课程《对数函数》的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设置一定的预习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针对C层级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了解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并总结出预习过程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中发出提问;针对B层级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将之前所学习过的函数方面的性质加以复习,再对比对数函数的数学性质,发现其中同异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A层级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对对数函数的性质加以思考和分析,并尝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分层预习任务,不仅可以满足每个层级学生对于课堂的需求,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深入课堂探究过程中。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地开展分层教学。现如今,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因此教师需要时刻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开展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勇江.核心素养视域下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58.
[2] 拉毛才让.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54.
作者简介:徐於军,1982年2月,男,汉,江苏,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