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1-05-08 14:54贾朋雨石婧瑜王雨嘉崔成森冯星淼王亚东
中国医院 2021年5期
关键词:车组晋升职称

■ 贾朋雨 辛 禹 石婧瑜 王雨嘉 崔成森 冯星淼 王亚东 孟 开

随着人口规模增加、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北京市院前急救数量激增,2019年4~6月北京市“120”受理要车数量同比增长22.2%,派车数量同比增长28.17%,而与之对应的是急救服务供不应求的困局。急救人员作为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分析北京市的院前急救人员现状对于完善急救体系、增强急救功能、解决北京市当前困局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北京市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医疗急救体系:北京急救中心(“120”)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二者共同承担了北京市的急救工作。但是二者因为性质等的不同,导致其在人员的规模、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充分了解两种急救模式下人员的现状对于急救体系的改善、急救资源的合理分配、急救事业的规划等具有重大意义,也为两个医疗急救体系的合理定位、合理分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北京市“120”和“999”急救中心全体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生和护士。

1.2 调查问卷

研究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婚姻、户籍、文化程度、职业、职称、工作年限、聘用方式、健康状况自评、平均每月上夜班次数等。首先,在文献评阅和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制作问卷初稿;然后,通过对院前急救医生和护士各4名开展深入访谈,对问题和回答的合理性等进行认真推敲,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调查问卷,使其符合院前急救工作的实际情况。

调查问卷在被调查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以问卷星的方式开展。问卷都设置了必填项,且问卷设计之初就嵌入了逻辑关系,对问卷内容进行审核,对不符合逻辑的样本会自动剔除。本次问卷调查自2019年8月28日至9月17日,共发放2215份问卷,收回941份问卷,回收率为42.5%,其中有效问卷941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录入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北京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总数为941人。其中,“120”有714人,“999”有227人。两类人员在性别、年龄、婚姻、户籍、学历及聘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数量大致相当,但“999”中男性数量(占80.62%)远高于女性。年龄方面,“120”集中在31~40岁(48.88%),而“999”集中于21~30岁(72.69%)。婚姻方面,“120”已婚人数为548人(76.75%),“999”中未婚人数与已婚人数大致相当。户籍方面,“120”以北京郊区人员为主,为298人(41.74%),“999”以非本市人员为主,为219人(96.48%)。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和本科居多。“120”本科人数为437人(61.20%),“999”大专人数为166人(73.13%)。职业方面,“120”中以护士和执业医师为主,“999”中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最多,为108人(47.58%)。职称方面,初级职称人员最多。工作年限方面,5年以内人员数量最多。聘用方式方面,“120”以正式在编人员为主,为319人(44.68%),“999”主要以正式非在编人员为主,为199人(87.67%)。通过医护人员身体自评可知,认为身体状况非常好和比较好的人员比例为64.72%。对院前急救人员健康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急救中心人员的健康状况自评的P<0.05,表明两类人员在健康自评方面存在差异。“120”中认为健康状况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为15.27%,远高于“999”的1.32%。

2.2 医护人员工作量情况

院前急救人员平均每月上夜班6~8次的人数最多,为347人(36.88%),对院前急救人员每月上夜班次数进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急救中心人员的每月上夜班次数的P小于0.05,表明两类人员在每月上夜班次数方面存在差异。“120”中6~8次人数为334人(46.78%),而“999”中13~15次的有150人(66.08%),这与机构人员数量和排班制度等有密切关系。

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出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医护人员中所在车组为非转运车组的居多,有549人(58.34%),而所在车组为转运车组的人数为392人(41.66%)。“120”中非转运车组人数为407人(57%),转运车组为307人(43%);“999”中为非转运车组人数为142人(62.56%),转运车组人数为85人(37.44%)。

对出诊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单纯搬抬和转运情况研究发现,提供该服务比例在81%以上的情况为主。对“120”“999”中不同车组出诊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单纯搬抬和转运的比率进行卡方检验可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120”“999”中不同车组人员在出诊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单纯搬抬和转运的比例方面的分布没有差异。在“120”中,非转运车组该服务比例为81%以上的情况为8.54%;转运车组该服务比例81%以上的情况为8.54%。在“999”中,提供服务比例为81%以上的情况为10.13%;转运车组提供服务比例在81%以上为8.81%。见表1。

表1 出诊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单纯搬抬和转运的比率情况

2.3 医护人员压力情况

通过调查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情况可知,医护人员认为压力比较大的最多,为339人(36.06%),对工作压力进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急救中心人员的工作压力的P均小于0.05,表明两类人员在工作压力方面存在差异。“120”中压力比较大的人数为298人(41.74%),“999”中压力一般的人数为116人(51.1%)。

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压力调查可知,当前医护人员认为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压力一般的数量最多,有431人(36.24%),认为当前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压力比较大的人员数量为299人(31.77%)。对院前急救人员职称晋升压力进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急救中心人员的职称晋升压力的P小于0.05,表明两类人员在职称晋升压力方面存在差异。“120”中压力比较大的人员数量为254人(35.57%),“999”中压力一般的人员数量为98人(43.17%),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职称晋升压力情况表

2.4 医患关系情况

研究工作中遇到患方态度恶劣或语言伤害时发现,医护人员普遍认为每周会发生1~2次以内的人数最多,有675人(71.73%),对院前急救人员医患关系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急救中心人员的医患关系情况的P大于0.05,表明两类人员在医患关系情况方面不存在差异。“120”中认为每周会发生1~2次的人数为502人(70.31%),“999”中认为每周会发生1~2次的人数为173人(76.21%)。

3 讨论

3.1 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年轻化,且工作年限较短

通过本研究发现,与“120”相比,“999”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且偏年轻化。“999”中男性比例高及偏年轻化的原因在于院前急救呼叫量大,工作繁重,且工作中需要大量搬抬等体力劳动,所以对人员的身体要求较高。“120”中设置专门的搬抬人员,而“999”中未设置专门的搬抬人员,所以医生和护士需要承担搬抬工作,这使得招聘人员的时候偏向于年轻的男性,并且随着年纪增大身体适应不了如此高强度的人员大都离开了工作岗位。在个人深入访谈中,医务人员说“我现在已经40多岁了,像我这个年纪还出车的人太少了”“我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了,已经不想干了,但是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大部分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对于40岁以后的就业去向感到迷茫。“120”和“999”中人员素质差异明显,这是因为“120”对于人员的学历有着更高的要求。

3.2 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压力和职称晋升压力较大

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压力大,“120”中工作压力大于“999”。工作压力大与急救人员工作量大密不可分,高强度的工作给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与实地调研发现一致[2-7]。此外,人员还面临着职称晋升压力,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实行特有的职称制度,与薪酬待遇相关联,院前人员的职称晋升和院内相同,但是因为工作内容不同,院前人员普遍科研能力弱、科研数据缺乏、没有科研课题等,导致人员论文撰写困难,职称晋升困难[8]。“120”中职称晋升压力大于“999”,这是因为“120”对人员的论文要求大于“999”。

3.3 院前急救人员健康状况自评不容乐观

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场所主要是急救车,所以每天呆在车上的时间非常长,这也导致了人员健康状况的下降,近10%的人员健康自我评价不好,其中“120”的比例高于“999”,这与工作环境和工作量有着密切关系。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可知,多数医护人员都患有腰间盘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因此,建议急救中心管理者应当采取科学排班、轮班的方法,以减轻其工作负担,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气氛。

3.4 转运工作多,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

通过前期研究发现,当前院前急救人员普遍对工作的认同程度不高,人员倦怠严重。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大多是由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这份工作的神圣信仰和对救死扶伤的成就满足,他们希望承接更多与医疗救治相关的活动,在提升医疗技能的同时,也体现出医务人员的价值。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出诊过程中实施单纯搬抬和转运的比例高于50%的医护人员数量占一半左右,转运车组与非转运车组工作内容没有明显差异。在个人深入访谈中,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说“这工作与我对预期的工作差距还是有的,因为我认为这份工作没有将我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转化”。从这些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谈话中不难发现,他们认为工作与预期不符、工作没有价值、难以得到相应的尊重。而且由于人员缺乏和工作量大,加上院前急救分级调度实施情况不佳,使得高级别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仍然需要承担很多简单的搬抬工作,从而降低了这部分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对于职业的认同程度。

3.5 医患纠纷依旧存在于院前急救人员工作中

院前急救工作中医患纠纷时有发生,通过调查医护人员普遍认为遇到患方态度恶劣或语言伤害每周会发生1~2次的人数最多(71.73%)。通过访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医患关系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醉酒、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服务要求过高及搬抬问题等[9-11]。因此,急救中心应当重视人员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和教育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工作使得急救人员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客观合理地评价自我及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使心理处于平衡。

猜你喜欢
车组晋升职称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以电代油推进绿色生产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基于WiFi便携式防砂车组生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大小交路嵌套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优车组数开行方案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