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歌衬词的功能与运用研究

2021-05-08 14:54刘晨迪王启俊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衬词巢湖秧歌

刘晨迪王启俊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 安徽·合肥230012;2.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安徽·合肥230012)

一、巢湖民歌概述

巢湖民歌源远流长,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夏朝,据《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此文献中所提及的四个字“候人兮猗”正是我国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南方音乐,即“南音”,同时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所记录的第一首情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宁业高教授的考证之下,于巢湖市北部司集镇的涂山,再次确证为“涂山之女”所等候之地[1]。在种种历史记载和考证下,可以确证巢湖民歌为最初的“南音”。而“候人兮猗”之“兮猗”便是民歌衬词的一种。

巢湖流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地,楚国的文化,包括“楚歌”,对于巢湖流域的民歌影响颇深。从楚辞和巢湖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非常吻合这一特征来看,巢湖民歌和“楚歌”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汉代乐府《杂曲歌辞》的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唐代的《采莲曲》和《野老歌》等歌曲都在巢湖流域广泛流传,并对巢湖民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诗词语句便转化成巢湖民歌的歌词,色彩多样、数量丰富的衬词家族也孕育其中。

二、巢湖民歌衬词的分类

衬词常被用来补齐一首歌曲中的正词,赋予音乐以多变性。巢湖民歌歌词中常见的衬词种类分为以下几种:

(一)装饰性衬词

衬词在巢湖民歌中多为语气助词,包括各种形式的字、词、句,其本身大多没有实在的含义,却始终贯穿在一首歌曲中,使之具有很强的音乐流动性和生动性。按照衬词音节划分,大致有三种: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

单音节,常见的如:啊、呀、唻、吔、呐、呦、嗨、嘛、嗬、咿、喂、哪、哇、哎、呵等。汉字的读音,因韵母的不同,分为开口音和闭口音两种。发音的时候,口形是张着的音就叫做开口音。元音中的a、e、o为开口元音,如巢湖秧歌和巢湖山歌等一些情绪激动且旋律高亢的歌曲中频繁使用一些开口元音的字,如:啊、呀、呐、嘛、哇、嗨等。元音中的i、u为闭口元音,如巢湖民歌中一些叙事抒情的小调中常被使用,如:咿、唔、喂等。

双音节,如:哟嗨、呀么、哎呀、嗨哎、唻嗨、嗨咗、那个等。单音节和双音节衬词在巢湖民歌歌词中多是助词、感叹词等口气语调的歌腔化。

多音节,如:哟嗬嗨、哎哟哟、唠咿嗯、呀儿哟、哎嗨哎嗨、哟喂嗨呀、哎哟嗬嗬哎哟呵等。在巢湖民歌需要进行抒咏时,会加以助词和感叹词等词汇来加强音乐情感的表现,常会使用多音节语气衬词,演唱者随着衬词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演唱的自由性也随之加强。

“泛听”的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使听力的语感得到更多的锻炼,训练重点在于学生听的数量。对于英语流行歌曲的泛听,教师可以选用各种题材的英语流行歌曲在课堂播放或推荐给学生课后自学。由于泛听并不要求全部听懂,只要求听懂大意即可,对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并不作太多要求,因此从课堂教学的效率出发,教师可在一些次要的时间内播放用于泛听的英语流行歌曲,例如在课间十分钟或者下课前学生比较疲惫的一段时间。同时由于泛听重在以量取胜,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推荐优秀的英语流行歌曲,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查找并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反复收听,从而达到泛听训练的目的。

(二)称谓性衬词

称谓性的衬词在歌曲的歌词中,有明确的含义存在,多与歌词联系密切,使得音乐的表现更加亲切化、乡土化、形象化、生活化。衬词可指人,也可将事物拟人化。常见的有:你、你个、你小、我、我小等。例如,巢湖山歌《小郎晒得汗淋淋》中:“(你)一阵(之小)热头(的小)一阵(之)阴,把郎(你个之小)晒个(你个)汗淋淋”。这句歌词中的第一个“你”指的正是多变的天气,第二个和第三个“你”瞬间跟着歌词的含义变化,指的是“郎”。由于地方方言性,类似于:你小、我小等,也可没有具体语义。再例如,巢湖民歌《山歌好唱口难开》中:“樱桃好吃(我小)树(我小)难栽”。虽然这句歌词里面的“我”没有具体语义,却拉近了演唱者和听众的距离,更加便于交流沟通。

(三)方言性衬词

方言性衬词在民歌歌词中也屡见不鲜,不仅使得歌曲具有地方语言特色,也更加贴合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歌词更加鲜活,赋予不同种类的民歌独特性,便于当地百姓传唱。如巢湖民歌《十里长冲好风光》(倒扳桨)的结尾中的“哎呀咿子哟咿哟呵呵”[2],这句衬词不仅在全曲中首尾衔接,旋律歌词自然过渡,更凸显了巢湖地方性的方言特色,可谓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笔。巢湖民歌中典型的《吓(hē)老鹰调》,歌词中运用衬词“噢嘘”的吆喝声,彰显了歌曲中浓郁的生活气息[3]。再比如,巢湖民歌中的秧歌区别于其他地方性秧歌的最具有经典意义的个性特征:领唱全部唱完后但秧歌并未结束,甚至整首歌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吆腔部,绵长的旋律中几乎出现的全部是衬词(一般重复三个正词),饱含了来自山野民众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赞美生活、不怕疲惫和同心协力的真实情感。

三、巢湖民歌衬词功能

巢湖方言的特征决定了巢湖民歌歌词中衬词的大量使用。巢湖民歌歌词中衬词的使用不仅突出了巢湖流域的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氛围、活跃演唱者情绪、加强歌唱时的语气、烘托歌曲旋律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给一首首巢湖民歌赋予了鲜活的灵魂。

(一)表现功能

1.美化语言,强化风格

衬词是歌曲正词的深化和延伸,使得一首歌曲的意境表现得优美且有特色,搭配上得体的旋律就使得歌曲更加妙不可言。

如巢湖民歌《我家宝宝睡着了》[4],这首歌是巢湖民间流行的歌谣《摇篮曲》所改编的,整首歌由四个乐段组成,歌词由正词和衬词交替出现,简单的几句正词将宝宝从“打瞌睡”到“酣睡”的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歌曲中频频出现的衬词“呵哎嗬哪”“哪”“嗯”,配上宁静安详的旋律,使得整首歌更加朗朗上口,平易近人。歌曲最终在11个小节的“嗯”中结束,这个长长的拖腔鼻音正是整首摇篮曲的点睛之笔,宝宝最终在深情且温柔的歌声中安详地沉睡。

同样,巢湖民歌中不同体裁的歌曲使用的衬词也不同。例如:哎、嗨、啊、哟、吆等开口韵的衬词,在巢湖秧歌和巢湖山歌中大量使用。这些开口韵的衬词在秧歌和山歌中不仅强化了歌曲的高亢情绪,更易于歌手在演唱时情感和激情的迸发。再比如:唔、曼、呀、咿等合口韵、齐齿韵或较重鼻韵的衬词则常在小调中频繁出现,增强了歌曲的叙事抒情性[5]。

2.渲染气氛,深化感情

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了音乐,无论是生产劳动、爱情、庆祝、追悼等都离不开唱歌。巢湖民歌中衬词的使用也正体现出对生活气息的烘托和情感表达的升华。如歌曲《码头工人抬货号子》,全曲曲调简单,节奏整齐有力,共13小节。整首曲子没有实词,只有虚词,每两个字或者三个字为一节:吭嗨、嗬嗨、哈嗨、嗨吭嗨、哈嗬嗬、嗨吭吭、哎嗨嗨。这些衬词在演唱中近似呼喊,模拟了现场的表情动作,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码头工人在响亮的号子声中,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如《乖乖隆地咚》中反复出现的衬词“乖乖隆地咚”,是巢湖方言中表达“惊讶”的感叹词。歌曲中此句衬词的使用不仅呼应了歌曲的标题,更抒发了巢湖人民对新事物的惊叹和喜悦之情。又如《巢湖好》中第一句歌词:“巢湖(啊)好(哎咿吔)好(呀)好风光”,在正词语后增加了语气词,在演唱中不仅能够引起听众的的注意,更加强了情感的感染力[6]。这些衬词穿插在正词中,虽然只是单纯的语气词没有含义,但是却烘托出了全曲的气氛。

(二)结构功能

从结构功能上来看,巢湖民歌里的衬词在歌曲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对歌曲的影响也不同。

1.曲首引入

在一些巢湖民歌中,也常出现从歌曲中的第一个字或第一句歌词就开门见山地运用了衬词。巢湖号子类民歌常出现曲首引入衬词或整首歌曲都由衬词组成的情况,如巢湖的劳动号子《木排号子》,全曲第一句人声就是伴唱的单音节衬词“噢”,为一个完整的长句,节奏自由缓慢,引出领唱的正词。演唱者在演唱时,“噢”字一出,绵长的起腔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营造出本首歌曲的总体感情基调和独特意境。

再如,庐江民歌《拉石头号子》,整首歌曲正词部分共二十个字,其余均为衬词,且歌曲首句就是一句铿锵有力的“哎”。演唱者在演唱时,简单的一个“哎”字和短小轻快的节奏瞬间把我们拉入到这样一幅画面中:劳动人民面对穷苦的生活却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力量和信心。他们唱起号子鼓舞着大家,将团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除了巢湖民歌中的号子常出现在曲首引入衬词的情况,其它巢湖民歌也会使用这种手法,比如:《我家宝宝睡着了》曲首轻柔的呢喃——“呵哎嗬哪呵哎嗬哪”;《唤牛》曲首自由豪放的“吆喂”;《大湖之美》曲首优美抒情的“啊”;《乖乖咙的咚》曲首欢快热烈的“咳”等,各具特色,各美其美。

2.加衬扩充连接

巢湖民歌中加衬扩充连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加衬,一种是句末加衬,其中句中加衬扩充是民间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一首歌曲句中句末加衬,使演唱者和听众可以基于对衬词的运用和理解,充分地去表达和理解歌曲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同时也巧妙地处理了闭口音和开口音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将旋律扩充延长,增加了音乐的流动性[7]。

例如:巢湖百姓通常在栽秧时所唱的秧歌,被称为“喊秧歌”。巢湖秧歌作为山歌大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融合了山歌和号子的题材特征和因素。因此,“喊秧歌”在句中和句末的衬词装饰和润腔装饰使用颇多,使得整首歌曲的腔幅变得宽广。具有巢湖秧歌原生态风味的《一支秧歌一趟秧》中,其句中句末添加的衬词贯穿于整首歌曲之中,虽然本曲在收录时的整理改编中衬词被大幅度删减,但使得旋律和内容更加流畅,更具有时代感。秧歌开头便是一段高亢舒缓且自由的单声部女声:“春风(哎)又到(哎)巢湖(哎)边(哎)。”从谱例中可清晰地看出仅仅十一个字的歌词,四个衬词“哎”的旋律占比远远多于七个正词,且都运用在演唱者抒情的长音和悠长自由的拖腔中,成为整首歌最亮彩的部分。

巢湖南岸男女对唱秧歌《绿面滚滚迎面来》的整首歌曲中,同样也是句中和句末都贯穿着衬词,以首句男声独唱部分为例:“朵朵(吔嗨)彩云(吔嗨嗨)过(的)山(唻嗨哎嗨)来(吔)。”衬词旋律中前倚音的频繁运用,巧妙缓解了巢湖话字头过硬的缺点,缩短了音值,增加了层次感,使演唱者的声音变得和谐自然,再加上衬词演唱时自由韵律和节拍的特色,歌曲开头第一句便不由得使主角的形象刻画在脑海中,把听众带进具有巢湖生活风格特色的画面情境之中。

3.曲尾终止

衬词运用在巢湖民歌中的歌曲也较为常见,既对整首歌曲的正词部分加以补充,又稳定了曲尾的终止感。例如:《姐叫情哥你放心》曲末稳定终止的“咿嗯”;《茶乡新歌》曲末为正词加以补充的“啰”;《山村文化室》曲末在抒情悠长且渐弱的“哎”中结束,让人沉浸回味在歌曲的优美旋律中。

结 语

由此可见,衬字的运用是巢湖民歌主要艺术特色之一。巢湖民歌研究,只有对其衬词的功能以及运用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才能深度地认识和了解巢湖民歌的创作技法和演唱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促进巢湖民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传承。

猜你喜欢
衬词巢湖秧歌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昌黎地秧歌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
巢湖玉卮意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