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课堂”,让文言文教学由“难”到“易”

2021-05-04 09:44时珠平陈小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时珠平 陈小平

【编者按】课堂上,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积极构建“问学课堂”的实践样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师生交互中发展思维;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让思维延续。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问”贯穿始终,“学”真的发生。本期分享两例教学及其评析。

摘要:《伯牙鼓琴》是一篇较为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以学生之“问”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明确教的任务,强化读的指导,聚焦思维深化;让学生在以问话“知音”、以问论“古琴”、以问解“情志”、以问悟“绝弦”的“真学”中,实现思维和言语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问学课堂;《伯牙鼓琴》;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作为文本类型的一种,在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教学价值。被选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体量较大,字量较少,且不少寓意深刻,教学难度较大。如何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尺度,让文言文教学由“难”到“易”?是值得思量的问题。当文言文教学遭遇的困境与“问学课堂”相结合,就碰撞出了全新的思路和操作路径。《伯牙鼓琴》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较为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本课教学在“问学”中展开。

一、教学实录

(一)课前交流:以问话“知音”

师同学们好!课前老师看了你们的问学单,我猜我们班一定有一大批内心安静而又思维活跃的同学。说你们内心安静是因为老师看到了你们写的字,只有内心安静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字。说你们思维活跃是因为老师看到你们提出的问题非常丰富。(出示问学单1:什么叫知音?)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提问。同学们可以看看语文书第100页的资料袋,有没有人找到了知音的解释?

生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知音”。

师你阅读速度快,找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很强。(出示问学单2: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知音?)又有同学提问了,谁来举例说明?

生比如管鲍之交。

师请你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们两个一起经商,相约得利均分,有时管夷吾多拿钱,叔牙也不认为他贪婪,而是知道他家里贫困。

师后来管夷吾被囚,也是鲍叔牙帮他脱离了监狱,还推荐他做了齐国的宰相。对朋友倾力相助,称得上知己。还有吗?

生李白与杜甫。李白和杜甫中年时在洛阳相见,成为朋友。后来李白被流放到夜郎,杜甫对李白的生死存亡尤为关切,做梦都想他,还写下《梦李白》两首,其中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就是例证。

师是的,做梦都想朋友。感情真是很深!可以算知音。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在“问学单”中提出的问题“什么叫知音”,引导学生到“资料袋”中寻找答案,意在让他们明白“资料袋”也是理解课文的好帮手,同时初步体会到“知音”与“一般好友”的区别,为后面真正理解知音文化打下基础。]

(二)导入新课:以问论“古琴”

师“知音”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板书:伯牙鼓琴)“鼓”的意思都知道吧?

生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释。

师这是个好方法。有同学是没看注释就知道的吗?

生我是根据上下文直接猜出来的。

师猜!这个猜也是要有技巧的。就是根据句意、词语去理解句中不易理解的词。这是读文言文的好方法。老师还想问的是,他弹的是什么琴?有人知道吗?

生古筝。

师很接近了,古筝的弦通常有21根,要比这个琴多好多根。

生古琴。

师厉害。(出示古琴图片)你们知道古琴还叫什么琴?

生瑶琴。

师《三国演义》有一首篇尾诗,当中有“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空城计。

师还有吗?

生七弦琴。

师是的,古琴七根弦,白居易曾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弹琴是中国古人修身养性的好方法,那同学们知道古琴弹得最好的是谁吗?

生我猜是伯牙。

师猜对了,李白诗写得最好,所以叫诗仙。那琴弹得最好的叫什么?

生琴仙。

师你的反应真快。后人就是这样称呼他的。话说啊,一次,琴仙伯牙出使楚国,结束以后坐船返回晋国。途中遇上大雨,就把船停在一处山崖之下。此时,伯牙看着远处的山,听着近处的雨,不觉来了兴致,便在船中抚琴一曲。他的琴声将岸上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樵夫吸引了过来,知道樵夫是干什么的吗?

生砍柴的。

师这位樵夫是谁?

生我猜是锺子期。

师不错,此人姓锺名徽,字子期。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古代很多文人诗词或典籍里都提到“古琴”“瑶琴”“玉琴”“七弦琴”,这是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融合。教學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文中的“琴”是指“古琴”,弹琴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另外,本篇文言文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适度地将文中空白处的故事“补”讲出来,帮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问学反馈: 以问解“情志”

师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出示问学单3:“汤汤”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读之前,有几个同学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字的读音。请大家齐读“汤汤”这个词。

(学生齐读“汤汤shāng shāng”。)

生“汤汤”就是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师是的,那请你们读出水流的这种大而急。

(学生读“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我们一起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师通过朗读,我发现你们课前提出的问题与你们在读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是一致的,一起来看看。(出示问学单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可以这样断句吗?)你们认为这两个句子该如何断?

师对于“善哉乎鼓琴”这一句的朗读节奏,同学们划分时有的断在“乎”前,有的断在“乎”后。看来关键是要解决“乎”的问题。要想读好它,先要了解它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老师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乎”通常有以下几个意思。(出示“乎”的意思:①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②语气词,用在句末表感叹,相当于“啊”“呀”;③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和缓或停顿;④形容词词尾)大家读一读。

(学生读。)

师(出示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中的句子“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和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中的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请同学们根据“乎”字的几个意思对这两句中“乎”的用法做出判断。

生第一句中的“乎”应该是第一种用法,用在句末表示“吗”。

师第二句呢?

生第一个“乎”应该属于“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和缓或停顿”,第二个“乎”还用在形容词词尾。

师那读的时候,“乎”是与它前面的词关系更紧密还是与它后面的词关系更紧密?

生跟前面的更紧密。

师再读一下“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

(学生读。)

师“乎”用在句子中间,读得要和缓一些,可以适当延长。(范读)适当延长,就能读出山之长、山之高。

(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山之高大。

(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山之巍峨。

(指名读。)

师听你朗读,我有山峰高耸入云的感觉……大家读的时候还要注意音断气连,才更有韵味。一口气读完两句话,谁来试一下?

(指名读。)

师你读得波澜不惊啊!有没有到长江边玩过?边读边想象长江的画面。

(学生再读。)

师我感觉有点微波荡漾了。

(指名读。)

师你这一读有点波翻浪涌了。大家齐读这一句。

(学生齐读。)

师真好,我仿佛听到了江河奔腾的浩荡之声!(出示问学单5:该怎么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很多同学读起来都比较为难,不知道该怎么断句。关于这句话,书中有完整的注释,如果我让你读一下这一句话现在的意思,你会怎么停顿?

(指名读,齐读。 )

生在“认为”后面停顿。

师加个主语。

生伯牙认为。

师他很自觉地在“认为”后面停顿了下来。所以,“认为”后面有一个停顿,继续——

生伯牙认为,世上——

生没有值得——

生再为他——

生弹琴的人了。

师你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值得”“再为他”“弹琴的人”,这几处又有停顿。连起来就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大家读一遍。

(学生读。)

师六(4)班的同学可真不一般,只教一遍就找准节奏了。如果整篇课文的意思都明白了,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好。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看课文,有不理解的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义,同桌交流疑难处。)

师有没有通过同桌交流还解决不了的?

生我想知道“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的“志”是什么意思?

师(出示问学单6:该如何理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确实有很多同学也问了这一句。书中是怎么解释的?

生志,心志,情志。

师有没有同学用一种让人一听就懂的说法来解释这个“志”?

生心里想到,心里想的。

师我们暂时可以这样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读得比刚才要好。谁单独站起来给我们读一读,要不然你们推荐一位。

(组织学生竖排读,去标点读。)

师好的。那老师又要问了,本文的题目是“伯牙鼓琴”,那课文围绕“伯牙鼓琴”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是“鼓琴”“破琴”。

师概括得言简意赅,你是围绕“琴”这个关键事物来概括的。

生我认为是“遇知音”和“失知音”。

师你概括得也很好,是围绕主要事件的结果来概括的。(出示问学单7:伯牙和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又有同学提问了,请大家自由读“遇知音”的部分,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读并交流。)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伯牙和锺子期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所以他们成了知音?

师有道理,那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弹”?

生从“善哉”可以看出,“善哉”也就是“弹得好”的意思。

師其他同学也发现了吗?还有吗?

生我是从“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一句看出来的。伯牙弹琴时,想到什么就能表现什么,我觉得这是高手才可以做到的。

师你也是高手。那如何证明锺子期“善听”呢?

生伯牙弹的内容,他都能听出来,从“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这两句就可以看出。

师你讲话很完整。还有没有同学想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生我是从“方”字看出来的,因为伯牙刚刚弹,锺子期就听出来了,所以他很“善听”。

生从“少选”也能看出。

师都说六(4)班的同学思维活跃,我是真的看出来了,为你们的发现点赞。那伯牙还可能想到什么呢?能不能同桌合作说一说?

生方鼓琴而志在微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悠悠乎若微风。”少选之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师清風明月,闲适无比。

生方鼓琴而志在大海,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茫茫乎若大海。”少选之间而志在草原,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青青乎若草原。”

师说得好,看来伯牙在你们的心里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说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生我们刚才想到了微风、明月,想到了大海、草原,为何伯牙只想到了山和水?

师你的这个问题把老师都难住了!你们自己讨论讨论,看该怎么理解。我提示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文中对“志”的注释,然后说说自己对“情志”一词的理解。

(学生讨论。)

生这个词拆开来就是“情操”和“志向”。

师(竖大拇指)那你说说这个“高山”和“流水”反映了伯牙怎样的情操和志向。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想做一个像高山一样顶天立地、有仁德的人。

师有道理,古人说“仁者乐山”。那么“流水”呢?

生智者乐水,说明伯牙还想做一个像水一样有智慧的人。

师二人在一起,心声相通,志向也明,何等惬意啊!老师这里要补充一个故事——伯牙发现一个樵夫居然能听懂自己的琴声,不由大惊,连忙推琴而起,对樵夫说:“先生如此高才,如何甘心在这山间做一个樵夫?您不如跟我走,我推荐您做官吧!”谁知樵夫说:“做再高的官,也比不上我在父母身边尽一天的孝啊!”当然,樵夫就是子期。你们看子期还是个怎样的人?

生孝顺。

生有仁德。

生能听出伯牙琴声中蕴含的情志,子期也很有智慧。

师对,因为子期的孝顺、仁德、有智慧,伯牙就认为,这样的品质实在也是自己所追求的,当时就和子期结为兄弟,还约定第二年的同一天在此地相聚。但没想到……

生一年后子期已死。

师是呀!第二年,伯牙迎来的只有子期的老父亲和一方坟墓。你们想想伯牙当时是什么心情?

生伤心。

生痛心。

生绝望。

师文中怎么写的?

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请你把这种绝望读出来。

(学生读。)

[设计意图:读好文言文,是理解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做好三件事:一是读准生僻字、多音字,二是读好语气词,三是读好长句子。课前,学生已经通过“问学单”将自己这几方面的困惑提了出来,教师只需按学生提出的问题顺势反馈和引导,就能帮助他们解决朗读时的难处,助力后续的理解。对于“志”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核心,可分两步引导:一是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疏通文义,做浅层理解;二是就学生的疑问顺势而导,做深度理解。本环节的教学,在拓展仿说后,学生突然提出“我们刚才想到了微风,想到了大海,为何伯牙只想到了山和水?”这种层层递进的主动思考非常可贵,能够促使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处。将“情志”一词拆分为“情操”和“志向”,进一步追问“高山”和“流水”表达了伯牙怎样的志向,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形成了问题链,敦促学生在不断思考中促进思维成长。]

(四)问学拓展:以问悟“绝弦”

师当伯牙得知子期已不在人世时,就在子期的墓前弹了人生最后一曲,叫《忆故人》。(播放音乐)弹奏完这首曲子,伯牙猛然抽出佩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用力一摔,玉琴俱断。对于他的举动,有很多人不解。(出示问学单8: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何要“破琴绝弦”?)就连锺子期的父亲也不能理解。(出示王安石的《伯牙》)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

师现在同学们理解他为何破琴绝弦了吧?

生因为他再也找不到像子期这样的知音了。

生身边的人看起来都像朋友,可是找一个像子期这样的知音实在是太难了。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最后这段话,读出伯牙的这种痛心和绝望。

(学生读。)

师伯牙和子期的千古佳话,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出示课后“资料袋”中的诗句)请同学们读读。

(学生读。)

师王安石讲得最明白: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出示问学单9: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这就是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知音难觅。

生不是所有的朋友都称得上知音。

师是的,这个故事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和友情的标准:士为知己者死,琴为知己者弹。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向往和仰慕的典范。这个故事你们记住了吗?几次读下来,应该都会背了吧?试着背一下。

(学生齐背。)

师真好,都会背了。最后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如“锺子期是怎么死的”等,(出示问学单10:锺子期是怎么死的?古琴是谁发明的?)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警世通言》,你们的很多问题,包括今天老师讲的故事这本书里都有。同学们读完后,我们组织读书交流会,分享各自的阅读成果。当然,也欢迎你们继续质疑,下节课我们共同释疑。

[设计意图:伯牙“破琴绝弦”的故事很有深意,但毕竟年代久远,学生较难理解。古人的友情观,用古人的文化心理来解释,比较容易消除理解障碍。此环节,先以《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引入,然后借助课后“资料袋”中孟浩然、李白、王安石对伯牙与锺子期的评价补充说明,学生自然就理解了“知音难觅”的深刻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身后,鼓励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得到思维的生长。本课适时运用“资料袋”,也是将“问学”与文言文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尝试。]

二、教学评析

《伯牙鼓琴》一文全篇只有83个字,但寓意深刻,教学难度较大。观察本课教学可以发现,“问学课堂”能够解决文言文教学的很多难点。教师以“问”推进教学,追溯学生课前的问题,课中追问,让我们清晰感受到了学生语言体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这一点,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巧妙利用“问学课堂”展示文言文教学,举重若轻,教得自然而有深度。

(一)以“问”明确教的任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需要完成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文言文学习的经验,感知文言文的雅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步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这应该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大量文言文最重要的价值。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习得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三是做好小学与初中文言文学习的衔接,为学生中学阶段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课上,教师首先使用了一个便捷好用的工具——问学单,让课堂立足“问”,推进“学”。备课时,教师借助问学单分析和挑选学生的问题,以学生的问题组建自己的教学流程,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值得称道的是,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强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再次提问→再次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适时渗透文言文学习的任务,启发学生充分关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并潜移默化地领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可以说,这是“问学课堂”背景下开展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妙处。这堂课,是我们学得会、带得走的课,是堂好课。

(二)以“问”强化读的指导

文言文的读对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堂课以“问”强化读的指导,体现出了清晰的层次性。第一,通过问学单梳理出学生难读的字词,比如,挑出“汤汤”一词,有侧重地教,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第二,以问学单出示文中重点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启发学生读好语气词和句读。例如,他在屏幕上展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乎”的几种用法,出示带有“乎”的句子,让学生在了解“乎”的用法的同时明确“乎”在句中的停顿作用,学生很快就读好了这一难读的句子。再如,很多学生都读不好课文最后一句话“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读文下的注释,了解这句话在今天的意思,然后分析该如何停顿。顺着现代汉语的解释和句意停顿,学生顺利解决了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难题。第三,启发学生读懂内容。对于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词,教师向学生传递了“结合注释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借助相关资料理解”等方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不同句子的含义,也为学生读通课文打下了基础。第四,读出画面感。课文中描写伯牙鼓琴的场景和锺子期的语言,都是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对此,教师不忘提醒学生边读边想象句子所承载的画面。如在指导“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这两句的朗读时,让学生用上扬的语调读出山之高,用下行的语调读出水之波澜,还让学生一边回忆在长江边的画面,一边读好第二个句子,从而帮助学生读出江河的浩荡之气。第五,读出情感。“伯牙绝弦”虽是中国古代关于“知音”的经典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朗读还是很有难度的。教师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感受,除了巧妙运用课后“资料袋”,还启发学生以高度浓缩的语言拓展想象伯牙当时的所思所想,助力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字蕴含的情感。一堂课下来,教师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教参的流程教学,而是顺着学生的“问”,融入故事引入的方式,展示丰富的资料,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边领悟边灵活调整学习策略,这一点很了不起。

(三)以“问”聚焦思维的深度

不少文言文中都“藏”著小故事,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出主要故事情节,悟出故事主要用意,让思维走向深处。《伯牙鼓琴》的教学,需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的学习超越文字表达层面,走向艺术审美层面。教师在“问学课堂”背景下,以“问”串联教学,以师生的积极反馈,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最为典型的是,教师以“问”为引擎,让学生在持续“提问”“追问”“解问”的反馈循环中,实现了思维的拔节生长。当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指向对“知音文化”理解的困难处时,突破疑点便是促使学生思维逐步深化的有效抓手。例如,对于“志”的理解,教师一开始只是让学生用“心里想到什么”的句式概括想法,但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突然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刚才想到了微风,想到了大海,为何伯牙只想到了山和水?”此问一出,其他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点燃,课文对“志”的注释“心志,情志”一下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让他们很快想到把“情志”拆分为“情操”和“志向”。由此,又引出了“‘高山反映了伯牙怎样的情操和志向”“‘流水反映了伯牙怎样的情操和志向”这样的问题链。学生在问题链中不断激荡思维,不断提升对“知音”的认知。由此可以预知,教师在利用问学单挑选了问题后,一定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体察,寻找到了合适的思维支架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可见,教学文言文,适切思维支架的搭建不可或缺。有时,“改”可以作为思维支架;有时,“删”可以作为思维支架;有时,“补”可以作为思维支架……由此,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内便理解了“知音难觅”这个深刻的主题。

教师以“问”推动学生的学,这是真正的学。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教师用自己的教学高度,催生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人说,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课是不道德的。在这堂课上,教师问、学生问的双向结合,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让课堂有了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