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观察与思考

2021-05-04 08:48金爱国吴加权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生态系统高职院校

金爱国 吴加权

【摘 要】完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当前创业教育发展新动向,也是国内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及重要突破口。江苏作为全国双创教育强省,有一批高职院校已具备建成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条件,但要巩固已有成效,弥补双创育人共同体、实践育人平台、师资队伍等不足,使系统内教师驱动力强、平台支撑度大、共同体保障得力,从而能向学生精准移植双创基因代码、充分供给双创营养、提供一流成长环境,仍须不断探索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2-0006-07

【作者简介】1.金爱国,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思政部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吴加权,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双创”教育。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7)》指出,生态系统建设成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新趋势,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等还面临着巨大挑战。[1]本文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观察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成效与不足,探索双创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对驱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研究述评

国内外对双创教育概念的表达并不一致,国外一般称为创业教育,国内有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双创教育等多种称法。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为MBA学生开设了“初创企业管理”创业课程,标志着创业教育的发轫;1968年,百森商学院首次在本科教育中设立创业方向,标志着创业教育的兴起;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瑟琳·邓恩(Katharine Dunn)首次提出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成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的起点,创业教育进入生态化系统性发展新阶段。[2]随着世界高校創业教育实践进入新阶段,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越来越热门。Chrys Gunasekara(2006)指出,高校社会角色的变化,即由生成性社会角色转变为发展性社会角色,是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Brush(2014)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大学校园内各类个体及组织,核心是创业课程与合作课程、创业活动、创业研究,并依赖文化、利益相关者、社区等外部因素的支持。[4]Rosa Caiazza(2016)归纳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4大支柱:一是以大学、政府、产业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二是大学创业文化,三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四是由技术转化办公室、创业中心等组织形成的创新传播渠道。[5]Kathrin Bischoff(2018)总结了政府、科技园、学生组织、校友等12个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6]

在国内,李凌己博士最先使用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一词。[7]其后,许涛等学者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高校构建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启示。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特色集中在基于技术研发与转化的项目组织及创业中心;[8]斯坦福大学侧重以教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为载体的创业教育网络建设;[9]伦敦大学着重复合型师资队伍、融合型课程体系及综合性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设;[10]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表现为独特与集成:独特之处在于国际化、小班化、跨学科的创业教育教学,集成体现在创业教育聚焦涵盖了衍生流程、创业网络、创业实践、创业文化的“慕尼黑工大创业计划”;[11]瑞典隆德大学着重与大企业合作,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12]“全球化知识企业”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定位,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也呈现出明显的跨国界协同推进创业项目的国际化特色,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了一大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3]

还有学者从理论基础、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等视角研究了建设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战略举措。徐小洲、王旭燕(2016)认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植根于创业生态系统,并提出了GALCHS创业教育生态发展理念,阐明了创业教育是在全球创业、全民创业、终身创业的外驱力与互补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内应力交互作用下的旋转式发展。[14]陈静(2017)从创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创业实践活动要素之间的链条关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关系、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关系4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15]刘海滨(20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师、课程、资源投入、组织等7个关键问题制约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16]徐小洲、倪好(2018)从打造大学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创业生态链、建设全球双创共同体等视角提出了我国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策略,并从构建纵横交错的协作体系、创新驱动型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等维度,分析了我国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4个战略发展期。[17]杨晓慧(2018)从独特的文化、路径、境遇以及发展瓶颈等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建设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国特色,并从理论体系、实施方略、战略选择3个维度提出了建设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国道路。[18]

虽然目前在双创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对生态系统各构成因子的角色定位及功能认知尚不一致,但对其基于系统理论并与“三螺旋”、共享经济、共同体等理论关联耦合的特点已形成广泛共识,解决并澄清了双创教育是否功利化教育、务实教育、素质教育的属性争议及认知误区,成为双创教育研究的主流理论。国际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教师驱动—二级学院驱动—学校驱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驱动的演化过程。因而,形成双创教育生态系统也会是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下文我们就来观察这个生态系统如何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对照核心生态因子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思路。

二、江蘇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模型

以相关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可以初步构建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模型(见图1),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外层生态系统。基于培养双创人才的共同需求,政府、产业、高职院校和风投基金等利益相关方充分施展自身优势,分工合作,精准施力,共建双创协同育人共同体,形成厚实的外层社会基础,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强劲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中间层生态系统。高职院校依托育人共同体,建立双创中心、成果转化办公室、双创学院、学生双创社团等组织机构并形成网络;聚力打造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创平台,促进校内外双创教育资源向平台聚拢,为高校科研及人才培养传导信息,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循环性、动态性。

三是微生态系统。师资队伍既是该微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动力源。高职院校凭借双创平台,增强教师对社会需求的敏感性,丰富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经营管理实践经验,提高双创教育胜任力,打造双创型师资队伍;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建互补性强的教学团队,建设双创与专业交融的课程体系,实施复合性课程教学,并指导、带领学生开展双创活动与实战,形成高新技术、高端人才供给的中坚力量。

四是机制与文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有效衔接高校双创教育宏观、中观、微观3个系统的桥梁与纽带;校园双创文化渲染整个系统,以文化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增强其进行双创实战的精神动力。总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向学生充分供给双创营养,营造一流成长环境,催生双创群落兴起。

三、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宏观层面:初步形成“三螺旋”结构的双创教育主体

在江苏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高职院校一直是主体力量。其次,政府贡献尤为突出:一是投入了数亿资金,大力支持双创教育课程、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创建了“江苏大学生双创网”,成立了江苏高校双创教育联盟及研究会,夯实了基础工程;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双创实战;三是支持高校引智、引才,带动高水平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允许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带薪休假,从事研发创新活动,给予职务发明人知识产权分割权,并支持高校科研人员适度兼职兼薪、创新创业。[19]再次,近年来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态度由冷趋热,如西门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共建、共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双创人才。此外,风投基金、行业协会、教育联盟等机构及校友、学生家长等人员形成其他利益相关方群体,参与到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中来。该系统初步形成了学校、政府、产业合力驱动的“三螺旋”结构双创教育主体,其他利益相关者发挥着有益的补充作用。

(二)中观层面:高职院校内部基本建成双创教育体系

近年来,江苏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聚力培育双创教师、培植双创土壤,建成“一五六九”双创教育体系:“一”是指实现一个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创示范”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五”是指组织保障、教育教学、实践育人、开放合作、特色示范五个体系;“六”是指培养双创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教练型混编师资队伍、构建“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双创智库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双创浸润校园文化、开展双创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六项任务;“九”是指打造智能控制工程研创、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艺术工场”文化创意产业等九个平台,从而形成高品质文化、高水平项目、高质量作品、高素质学生的“四高”创新创业教育效应。

(三)微观层面:逐步完成双创教育基础性工程

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师资队伍及课程建设入手,逐步向平台、组织机构、服务网络延伸,并发展至涵盖保障体系、体制机制的全要素整合。当前,一大批学校已完成双创教育系统要素的基础性工程建设。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一是根据分层分类双创教育的现实需求,实施“高智工程”“双高工程”等六大工程,培育双创教师,建成教练型混编双创师资队伍,并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百人团,还建立了50个“师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每年吸纳500多名学生从事双创实践活动。二是对接双创需求,聚焦“专创融合”,构建“初识—融合—实践—拓展”四阶螺旋上升和逐层递进的结构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双创综合素养。三是聚合政、行、企多方资源,校企共建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技术创新载体,建成产教深度融合的“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四、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一)宏观层面着力构建科学分工、精准施力的双创育人共同体,以解决多方不能同频共振的问题

“三螺旋”结构育人主体目前还存在着三者施力不精准的问题:一是中小学阶段的双创启蒙及体验教育缺失,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双创认知,等到进入高校面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双创教育时思维模式、学习习惯难以转变与适从,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的补课,无形中增加了高校的负担。[20]二是高职院校聚力校内双创教育,向区域供给高新技术、高端人才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引擎力度偏小。三是企业过于关心短期经济效益,双创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偏弱。[21]此外还存在风投基金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催化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因而,应基于共享理念、多主体合力打造双创教育生态系统:一是政府精准施策,在中小学实施双创教育,普及双创理念,并支持高职院校招录双创特长生;实施减税优惠政策、奖励突出贡献企业等激励举措,充分调动行业龙头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双创育人的积极性。二是高职院校牵头组建步调一致的双创协同育人共同体,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校与校、校与地、校与企之间的协同合作,聚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多举措激发学生双创学习与实践的活力。三是龙头企业要增强育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优势,以共建平台、课程,提供实践基地、孵化器,咨询服务等方式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四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要努力发挥催化剂及助推器功效,如设置创业天使基金,加大对学生种子创业项目的投入,校友会尽力扩大杰出校友的示范引领效应等。

(二)努力打造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双创平台,以解决中观层面支撑力度偏小的问题

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建成的双创教育体系还存在着开放性、循环性、动态性不足的问题。近年师生获批的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2000项,但能够实际落地运营的科技成果却不足100项,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成为制约双创教育纵深发展的瓶颈。相对于浙江大学科技城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生态圈的实践,江苏高职院校双创平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不足;与清华大学双创教育基于“创新环”模式驱动比较,江苏高职院校双创平台对学生双创实践锻炼的支撑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双创平台建设要瞄准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发展。一是依托高职院校研发优势,与省内南京软件园、苏州纳米技术科技园、无锡物联网产业园等重点科技产业园区联姻,承接或联合攻关重大研发项目,集聚育人共同体内双创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研发人才的资源,针对区域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合力打造區域创新中心,增强高端科技的供给与服务能力。二是聚力提升研发成果的孵化、产业化能力,增强前沿、尖端科技创新项目落户吸引力,催生创业群落的大面积兴起。三是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突出实践育人主体功能,通过兼职兼薪、在岗创业、挂职锻炼等途径,促进育人共同体、平台、师资队伍之间的人员流动,带动师资队伍、专业及课程建设,提升双创实践教学、学生双创实践的实效性,大幅度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微观层面全力建设双创型师资队伍,以解决内驱力不足的问题

江苏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存在着师资队伍内驱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教师要从事科研、专业教学、课程开发,又要肩负双创教育重任,负担太重,精力分散,力不从心。所以多数专业教师热衷于自己擅长并容易出成果的科研及专业教学,缺乏有机融入双创教育的内生动力,导致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低。二是双创教育主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能力,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成果转化及经营管理实践经验,而目前能够胜任双创教学、指导学生活动并孵化双创项目的复合型教师人数较少、所占比例偏低,以致鲜有高职院校开设指导工科生经典创新方法的Triz理论相关课程,并存在双创学科建设滞后、课程开发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实践率低等问题。此外,双创教育机制不健全,导致育人共同体、平台、师资队伍衔接不畅;校园双创文化氛围不浓厚,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双创价值追求的问题也较为普遍。

基于上述问题,高职院校一是要提高新进教师准入门槛,除了科研与专业教学能力的要求之外,还要重点考查其开展双创教育的胜任力素质。二是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兼职,积累企业生产运作的实践经验,增强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鼓励教师应用发明专利独自或组团创业,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教师基于产业发展等现实需求进行科研、课程开发、教学,并在其中有机融入双创教育,推进双创教育改革。三是建立包括专利发明人、创业人士、职业经理人在内的双创教育导师库,组建专兼职结合、互补性强的双创教学与指导服务团队,联合开发双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交融性课程,分工实施高集成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双创社团活动以及实践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四是改革绩效认定及科研评价机制,认可教师双创教学、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工作量,教师编写双创教材、开发双创课程及双创方面的相关获奖、指导学生项目获奖等视同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还要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双创文化,塑造双创理念及价值观,并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师生的双创行动。

【参考文献】

[1]北京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7)[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7:17-53.

[2]KATHARINE  DUNN.The Entrepreneur

-ship  Ecosystem[EB/OL].(2005-09-01)[2020-12-25].http://www.technology review.com/article/14761/pagel/.

[3]GUNASEKARA C. Reframing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6(1):101-111.

[4]BRUSH G.G.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 Kuratko D.F,Hoskinson S.,Wheeler A. R.Innovative Pathway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

ship in The 21st Century[M].WA,UK: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4:25-39.

[5]CAIAZZA R,Volpe T.Innovation and Its Diffusion: Process,Actors and Actions[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6(2):181-189.

[6]BISCHOFF K,VOLKMANN C.K,Audertsch D. B.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8(3):1-27.

[7]李凌己.创业教育能否让学生满意[N].中国教育报,2010-05-24(11).

[8]许涛,严骊.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7(7):15-29.

[9]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14(9):25-31.

[10]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2):64-71.

[11]黄扬杰,邹晓东.慕尼黑工大创业实践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9):132-135.

[12]胡天助.瑞典隆德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8(8):87-93.

[13]卓泽林,王志强.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1):14-21.

[14]徐小洲,王旭燕.GALCHS视野下的创业教育生态发展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6-21.

[15]陈静.高校主导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6]刘海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2):42-47.

[17]徐小洲,倪好.面向2050: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愿景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1):53-56.

[18]杨晓慧.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8-52.

[19]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苏发〔2017〕3号[A/OL].(2017-01-25)[2020-01-18].http://www.zgjssw.gov.cn/fabuting/sheng

weiwenjian/201701/t20170125_3403031.shtml.

[20]王燁捷.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普惠时代”[N].中国青年报,2018-05-29(10).

[21]张竞,马韶涵,徐雪娇.三螺旋理论视角下中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经验借鉴[J].教育探索,2016(5):110-113.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生态系统高职院校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