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
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始建于1952年,现有31个教学班,1100余名学生,10名体育教师,其中有4名专职足球教师。多年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开发以足球为主要特色的体育课程,以篮球、跆拳道、武术、啦啦操、旱地冰球、田径、游泳、台球、轮滑等体育课程为辅助,坚持“突出重点、百花齐放”的理念,力争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发展平台,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07年,学校成立了中心小学足球队。2016年,中心小学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学校持续发展校园足球提供了动力和发展平台。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心小学通过扎实有效的足球课堂、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和精彩激烈的校园足球比赛,打造了精彩纷呈的足球文化,实现了校园足球工作的落地生根和蓬勃发展,践行了校园足球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有力推动了学校的育人生态环境建设,并充分发挥了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如今,中心小学的每个班级都成立了男、女足球队,且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校园足球班级联赛,校园足球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一、落实国家政策,统一组织领导
为有序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中心小学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体育主管担任副组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担任组员。校长负总责紧抓校园足球工作布局,负责校园足球课程建设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分管体育的校长和体育主管根据总体规划负责具体实施校园足球工作,并制订足球课程计划、校园文化节方案、足球班级赛方案、足球队梯队建设计划等;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抓落实,负责实施校园足球相关足球课教学、组织班级联赛、进行足球队训练等工作。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每个阶段足球工作的进展情况,具体指导推动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中心小学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重视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把校园足球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举措,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树立“健康第一、以體育人、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倾力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定期由校长牵头进行阶段工作总结,并且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二、落实条件保障,建设师资队伍
1.落实经费保障
中心小学建有1块七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和1块五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1块硬地五人制足球场、3块篮球场、1个排球场、1座室内综合馆、1间健身房。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快乐地踢足球,2020年,学校自筹资金,建设1块60m×10m的人造草皮足球场,用于低年级开展足球教学和足球游戏。
中心小学在每学年初都会制订相应的年度经费预算,统筹规划,确保专项体育经费和足球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序开展。此外,学校还为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险和运动意外伤害险。2021年9月,学校落实了体育教师不低于1500元的服装补贴经费要求。
2.积极参加师资培训
目前,中心小学共有10名体育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1名为研究生。多年来,学校坚持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北京市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师培训等各级校园足球指导员、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同时,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到成都、秦皇岛、大连和郑州等地针对足球课、足球大课间和足球训练进行观摩、体验和学习,并坚持推荐学校的足球教师积极参加足球教练员E级、D级和C级培训和考试。目前,学校共有1名C级教练员和2名E级教练员,充分保证了学校足球训练的专业性。
3.落实足球教师待遇
中心小学将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开展的课余足球训练及比赛计入工作量,并按照学校制订的《课后服务激励分配方案》等标准核算课时数,计入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同时,把周末假期加班训练比赛等核算为加班,及时发放加班补助。此外,体育教师、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带领的队伍取得的比赛成绩按照学校制订的相关教育教学成果奖实施办法,核算分数,在学年绩效奖中体现,并保证在评优评比与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4.引导班主任参加足球活动
中心小学通过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和指导,使班主任带动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全员参与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的热情,以此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中,中心小学涌现出较多优秀的班主任,如,班主任赵星带领其班级在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中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激发了班级学生的足球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2019年1月,赵星获得“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称号。同年3月,又获得“北京市校园足球感动人物”称号。
三、营造足球文化氛围,创建阳光和谐校园
近年来,中心小学紧紧围绕“温润育人、多元均衡、筑享快乐”的办学理念,在学生中倡导“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争一流、报效祖国”的校园足球文化,同时,通过多种线上宣传的方式,大力宣传校园足球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QQ群等多种信息平台引导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运动,培养学生的足球热情,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和校园足球活动氛围。
2017年,学校建设了《小汤山中心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管理平台及教研室》项目,基于此制订了校园足球教学方案和班级足球联赛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完善校园足球教研室的软件系统,使学校的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实现数字化,校园足球教学实现互动化,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实现信息化,足球队的训练实现专业化。同时,校园足球教研室能够为学校足球队提供更衣和会议场地,便于足球教师、教练员开展足球教学、组织比赛和训练备战等工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活动中,校园足球教研室发挥了普及校园足球知识、激发师生足球运动兴趣的作用。学校的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工作逐步走向数字化,球队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这大大提升了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四、扎实推进教学、训练工作,提升学生足球素养
1.课堂普及校园足球知识与技能
多年来,中心小学坚持落实每班每周1节足球课,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足球基本技能,并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教练组还通过开展课外体育运动、大课间等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和足球课中获取的足球技能和知识。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要领,教练员自编自创足球组合动作练习,将颠球、踩球、控球、传接球、运球射门等基本动作融入到节奏鲜明、简洁易学的练习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专业师资助力学校开展训练
在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中心小学着力抓好学校足球队的训练工作。为此,学校聘请了专业的足球教练员到学校任教,指导学生学习足球基本技能,目前已经形成了本校教练员和专业外聘相结合,外聘教练员以基本功训练为主、本校教练员以学校代表队竞技为主的训练模式。多年来,学校秉承鼓励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吸引热爱足球、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在训练中,学校将培养学生兴趣与提升学生基本功水平有机结合,在有趣的训练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足球基本功,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学到基本的足球知识和技能。
目前,学校已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足球队,共有6支男足队伍和4支女足队伍,队员总数为180人。学校利用每天下午课后时间开展足球技能训练,低年级基础梯队每周训练3次,每次1个小时,中高年级竞技梯队每周训练5次,每次1.5个小时。同时,学校积极争取各方面条件,在寒暑假开展冬、夏令营活动,组织队员集中训练和比赛,以此提升队员的竞技水平。
五、开展丰富足球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校内班级联赛促整体普及
自2016年开始,中心小学坚持每个学期举办“汤润杯”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9届(2020年上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原因未举办)。每届联赛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确保班班参与,联赛中,分别进行男、女组别的循环赛,每届联赛历时1个月左右,总场次达到230场。学校的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特点是比赛时间长、进球数目多、参与范围广,每次赛后都会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完善的联赛制度:联赛不占用国家课时;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教练员参赛;每次赛前为班主任和裁判员进行专业培训;选拔学校足球队员作为裁判员,服务比赛;一至三年级进行三人制足球比赛,四至六年级进行五人制足球比赛等。同时,班级足球联赛还吸引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北七家中心小学和百善学校的教师团队进行观摩。2018年9月,学校接待了湛江市校园足球教练员共50余人观摩了学校的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并获得好评。
每个学期,中心小学还会依托班级联赛开展校园足球文化节,鼓励学生进行摄影、绘画、征文、徽标等创作,在宣传校园足球文化的同时,吸引学生们踢足球、写足球、画足球,以此扩大校园足球在学生间的影响力,使校园足球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好伙伴。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园足球信息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式动态报道校园足球活动、足球比赛情况,扩大中心小学的校园足球影响力,以此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2.各级比赛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多年来,中心小学积极组织足球社团的学生参加冬、夏集训营活动,每个学期选派队员参加昌平区内的集训活动,组织集训队前往大连、成都、秦皇岛等城市参加寒、暑假的冬、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增长了足球知识和足球技能。同时,学校还积极参加市、区两级校园足球比赛,通过比赛检验学校的足球教学、训练水平。近几年,学校足球梯队建立愈发完备,也在昌平区各项校园足球比赛中表现突出。在小学男子乙组中,2017年取得了亚军,2018年、2019年分别取得了1次冠军;在小学女子乙组中,2021年取得了1次亚军;在小学男子甲组中,2019年取得了1次亚军,2020年、2021年分别取得了1次冠军;2020年,在两项线上技巧比赛中取得了团体冠军。中心小学也在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2017年参加中赫国安未来之星足球比赛,获得第五名;2018年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比赛中,获得小学男子乙组第七名;在2018年首届京津冀乐园杯足球比赛中,获得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二名。
六、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1.深度发掘校园足球内涵,开展校园足球课题研究
开展校园足球课题研究,可以发现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科学规律、寻找更加明确的足球运动教育的目标。今后,中心小学将通过对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课程、足球活动、文化活动和训练比赛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有效的校园足球工作经验,在使学生充分体会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理解体育运动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竞争意识、拼搏精神的意识,培养团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2.发挥学校特色,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今后,中心小学将继续以校园足球教学活动和校内外竞赛为载体,不断调动学生学习足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业水平,使学校成为倡导学生健康生活、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从而辐射影响学生家庭和周边社区。
3.合理训练,促进高水平足球人才成长
今后,中心小学将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校园足球教学计划、训练计划和竞赛模式,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努力发现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尽力做到合理训练、认真培养,以此促进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健康成长,并积极为上一级学校提供高水平足球队员。
在学校“温润育人、多元均衡、筑享快乐”的教育理念下,为学生们打造快乐的阳光足球校园是中心小学全体教师矢志不渝、持之不懈的追求。今后,学校全体教师将会继续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終身体育意识。
(执笔:刘岩青 马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