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庭教育;抗挫力;输赢观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21-03
【作者简介】施英,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认知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在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在当前的教育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赢过对手、获得成功,却常常忽视了如何教会孩子面对失败,以至于孩子认为自己只能赢、不能输,在失败面前情绪失控、拒绝承认甚至逃避退缩。
案例一:家里的“第一名”输了
有一天,小硕妈妈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孩子从大课间开始就一直趴在座位上哭,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原因是他在拍球比赛中输了。小硕情绪激动,边哭边喊:“我没有输!我不玩了!”然后就回到座位上哭个不停,无论老师和同学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妈妈说小硕从小就不肯输,比如和爸爸一起下围棋,输了就哭哭啼啼,不肯再下了。为了鼓励小硕继续学围棋,妈妈就让爸爸每次都故意让着他。爷爷奶奶也很配合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经常夸赞他:“今天吃饭比赛你又是第一名!”“我家小硕画的画是全世界最漂亮的!”
案例二:优等生被考试打败了
九年级的小印已经整整两个月没去上学了,她说一想到学校就心跳加速、头皮发麻,晚上也经常梦到与上学有关的情景,梦的具体内容记不清,只记得焦虑、恐慌的感觉。其实小印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学习成绩稳居班级前列,上学期期末考试,她出乎意料地考了初中以来最差的成绩,年级排名下滑了60多名。小印认为同学们一定都在看自己的笑话,之前对自己赞赏有加的老师肯定也很失望。小印的目标是稳定在年级前20名,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这次考试遭遇“滑铁卢”让她不敢再考虑未来,在她看来,如果考不上最好的高中就是失败者,人生便没有了意义。眼看小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门,父母急坏了:“没考好就快马加鞭地追一追,离中考还有半年的时间,还来得及。如果你这么天天在家待着,就真的没希望了呀!”小印一反“乖乖女”的形象,对父母吼道:“你们就知道逼我,你们只在乎我的成绩,从来就没有真正爱过我!”
一、“输不起”是抗挫力差的表现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一两岁时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由于缺乏对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得尤为“好胜”,如:“我的需要必须马上被关注”“你必须认可我”。四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出现“外在认知”,即从别人的眼中来确定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因此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受到别人的表扬,说明自己是最棒的,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肯定,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认。
“想要赢”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它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成为他们努力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动力。但是“输不起”是抗挫力差的表现,抗挫力指一个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承受打击,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长相,应对挫折的能力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抗挫力差的人无力应对困难和挑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看重与他人的比较,“赢”是努力的唯一目的,担心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他人超过;(2)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信只有“赢”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才能得到父母的爱;(3)在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容易关注消极面,一旦“输”了就会自信心崩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4)无法接受“输”的结果,失败后歇斯底里地发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赢”甚至摧毁对方,或者情绪低落、萎靡不振,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
二、孩子“输不起”背后的家庭教育
心理学家指出,抗挫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起来的,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1.没有原则地退让。
“输”了之后产生沮丧的情绪是一种本能,但父母常常不忍心看到孩子哭,会想:“他还只是个孩子嘛!”“就是玩游戏而已,孩子开心最重要,还是让让他吧。”“要是他输了之后失去自信心就不太好了。”怀着这些想法,父母常常在行动上装作不经意地输给孩子。大人的故意“放水”让孩子顺利地“赢”,但也让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情绪控制能力、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一旦孩子习惯了“赢”,就难以承受“输”带来的挫败感。正如小硕的妈妈所言,“孩子不能承受失败”在小硕很小的时候就显现了,在家里下围棋要赢,吃饭要赢,长此以往,就无法面对输的结果了。
2.不合时宜地夸奖。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人总是想方设法地夸赞孩子,“最聪明”“最棒的”“世界第一”等不客观、不具体的夸奖,往往会让孩子盲目自信,影响其自我判断。如果大人常夸孩子聪明,会让孩子觉得:“赢得比赛是因为我聪明,别人就会喜欢我,如果输了就意味着我不聪明。”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孩子可能会拒绝参加有难度的活动。
另外,不少父母在平时评价孩子时,喜欢用比较的方式,如“你比某某强多了”“你这次超过某某了”等,这种夸奖会让孩子不愿做那个输的人,无法接受输的现实。
3.急功近利地要求。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现“输不起”的极端行为时,第一反应就是为自己开脱:“我们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多少名、要考多少分,我们只要他尽力就好了,这孩子就是天生要强。”其实孩子并非如此。
案例二中的小印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没有拿到“全能宝贝”奖状,她至今记得妈妈紧锁的眉头和爸爸一言不发的严肃表情,她发现只有拼命努力换来名列前茅的成绩才能赢得父母对自己的喜爱。上小學时,尽管学校不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但每次考完试父母都会让小印去问问周围优秀的同学考了多少分。在平时的交谈中,父母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还经常聊别人家的孩子,如“某某家孩子考了某名牌大学”“某某家的孩子平时成绩挺好,这次连211都没能上”“现在竞争那么激烈,要是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扫大街都没人要”。小印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她想争口气,让父母为自己骄傲。可是进入九年级后,本想冲刺一把的小印越发感到学不进去,常常为自己的分心走神而懊恼自责,她极度想考好,却考了史上最低分。即使在小印已经无法上学的情况下,她的父母也依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急功近利地要求孩子,才让孩子在一次考试失利后就一蹶不振。
三、父母要引导孩子“输得起”且“赢得了”
胜利固然可喜可贺,但失败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课。孩子在充斥着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失败,父母要把握教育时机,适时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向孩子示范得体地输。
父母可以在日常小事中为孩子做“输得起”的示范。如当双方发生意见分歧时,不过分争辩,而是遵守原则,心平气和地商讨,谁有道理就听谁的,让孩子感受到“输赢没那么重要”。父母在与孩子比赛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输给孩子,然后装作沮丧地对孩子说:“我输了,我觉得自己太笨了,学不好了,我不想再学了。”孩子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反过来安慰大人:“妈妈,你不要泄气,输了不要紧,只要多加练习,多总结教训,你一定可以的!”让孩子在“教育”大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2.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输赢观。
父母可以先问问自己:孩子输了一次比赛、一次考试,他的人生就完了吗?孩子习惯了每次都赢就一定是好事吗?万一哪天输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只有父母自身能够坦然地接受孩子的输赢,才能让孩子放下“只能赢,不能输”的不合理信念,形成正确的输赢观。
无论孩子是输是赢,父母都要冷静面对,不要被结果控制了情绪,不要给孩子一种“只有赢才能得到爱”的感觉。当孩子赢了,可以对孩子说:“看到你赢得了比赛,你很开心,我们也为你感到高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说看,你是怎么赢的?”当孩子输了,可以告诉孩子:“一时的失败并不丢人,失败后放弃努力才可惜,更何况并没有绝对的输赢。”
3.鼓励孩子在输后赢得“复盘”的机会。
暂时的输有利于孩子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无论是比赛还是考试,结束之后都可以“复盘”,分析做得好的方面和需要改善提升的方面,以便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案例二中的小印考砸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父母可以与她一起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你一向都很努力,希望能够保持优秀,这次考砸了,你的心里一定不好受。但爸爸妈妈认为,这是一次总结反思的好机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这次暂时的失败中能学到什么。”考试后细致地分析每一门学科的考试情况:哪些是正常发挥、考得相对理想的;哪些是发挥失常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沒有掌握的,接下来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这样就把一个看似无法扭转的大问题分解成了几个小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个击破。体验过失败,才更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经历过输,才能更好地赢。要让孩子知道,比起结果,面对输赢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