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潜阳方治疗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1-04-29 04:57:10杨厚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2期
关键词:平肝潜阳阳上亢高血压病

杨厚银

(贵州省福泉市中医医院,贵州 福泉 550500)

0 引言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一种基础性慢性疾病,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高血压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血压水平长期控制效果不理想,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进一步发生各种心、脑、肾功能疾病,对其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药物治疗为高血压常见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为临床常见降压药物,降压效果确切,但是与此同时,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2]。中医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近几年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在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平肝潜阳方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本次研究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现将详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50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早期23例,中期27例;年龄及病程均值分别为(59.56±4.85)岁和(1.12±0.25)年。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早期24例,中期26例;年龄及病程均值分别为(59.53±4.87)岁和(1.14±0.21)年。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学中关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相关诊断标准[3]的患者;②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诊断标准[4]的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④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药物过敏患者;③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④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生产企业: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088;药品规格:2.5 mg×28片/盒)作为其治疗药物,每天口服2.5 mg,一天一次。服用14 d后如果舒张压依旧高于上限,则将剂量调整至5 mg,一天一次,如果血压控制效果依旧欠佳,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联用其他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六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再以平肝潜阳方治疗,具体药方组成为:天麻10 g、钩藤15 g后下、石决明30 g先煎、桑寄生15 g、牛膝15 g、夏枯草15 g、黄芩10 g、栀子10 g、石菖蒲10 g、茯神15 g、生地20 g、麦冬15 g。上方用800 mL水煎为250 mL,温服,每日一剂,治疗六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水平和舒张压水平变化。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其治疗安全性。③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患者治疗后的头晕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幅度至少超过20 mmHg视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的头晕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幅度范围在10~20 mmHg之间视为治疗有效;若达不到上述标准则视为治疗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法为χ2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比较上,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观察组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比较(±s)

表1 组间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比较(±s)

分组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50 162.87±15.44 138.62±13.95 95.82±5.11 87.01±4.35观察组 50 162.85±16.72 131.78±12.23 95.79±5.15 82.52±3.27 t - 0.006 2.607 0.029 5.834 P - 0.995 0.011 0.977 0.000

2.2 组间治疗安全性比较。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组间治疗安全性比较[n(%)]

2.3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如表3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且朝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受较多因素影响,例如饮食因素、精神因素以及运动因素等,发病后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累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功能的损害[4]。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为常见治疗方式,其中左旋氨氯地平为临床常见降压药物,其属于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不仅降压效果良好,且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更大的选择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想心肌供氧[5]。但是也有研究指出,长期采用单一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其治疗安全性欠佳[6]。

早中医学理论中,高血压属于“头痛”以及“眩晕”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阴虚,在临床治疗上应该注重随证从肝论治,重在平肝潜阳为法[7]。平肝潜阳方中,主要药物为天、钩藤、石决明、桑寄生以及牛膝等,其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寄生补益肝肾,川牛膝引血下行,夏枯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茯神宁心安神,生地、麦冬清热生津、润肠通便,诸要合用具有良好的清热潜阳,平肝熄风的作用[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血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观察组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平肝潜阳方在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在治疗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平肝潜阳方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除此之外,在治疗效果方面,常规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6.0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为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平肝潜阳方可以进一步提高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平肝潜阳方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价值,治疗效果良好,降压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平肝潜阳阳上亢高血压病
平肝潜阳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14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茱萸肉桂粉 外敷治失眠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平疏结合法治疗郁证之机理初探
光明中医(2016年9期)2016-08-15 03:49:24
石决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吉林中医药(2015年3期)2015-04-16 02:51:35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