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4-29 05:11王建忠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规管复发率手法

王建忠

(新乡同盟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新乡4538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是源于内耳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主要是因半规管脱落引起的短暂性眩晕和眼震, 多发于老年人, 且发病率较高[1]。BPPV 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目前主要采用药物、 手法复位等方法治疗。 倍他司汀是治疗BPPV 的常用药物,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和平衡能力; 手法复位是通过适宜的复位法将脱落的耳石恢复至原本的位置, 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2-3]。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BPPV 患者92 例, 进一步探讨倍他司汀与手法复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BPPV 患者92 例。 纳入标准: 符合BPPV 诊断标准[4]; 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伴有恶性肿瘤或有肿瘤史者; 伴有消化性溃疡者; 伴有支气管哮喘者; 伴有肾上腺髓质者; 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6 例。 对照组中男24 例, 女22 例;年龄47 ~69 岁, 平均年龄 (61.32 ± 4.51) 岁; 发病部位: 后半规管36 例, 水平半规管5 例, 上半规管5 例; 病程2 ~15 d, 平均病程 (10.01 ± 0.41) d。 实验组中男25 例, 女21 例;年龄45 ~70 岁, 平均年龄 (62.11 ± 4.69) 岁; 发病部位: 后半规管37 例, 水平半规管6 例, 上半规管3 例; 病程2 ~15 d, 平均病程 (10.05 ± 0.43) d。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 (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3380) 治疗, 口服, 8 mg/次, 3 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法复位治疗, 根据发病部位采用不同的复位法。 对于后半规管型采用Epley 法, 患者取坐位, 头向右侧旋转45°, 保持30 s, 随后患者由坐位转变成卧位, 头部呈悬垂位30°, 保持30 s, 患者头部缓慢向左旋转90°, 保持该体位3 min, 然后由卧位转变成坐位, 头部前倾30°。 对于水平规管型采用Barbecue 法, 患者取坐位, 快速由坐位转变成卧位, 头位向左旋转90°, 身体偏向头位方向, 面部朝下, 同样体位向右再做一遍, 然后起立。 对于上半规管型采用深悬头位法, 患者取坐位, 快速后仰悬头, 头位与水平呈45°, 快速由坐位转变为半卧位, 与水平呈45°, 最后由半卧位转变为直立位。 以上复位法重复1 ~3 次, 直到眩晕消失。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5]: 显效: 眩晕、眼震颤以及走路不稳等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 眩晕、 眼震颤以及走路不稳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 以上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②前庭症状指数 (VSI) 评分、 Berg 平衡量表 (BBS) 评分。 采用VSI[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评分范围0 ~60 分, 包含眩晕、 平衡、 视觉敏感、 头晕、 头痛及恶心6 个项目, 每个项目0 ~10 分,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采用Berg 平衡量表 (BBS)[7]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的平衡能力进行评估, BBS 评分范围0 ~56 分, BBS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平衡力越好。 ③复发率。 随访3 个月, 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n (%)]

2.2 VSI 评分、BBS 评分治疗前, 两组的VSI 评分、 BB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 周后, 两组的VS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BB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的VS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BB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VSI 评分、 BBS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的VSI 评分、 BBS 评分比较 (±s, 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VSI 评分治疗前 治疗2 周后 治疗前 治疗2 周后实验组 46 45.94±3.56 27.17±1.36* 28.01±0.45 48.25±0.64*对照组 46 45.49±3.67 39.41±1.34* 27.81±0.68 33.52±0.79*t 0.597 43.481 1.664 98.262 BBS 评分0.552 0.000 0.100 0.000 P

2.3 复发率随访期间, 实验组2 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4.35%(2/46); 对照组11 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23.91% (11/46);实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7.256,P<0.05)。

3 讨论

BPPV 是指头部位置变动而引起的短暂性眩晕, 常伴有眼震颤、 恶心呕吐、 走路不稳等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8]。 倍他司汀是临床治疗BPPV 的常用药物, 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血管, 改善血液循环, 从而缓解患者眩晕症状[9]。手法复位主要对患者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可将脱落的耳石恢复至原位, 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10]。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2 周后实验组的VS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BB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 提高平衡能力,减少复发率。 分析原因如下: 倍他司汀虽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但不能改变耳石移位的状态, 而手法复位根据患者的病情, 选择合适的复位手法, 把脱落的耳石复位至原位, 从本质上解除了耳石脱落对机体组织的损伤,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平衡能力; 另外, 手法复位可以提高前庭中枢的代偿功能。 倍他司汀与手法复位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 增加颈总动脉血流量, 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平衡能力的改善, 减轻耳石移位对患者机体组织的损伤。

综上所述, 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 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及平衡能力, 且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规管复发率手法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小鼠半规管造模的实验技术优势及其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层递手法
嵴帽结石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
Dix-Hallpike 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动物也会晕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