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锋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肿瘤外二科,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2)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我国70%直肠癌患者为低位直肠癌,发病位置多位于盆底腹膜折返以下[1]。低位直肠癌即肿瘤距肛缘小于5 cm,受操作空间限制,该疾病手术成功率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和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治疗低位直肠癌既要保留患者肛门,又要保证患者的正常排便功能[2-3]。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伴随微创技术的推广,腹腔镜辅助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其远期疗效、肿瘤根治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均较高[4]。但腹腔镜下盆底腹膜缝合操作困难,手术过程费时费力,加之对盆底腹膜重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存在争议。因此,本文选择46例患者展开研究,以探讨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AP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经结肠镜检查和术后病理等确诊;符合低位直肠癌诊断标准[5];肛门功能正常;盆腔MRI、胸部及腹部增强CT检查均未见远处转移;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无严重障碍;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项研究。排除标准:术前肛门狭窄症状明显;曾有肛门手术史;合并全身各系统疾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3/10;年龄43~71(53.13±4.25)岁;肿瘤直径3.3~6.1(4.20±0.71)cm;肿瘤距肛缘2.0~4.5(3.02±0.71)cm。观察组男女比例12/11;年龄44~70(54.02±4.03)岁;肿瘤直径3.2~6.3(4.18±0.65)cm;肿瘤距肛缘2.1~4.3(3.06±0.6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APR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APR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后,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保持脚高头低截石位。依据四孔法将10 mm trocar置入脐下缘,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肿瘤位置、大小和淋巴结等情况,查看肝脏、盆腔等是否存在病灶转移。于右侧根部将乙状结肠系膜分离,游离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并夹闭血管。切开乙状结肠内外侧腹膜,使其充分显露,并注意对左侧输尿管和精索血管的保护。利用超声刀将直肠系膜后壁分离至肛提肌,并用线性切割闭合器将腹腔内的乙状结肠断开。做直径约为3 cm的圆形切口,然后拉出近端乙状结肠。关闭肛门口,做从会阴中间至尾骨尖端的3 cm梭形切口。用电刀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沿坐骨结节和臀大肌内侧缘进行分离。利用超声刀将左右两侧髂骨尾骨肌、肛门尾骨韧带断开。切开并分离盆筋膜壁层,将远端乙状结肠和直肠拉至腹腔外,切断部分耻骨直肠肌,以便于切除会阴部直肠、肛门和乙状结肠。盆腔和腹腔创面彻底冲洗干净后,进行止血,并用两层缝合法处理伤口。待气腹重建后,对照组患者不关闭盆底腹膜,观察组则采用3-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盆腔底部两侧腹膜,将盆底腹膜关闭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3 d,开始用骶前放置的引流管行骶前腔隙持续灌洗,预防会阴切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骶前引流量、造口所用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2)肠道功能:采用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肠道功能问卷对患者手术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肠道功能进行评估,该问卷涉及便频便急(9个条目)、排便受饮食影响(4个条目)和排便感觉异常(4个条目)3个方面,采用1~5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与肠道功能呈负相关。(3)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放射性肠炎、切口感染、排尿功能障碍。(4)复发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对随访期间的肿瘤复发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骶前引流量、造口所用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x±s)
2.2 肠道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便频便急、排便受饮食影响、排便感觉异常3项评分和肠道功能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评分比较 (x±s,分)
续表2
2.3 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6.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比较 [n(%)]
低位直肠癌是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开放式切除术切口长、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而且损坏患者的免疫系统[6]。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APR自会阴部去除病灶,不需要辅助切口,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机体恢复效果好、术后感染风险低等微创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7-8]。组织结构方面,低位直肠癌所处位置的手术视野有限,早期开放式切除术盲目性大,主刀医师靠手感分离肿瘤,对直肠系膜和神经造成损伤的风险高。腹腔镜切除术的视野清晰,解剖、分离精准度高,对机体损伤小,保肛概率大[9-10]。
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开腹手术标准术式为盆底腹膜重建。而腹腔镜辅助下,缝合盆底腹膜对主刀医师操作水平要求高,该操作难度大、耗时长。因此,对于盆底腹膜关闭与否存在较大争议。作为天然屏障的盆底腹膜,关闭后即可隔离腹膜腔和盆底创面,减少肠粘连,降低感染风险,更加彰显腹腔镜的优越性[11]。
本研究结果中,与传统腹腔镜APR相比,行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APR患者手术时间延长,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骶前引流量、造口所用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其中的原因,盆腔腹膜化时可能因腹膜缝合而延长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时间。但关闭盆底腹膜后,避免了腹腔感染,缩短了愈合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有研究显示[12],肛肠手术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后,会出现便秘、肛门失禁等肠道功能障碍,影响胃肠功能。本研究中,行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APR患者便频便急、排便受饮食影响、排便感觉异常评分和肠道功能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即患者的肠道功能保护良好,有助于术后康复。可能与该术式解剖层次精准,能准确分界盆腔自主神经、解剖间隙,对肠道牵拉刺激小等有关。且该术式创口小,有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分析该术式的安全性,关闭盆底腹膜恢复了其完整性,避免肠管和创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和随访1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有关,关于盆底腹膜关闭的优劣势仍需要大量临床样本进行随机试验论证。
综上所述,腹腔镜关闭盆底腹膜的APR可缩短低位直肠癌患者住院时间,保护患者肠道功能,且不影响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