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1-04-28 17:50周新伊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互联网

周新伊

摘  要:2020年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于塔吉克斯坦总统通电话时提出了后疫情时代的说法。在后疫情时代中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变局和新的发展格局。针对这样的外部环境,“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虚拟性等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后疫情时代国家新格局下的发展相融合,营造稳定向上的思想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后疫情时代;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272

一、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对高校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明确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过程中“互联网+教育”模式得到了新发展。

1.“非面对面教育”的线上教育的普及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党和国家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高度重视人们受教育需求。疫情爆发前在如何适应改造网络环境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形成了青年大学习,慕课等颇具影响力的平台。疫情中,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传统的集成管理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结合。在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灌输下,涌现出來大量的“云团课”“云抗疫”等非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使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适应了疫情下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中,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逐渐转变成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的收集、分析、存储。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推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提高。疫情中,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和精准化不断提升,如针对大学毕业生关注的就业问题进行引导,推出易展翅等线上招聘就业平台,对于大学生的就业的心理负担以“精准思政”模式进行疏导从而避免了“大水漫灌”模式下的低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主动出击对网络舆情态势进行疏导

网络舆情内容、主体、形成具有复杂和多变性,同时网络舆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有助于把握大众思想活动状况,保障民众民主权利。疫情中,在应对不断变化的舆情时,党和政府采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形成立体的舆论引导格局、并通过大数据对网络舆情进行时时监控的模式。使得可靠的信息可以在舆论回应的“黄金时间”及时发出,有效避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无端诋毁带来的社会不利影响。

二、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不断升级,充分发挥出了各项工作“生命线”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后疫情时代环境更加复杂,互联网在使用、监管等方面尚存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还存在许多挑战。

1.后疫情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仍面临挑战

首先,价值观多元化依然威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网络上不同三观的人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创造文化产品对于网民进行影响,其中不免存在于我国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极易造成人价值观畸形发展从而冲击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地位的。其次,互联网信息中的碎片化和泛娱乐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大量网络信息的创作者、传播者由于经济利益的需求,大量“快餐式”文章过度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忽视其信息本身应该具有的思想教育意义。

2.后疫情时代国际舆论中的地位有待提升

新冠疫情是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国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全球疫情防控争取时间,采取了一些高效的社会治理措施例如武汉的“封城”、方舱医院等。但一些西方媒体由于自身利益集团的需要颠倒黑背、无中生有,否认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对于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这表明在国际舆论场当中中国依旧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挑战。

3.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基层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变能力不够,使疫情初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空白点”,让青年人等信息辨别能力弱的人在产生疫情造成的“次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下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危害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次,在面对大量学生因为不能去学校学习而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成为了借学习为由而沉迷网络的“网虫”时,教育者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

三、应对后疫情时代风险挑战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过去的实践当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当前社会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

1.建立健全科学化、常态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机制。

网络媒介出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双方的交流在更加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但是在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依靠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需要以高校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平台挖掘理论深度拓展理论广度,从而不断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并且要增强对于错误言论的批评指正,发挥主流教育媒体的思想引流作用。

2.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故事”。[1]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VR技术,5G网络创造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使“老故事”有了“新讲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英雄事迹因此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中国技术”促进了“中国故事国际化”。当前,意识领先的教育信息化企业和学校已经开始探索5G教育应用场景,初步形成了5G+ 智慧校园、5G+智慧教室、5G+直播教学、5G+VR教学等。[2]但是在面对突发性国际事件时要求我们用“中国技术”服务于世界,使得世界更好的听到“中国声音”。

3.增强教育者主动探索新教育方法的意识。

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当中的主要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有效协调受教育者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上教育引导的关系。虽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是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消失,而是要求教育者立足于新形势高效发其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工运,2020(5):8-14.

[2]庄榕霞,杨俊锋,黄荣怀.5G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1-8.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张家港  215600)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