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芳
从高中政治的课程性质来看,采用议题式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议题的选择、呈现、讨论和辨析中,促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分析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意义
1.在生动情境中深化政治认同。
所谓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能够坚持以社会主义的各项理论体系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实践。简言之,就是高中学生应具备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通过议题式教学,教师侧重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提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设置生活化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逻辑与现实相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对政治认同的具体感知。
2.在价值判断中坚定政治信念。
新课标特别强调对学生发展目标、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时期,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对于他们的发展意义重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恰是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的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认同。例如,教师通过各种矛盾案例的综合呈现,让学生主动经历认知和价值的冲突,在自我甄别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理想。
3.在实际活动中丰富政治体验。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实践能力,即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所学,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笔者特别注重通过议题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体验,如开展各种社会调查活动、演讲活动,或者模拟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真实体验社会生活,自觉践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规范自我言行和认知。
二、探索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具体步骤
1.根据议题情况,设置政治认同的内容。
议题式教学,即在课堂上,把学生熟悉的内容通过议题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我的内在认知,提升学科素养。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在选择议题内容时,要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设置的议题要严格遵循真实、思辨和导向的原则。选择的议题不能凭空产生,而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真实情景中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教师可以呈现公有制和私有制制度的优劣对比,再结合我国现状,让学生体会到我们选择生产资料公有制这项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围绕议题实情,培养政治认同情感。
当教师选择好议题内容之后,要围绕议题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探讨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选定一个主议题,再以分议题的形式呈现小一级的讨论问题,最终,引导学生不断解决问题,提升自我感悟,构建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时,教师可以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议题确定下来,再通过情境引导,如播放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等视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得以深化,激发对党和国家的深刻认同。
3.根据议题思索,坚定政治认同信仰。
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和思索,是议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时,笔者通过课堂议题探究,让学生感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从而坚定政治认同。
总之,通过议题式教学,可以把學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具体的情境中加强价值判断,从而培养政治认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