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4-28 12:54王永国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王永国

道德与法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原本就蕴含在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其中,生活化教学法逐渐被道德与法治教师接受并使用。笔者在本文结合现阶段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别从运用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结合实际问题三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略了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将理论知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征,使学生无法在实际的习题训练中有效运用理论,导致教学效果欠佳。然而,如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将会有效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然地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素材,提升导入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可以运用生活化素材,将其与课堂导入有机结合起来。有些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环节不够重视,缺乏精心的设计,只用寥寥几句苍白的语言就进入课堂教学,这样必然导致学生激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课堂导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中《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中学生小新的一天”,其实这也是学生生活的缩影。他从出生到现在,每一天的活动都与社会无法分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小新的一天,再结合自己一天的生活,与同学分享自己一般会有哪些社会活动,通过哪些方式与社会接触,自己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感受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这样简单通俗的导入,打开学生的思路,方便接下来的教学。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教学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语言、音乐、图片等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以情促思、以思促情,进而实现情思共促的目的。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内化与吸收。

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中《社会生活讲道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情境:下课了,你打算休息一会儿,可这时有同学想利用课下时间跟你讨论他最近喜欢的游戏中的人物,但是你并不感兴趣;你打算利用周末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篮球赛,但这时一位朋友来你家想和你一起讨论小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在班级内分享。

三、结合实际问题,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很难将重难点全部掌握。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就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教学内容与时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专业视角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中《做守法的公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新闻中报道的违法事件,让学生结合学习的法律常识分小组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事例谈一谈自己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看法,通过对这些真实事件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守法的重要性,明白法律是不可能侵犯的,既要学会守法,也要学会用法。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在课上学习的法律知识通过讲解分享给家人,进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具有使学生形成正确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在现在以及将来更好地生活。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将其与生活割裂开来,应当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将生活实际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