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与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2021-04-28 14:36吕永军宋莹张丽萍王蓉黄斌
科技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工程教育认证双一流

吕永军 宋莹 张丽萍 王蓉 黄斌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成果导向、学生中心及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四川轻化工大学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普通高等院校,结合本校本科教育实际,制定了“11258”实施方案,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能力。方案从国际化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契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助推“双一流”建设。“11258”本科教育方案的实施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积极借鉴。

关键词:双一流;工程教育认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

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我国相继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工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抓手。“双万计划”面向各类高校,面向所有专业,分赛道实施[1]。地方高校应当抓住新时期高等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新机遇,加强专业改革引领,创新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振兴地方高校的本科教育发展。

“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强国战略,核心归结于培养一流的拔尖人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是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其核心是确保工科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认证以成果导向、学生中心与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并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标准,评价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是否满足国际认证,与此同时评判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对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撑度[2]。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既要建设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一流高校,又要满足专业认证标准,同时又要兼顾地方院校的特色优势。这为地方高校在人才策略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3,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启动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促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双一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积极探索与开展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策略,提出符合我校实际的“11258”本科教育方案,为地方院校的教育振兴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11258”教育方案的含义

“1”指具有国(境)外学习、考察、实习、游学等经历的我校学生与国内交流生以及来校学习、考察、实习、游学的国(境)外学生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0%。“1”指受到跨界教育与复合培养(如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跨专业设立培养班等)的学生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0%。“2”指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0%。“5”指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通过托福、雅思等外语水平考试的学生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0%。“8”指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职业技术认证证书等的学生(每人两证)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80%。

2 “11258”教育方案的路径探索

2.1 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工程教育认证和“双一流”建设所面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属于国际通用和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工程师和专业人才。具备国际人才之间沟通交流能力和全球化视野,要求培养单位为人才的外语水平提升和走出去的切实经历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政策指出。为此,四川轻化工大学依据自身实际,在“11258”教育方案中提出了如下人才国际化培养路径:

(1)加大本校学生出国(境)力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积极申报公派留学项目,增加公派留学生数量;扩大学生走出去的国家数量,重点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国外交流基地;拓展学生出国(境)渠道与方式,除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出国(境)学习、实习、游学外,更要充分利用假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出国交流活动。

(2)全面推进双语课教学。凡是有一年(含一年)以上出国经历的教师,都必须承担至少1门双语课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切实为学生出国(境)扫清语言障碍。

(3)扩大来校留学生规模。充分利用宜宾建设留学生基地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拓展留学生生源地,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拓展国(境)外学生来校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游学、考察、实习、学习、中国文化周等吸纳国外(境)学生来校交流。

(4)加大公共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公共外语课程的分级教学与小班化教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高级外语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2 復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在工程教育认证培养标准中,虽然培养对象是工科专业,要求具备国际化视野、拥有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师型人才,但具备自然、数学、工程等等素质之外的人文素养也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双一流”建设,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专业,最终培养复合社会需要的一流人才。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是多样化的、全方位的,涵盖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为此,四川轻化工大学提出以下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1)扩大辅修学位招生规模。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学技术,实现跨校区同步教学,切实扩大辅修学位招生规模;制定激励政策,调动学院开办辅修学位班的积极性;出台学费减免政策,鼓励支持更多学生修读辅修学位。

(2)开办复合型人才培养班。鼓励支持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性设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班,开设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如化工类专业可开设化工商务班等,法学类专业可开设法学英语班等。

(3)举办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综合性的学科竞赛,支持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2.3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专业认证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均在于人才培养,专业认证在于满足工程认证的十二条标准,侧重工程类和机械类的专业素质。“双一流”注重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素质。我校制定教育方案的一个主要目标也是聚焦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应地提出人才培养路径:

(1)逐步实现“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书证融通制度。鼓励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职业技术认证证书等,促进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与学位证的同时,获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与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等合作,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就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促进学生获取更多职业技能证书。

(3)校企协同育人。依托学校“产教深融、校企同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与方式,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术认证等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3 “11258”教育方案的实施

契合教育专业认证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各高等院校需要结合自身学科结构特色,制定实施具体的教育方案,充分发挥学科和地方特色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有效提升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四川轻化工大学对2019级本科生的教育实施方案如表1-3,具体计划人数、学科门数、国际交流次数等依据学院师生数目、学科专业特色、国际社会环境等因素,可做适时调整。

4 结语

为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落实教育部启动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政策,促进本科专业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获得国际人才培养的通行认可。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双一流”和专业认证双重背景下积极探索与实施了“11258”教育方案,并提出了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制定了切实的实施运行方案,这为各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大力推动“金专”[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9,4:77-78.

[2]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二: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7(1):8-14.

[3]王建華.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J].重庆高教研究,2019,7(4):122-128.

[4]吕永军,宋莹,张丽萍,陈永忠.基于专业认证理念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310-311.

基金项目:四川轻化工大学教改项目“双一流”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策略探索”(编号:JG-2008)

作者简介:吕永军,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超分子与功能碳材料。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工程教育认证双一流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