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小说看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

2021-04-28 11:27王翔宇张静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王翔宇 张静

摘  要:《三国演义》是中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著作,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得到国人认可的历史小说,而《艾凡赫》是欧洲历史小说家创始人司各特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除了取材之外,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本文以《三国演义》第一回和《艾凡赫》第一章和第二章为例,揭示和说明其中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从天人关系、宗教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这两部历史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原因。

关键词:历史小说;中西文化;差异;文化价值观念

作者简介:王翔宇(1993-),男,河南省郸城县人,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张静(1992-),女,四川省通江县人,硕士,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基础教育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03

一、引言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艾凡赫》的是欧洲历史小说创始人司各特的代表作。它们分别是东西方典型的历史小说。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一定历史依据,但也有一定的虚构。但其还是在各种小说之中,较能反映地方思想和文化信息以及文化内涵的一类文学作品。

二、文化本身的意义

要分析这两部小说中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首先需要明白“文化”一词在中西方不同的渊源,理解什么是文化。

“文化”在中国语言体系中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词汇,“文”本指纹理,据《易·系辞下》所述称:“物相杂,故曰文。”“化”,其本义为改变、造化,在《庄子·逍遥游》里有这样的叙述:“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故“化”可指事或物的变化,同时也可引申为教化向善之意,如《礼记·中庸》中载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在西汉之后,“文”与“化”[1]才整合为一个词:“文化”。该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在刘向的《說苑·指武》中有这样的说法:“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所说的“文化”应是与无教化的“野蛮”相对的,因此,“文化”的本义应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品德的培养和性[2]情的陶冶。宋朝朱熹把儒家经典标注为诗、书、礼、乐等,因此在古汉语中文化指的是儒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一词的含义越来越丰富,在知识领域里,它可以指语文知识水平或者教育水平,而在人文社科领域内,“文化”则是一个与“自然”相对的概念。

在西方,“culture”(文化) 源于拉丁语,本义是对土地的耕种和植物的栽培,其意义与“nature”(自然)相对。在古罗马时期,该词词义扩充为“人们所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到了中世纪,随着宗教的盛行,“culture”一词的词义也进一步扩大,所有与宗教有关系的活动也都被纳入其中。当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时候,“culture”一词的词义也发生了转变,词的外延缩小,专指个人知识水平。

因此,“文化”一词看似平常,实际上是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定义。

三、文化差异在小说具体章节中的体现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的天人关系观念及原因

“天”与“人”是中国历代学人探讨不休的重大话题。“天主宰人,人效法天;天人一体,同质异形。”这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基本内涵,诠释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相处之道,即和谐、自然,也反映了古人在美学上对天人融通的中和之美的追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范畴的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三国演义》等古代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三国演义》开篇分析天下形势,以高祖斩白蛇起义引入三国故事。在作者看来,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循环而转的,“天命”可畏。这一句的描写就带有很浓重的“天命”色彩。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天象的描写,如“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也表明了这一点。他们认为某些天象就象征着灾难的来临。除了这些,一些人的语言也能体现出,如张角所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认为汉朝即将灭亡,取代汉朝的将是他们黄巾军,而这一切都是天意。

关于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其实并不难分析。在中国,寒暑交替,四时变易等各种自然现象影响并制约着古人的农耕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力对抗,故而人们便习惯性地“顺天”,“委夭数”。因此,在中国古代,“天命主宰”便根深蒂固地植根在人们的心中。与此同时,“阴阳五行学说”也日趋成熟,阴阳家们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无力改变的社会现象,全部都纳入五行学说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色彩,不正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

然而,“天人二分”是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征服和控制的强烈欲望——战胜,征服为主流意识。这些在《艾凡赫》的前两章中也有所体现。

如“河水流过处有大片的水草地,路很难走。可是那个向导就像出于本能似的,完全熟悉哪一块地方最踏实、最安全,终于把这一行人带上了他们还没见过的大道……”[3]在这一段话中表现出了,他们根本不害怕大自然的一些阻碍,而相信能通过自己的本领去战胜这些困难,不把这些视作“天命”,尤其是:像出于本能似的“这个比喻更能体现出这一点。此外,还有第二章末尾的“威胁已久的大雨终于倾盆泻了下来。”其中的“威胁已久”则体现了他们这种以自我为主体的思想观念,把大自然大雨看做是一种威胁自己主体地位与利益的东西,而不是大自然的规律,这与“顺天”的思想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西方的文明发源于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其东面与亚洲接壤,其他三面环海,在地图上看犹如亚欧大陆伸向海洋的一个半岛。因为三面环海,所以海洋就成了影响欧洲自然环境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那里的人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要生活,他们就得走出去,就得向天“要”东西。因此,“天人二分”,就要求人们必须去探索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从而改造大自然,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也造就了他们对权力的崇拜,为追求功利民族之间常常对立的态度。如在第一章中所讲述的虽然已经过了几百年,但是盎格鲁撒克逊与诺曼这两个民族仍然没有办法融合起来。”

(二)宗教观念和对待神明的态度

毛宗岗在修订过的 《三国演义》开篇就提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者罗贯中借宗教精义来点明创作意图,并融儒、释、道为一体,充分表明了作者的社会发展观[4]。可是事实上,作者罗贯中是深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其实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儒家思想所宣扬的是对天命的崇拜,对祖宗和圣贤的崇拜,相信主宰之天,相信富贵在天,天决定着人的命运,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相较于其他宗教,儒家思想将宗教问题现实化了,更加注重是它的社会功能。所以,有人认为,孔子通过传播儒家思想使人的情感消融于人们的世间关系之中,将人们的观念、情感以及仪式这宗教三要素全部都融入到日常心理和世俗理论的统一体中[5],而不是效法其他的宗教引导人们崇拜外在的神秘对象,

然而,也正因为此,也造成了一定的弊端。“天”的伟力固然强大,但他成为了一种很不具体的东西。因此,它的权威性既容易构建又容易摧毁。

如张角在第一回中,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后来在地位提高后又放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讹言。这一点可以看出,“天”在中国人心中并不具体,所以“苍天”和“黄天”均是“天”。它仅仅是统治者想要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人们顺“天”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6]。因此,也可以看出,在这种宗教观念所支配下的中国人民对神并非一种绝对敬畏的态度。神明在他们心中是不太具有权威性的。

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则是截然不同的。在《艾凡赫》中,有着大量的关于神和宗教的描写。

如罪恶的艾梅方丈仍然有着至高无上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宇宙之神,恶神奥丁魔王等。从作者提到他们的语气,和相关的描写都可以看出,西方的人们对神的是意识很强的。此外,小说中多次出现了以某个神(如圣邓斯坦)的名义做一些事情,或“忠于上帝,忠于圣母”,“求上帝保佑”之类的叙述。这都表明,神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威严。

关于宗教,可以看出在《艾凡赫》前两章提到过很多教派,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基督教。西方人的这种思想也正是由于基督教的影响而造成的。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人们对创世过程有了不同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有差异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在基督教的教义里面,是上帝创造了一切,先有上帝,之后才有万物,上帝是万能的;而在中国的宗教和神话里面,一个神只掌管某一方面的事物,他们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就会自动消失。

这也是中西方对待宗教和神明的态度不同的一个原因。

(三)道德观念的差异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社会各阶层人士之所以能够折衷、统一各自的意识,其原因在于当时社会所有的人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本位是伦理道德,以及忠、孝、义、节等等依靠经典和信仰所建立的各种道德原则,并以此来界定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一种当时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与社会结构。故何满子评述《三国演义》,说它“凝聚着晋唐以来社会广大群众的价值观、历史观和伦理观,反映着社会各阶层意识的折衷。

《三国演义》开篇即交待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当时皇室式微,群雄争霸,天下大乱,众多的军阀集团首脑与傀儡汉帝之间的君臣关系,以及各个集团内部的文臣武将与其首领之间的从属关系,君臣关系与从属关系都涉及到一个“忠”的问题——这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最基本的政治伦理观念[7]。《三国演义》写于元末明初,当时正处于程朱理学及其盛行的时代,而罗贯中师从理学家赵宝峰,所以无论是从客观的时代潮流方面,还是从主观的思想意识方面,作者都必然会受到正统纲常的影响。

因此,小说的第一章,作者就描写了桃园结义的场面,并细述了刘、关、张结义的誓词,其中有“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有人说“上报国家”讲的是“忠”,“下安黎民”讲的是“义”,在这里对桃园结义的描写其实就是作者“忠义”思想的表达。从表面来看,这种说法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结合整部小说的内容来看,与“忠”相比,作品更加强调的是“义”,也就是“兄弟而主臣”的兄弟之义[8],而所谓的“匡扶汉室”只不过是争霸的群雄为自己的割据行为找出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只不过是为堵住悠悠众口而对外宣传的一个口号。

在《艾凡赫》中,也有体现忠诚,如对君王的忠诚,实际上跟中国的是一脉相承的。但多表现为对宗教,对上帝的忠诚。而关于“义”则没有体现。作品浓墨重彩渲染的则是极富个人色彩和私人生活的画面,[9]如奴隶葛尔兹与傲慢的圣殿骑士布里昂,发生冲突而顶嘴。布里昂要教训葛尔兹时,艾梅方丈却劝说他看在圣玛丽的情分上,不要那样做。连判断一個人行为准则的时候,都要看在神明的面子,由此可见,在西方文化中,对宗教的忠诚更为重要[10]。这种忠诚的程度,实际上要高于中国君臣之间的忠诚程度。

四、结语

作为两部历史性小说,《三国演义》和《艾凡赫》都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同时,也传递了矛盾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中西方的文化都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分属于不同特性的两种文化类型,但是它们各有所长,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实质上是由于地理环境,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于文化差异的分析,可以对各自文化有更客观的认知,对于消除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交际障碍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1:(1-5.)

[2]刘尊棋, 章益.《艾凡赫》(译)[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21.)

[3]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16.)

[4]毛宗岗.《毛批三国演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1:(1-5.)

[5]赵南元.《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46-60).

[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181-224.)

[7]陈彩玲.《三国演义 》的宗教意识.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2(9).

[8]唐基苏,王家宏.《三国演义》 儒家人文精神的再审视[J].广西社会科学,2000(2).

[9]汪德华.中西文化差异的缘由初探[J].实事求是.2011(01).

[10]刘学东.中西文化差异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与差异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异质共生——以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