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满堂讲授,学生记忆、背诵知识的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小组间的交流总结并积极主动地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是一个积极的、愉悦的、轻松的过程。
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在听课中发现很多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有教师包办的探究;有为了探究而探究的假探究,学生被动参与探究过程,探究活动中缺乏探究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探究有探究味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是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将明显的、类似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的一种实验方法。它的特点是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说服力。通过对比实验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學生学科素养。下面笔者就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以对比试验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运用对比实验,轻松理解基本概念
化学概念有着抽象、难理解、难掌握的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形成的化学基本概念、建立系统化理论的自然科学。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理解和掌握都是离不开实验教学。而对比实验可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讲解《溶液》这一课时,建立溶液这一概念,学生参与一组对比实验:分别向盛有泥土、油、蔗糖、硫酸铜固体的4支试管中,各加少量的水,振荡,学生观察现象,小组间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知道蔗糖和硫酸铜溶于水后形成了溶液。
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对比,并主动参与概念的形成,领悟概念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思维方法,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易懂。同时还能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比实验在概念形成的应用中还有很多,比如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等。
二、运用对比实验,轻松突破重难点
初中化学有很多既枯燥又极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在理解和掌握方面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要着力设计有效的教学办法加以突破,有些重难点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可行的、直观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交流、总结,找出知识点中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比如《酸的性质》这节课,探究是什么粒子使稀硫酸呈酸性时,学生通过思考,小组交流提出猜想:使稀硫酸呈酸性的是H2O分子、H+离子、SO2-4离子。小组通过思考、交流,参与设计如下实验:分别向装有水、硫酸钠溶液、稀硫酸的三支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实验的现象,发现水、硫酸钠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说明H2O分子、SO2-4离子都不呈酸性,而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只有H+离子才是呈酸性的。
对比实验能形象地、直观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生动的、有趣、轻松、愉快。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稳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对比实验,轻松掌握学习方法
大多数人都认为化学知识点乱、杂、烦,很多没有规律性,难记忆,难理解,不易掌握。其实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学法上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同点,但同时也有它独特之处。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能利用化学实验进行对比、类比探究新知,总结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时,要探究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并主动参与探究物质是否为可燃物、物质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等三个方面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对比,总结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来进行对比探究燃烧的条件,不仅使学生掌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实验条件的方法,而且更能体现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
对比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有很多的应用,比如可以运用于课堂的导入。新授课中利用对比的演示实验可以使实验的现象更加明显。也可以在复习课中利用对比方法理解、巩固、掌握知识点等各个环节。利用对比实验做好真探究,使学生更好地、轻松地、愉悦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掌握重难点,还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提高操作能力。利用对比实验做好实验的真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感到化学的真实性,增进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兴趣、乐趣、志趣,切实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指向科学素养的初中实验教学转型研究》(课题编号:GH2018081)阶段性成果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