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颖,谢伟峰
(湖州市福音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具有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皮肤瘢痕小、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及需要外科手术的其他胆囊疾病[1]。随着LC的临床普及应用,因术中操作刺激胃肠道、麻醉、手术适应症的扩大、患者自身体质、胆囊切除等原因[2],在术后易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障碍,严重时会引起腹内压升高、肠麻痹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对手术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LC术后积极干预防治并发症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目前临床上西医药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常给予胃肠减压、局部热敷、促进胃肠动力等对症治疗[4],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中药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理论联合西医药防治LC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应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LC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8 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6 月本院外科住院部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 例)和观察组(34 例)。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患者15 例;年龄最大者69 岁,最小者21岁,平均为(43.6±4.7)岁;胆囊炎15 例,胆结石11 例,胆囊息肉5 例,其他3 例。观察组男性21 例,女患者13 例;年龄最大者68 岁,最小者22 岁,平均为(43.5±4.5)岁;胆囊炎17 例,胆结石10 例,胆囊息肉5 例,其他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均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两组患者均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3)手术时间不超过3 h,术中出血量小于200 mL;4)20 岁≤年龄≤70 岁;5)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准者;2)既往有腹腔手术或开放手术史者;3)术前已伴有胃肠功能障碍、菌血症、腹腔感染者;4)术后伤口、腹膜、腹腔感染者;5)伴有胆管癌、胰腺癌等其他腹部恶性肿瘤者;6)穴位贴敷部位皮肤有感染、破溃等情况者;7)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8)伴有严重心脑血管、消化、免疫、精神神经等其他系统疾患者。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术前积极进行护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等;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使患者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更好的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术后指导及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17)口服,3 次/日,5 mg/次,治疗5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具体方药组成:当归12 g,赤芍12 g,川芎12 g,大黄10 g,枳实9 g,厚朴9 g,半夏9 g,香附6 g,白芥子6 g,上药混合后研磨,用姜汁调稠糊状,制成大小约1 cm×1 cm×0.5 cm的圆柱状药饼存入冰箱备用;选穴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选一侧穴位,先点按穴位,出现酸麻胀痛为宜,每穴点按5 min后,将制好的药饼用脱敏胶布贴于穴位,每次4~6 h,1 次/日,贴敷过程中若发生过敏、起水泡等症状应立即处理,第二日取另一侧穴位进行贴敷,共治疗5 d。
2.2 观察指标 1)评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障碍等症状改善情况,每项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 级,分别对应0、2、4、6 分。2)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3.2 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腹腔开放手术具有诸多的优势,当今在我国县级及以上医院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有文献报道,在我国有条件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的医院内约有90%~95 %的胆囊切除在腹腔镜下完成[5]。调查显示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0%~40 %[6]。
LC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中医学属于“痞证”“肠痹”“呕吐”“腹痛”等范畴。胆为清净之府,参与六腑的“传化物”,术前胆囊本身存在的病变影响了胆贮藏、排泌胆汁的功能,胆汁与胃肠道正常的功能密切相关[7];在术中手术器械金创、麻醉药物产生的药毒等损伤机体元气、局部脉络,导致血溢脉外、脉络瘀阻,气机不畅,腑气壅滞,六腑传化失司,肠道气机不利,则出现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8];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腑。本文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其中当归活血化瘀通脉,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川芎行气活血;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生新,枳实破气消积散痞,厚朴下气除满;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香附行气止痛;白芥子为使药可利气通络止痛、引药入里;所选穴位足三里为胃经的下合穴,合治内腑,阳明经多气多血,配合上巨虚、下巨虚分别为大肠、小肠的合穴,可调理肠胃、化滞通腑;中药与经络腧穴配合应用,共同起到活血化瘀、行气通腑止痛的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障碍等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