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设计的途径,提出在内容选择、形式创新、组织优化等方面深入研究、探索创新,注意突出活动的探究性、序列性、对接性和延伸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活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 活动课程 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6-0067-02
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包含诸多内容,教师要创新课程内容设计,推出丰富的实践性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为学生带来更多体验和思考的机会。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设计要凸显探索性、可操作性、对接性和延伸性,因此,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設计,积极推出主题讨论活动、案例解析活动、观察连线活动、调查实践活动、信息交互活动等,强调课内课外对接、线下线上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要,进而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组织主题讨论活动,启动生本学习思维
政治学科活动设计需要议题的支持,教师要精选活动主题,确保活动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主题讨论活动,教师还要做出有序规划,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选择主题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梳理:第一,梳理教材内容,从“教学提示”中选择活动主题,确定议题方向;第二,结合教辅材料选择议题,从教学对接角度展开思考,将教情和学情做对接处理;第三,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搜集相关议题,丰富活动主题。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对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国家建设、社会生活活动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然后出示主题活动任务:我们都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是基本权利和义务,请自行成立合作团队,围绕“垃圾分类好处多”的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大家献计献策,为垃圾分类提供更多方法,以提案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组建讨论小组。教师深入课堂,观察学生参与情况,鼓励学生做创新思考,建议和意见突出可行性和科学性。对学生提交的建议,教师要科学筛选,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小组予以正面评价。如设计特点鲜明的垃圾桶、突出垃圾分类标识、开展垃圾回收等系列活动,也为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方法选择。
教师设计垃圾分类管理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自行组建合作团队,为垃圾分类出谋划策,这是最为常见的活动形式,因为学生熟悉,所以活动进展顺利。学生从设计和讨论中获得更多学习认知。垃圾分类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教师设计的活动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科对接特点更为突出。
二、组织案例解析活动,强化生本学习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度发掘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搜集案例素材,为学生开展案例分析创造条件。教师在设计案例分析活动时,要追求贴合性、生活化,要充分利用活动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案例解析中逐渐建立学科认知基础。为了让学生对案例分析活动有更强的认同感,教师还应做好对接引导,针对学生的活动实际做出教学调整,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提升学科学习品质。
教师推出系列活动任务,需要给出充分的铺垫,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活动环节中,在多重历练下建立学科认知。在教学《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闻:郑州遭遇洪涝灾害,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社会各界力量抢救人、抢救物资,特别是调动了人民子弟兵赶赴现场。学生观看视频新闻,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接着,教师推出系列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活动一:小组讨论,国家、政府性质与政府职能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活动二: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更多鲜活的案例,展示国家政府服务大众的现实表现。活动三: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身边人在工作学习等领域真实的经历中,获得了政府给予的哪些帮助和服务。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解析活动,对活动参与过程进行总结。
教师推出系列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这些活动操作难度不一,但系列性特征比较明显,教师鼓励学生进入实践活动之中,对教学内容做深度解析和感知,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的特征,助学效果值得期待。
三、组织观察连线活动,提升生本学习品质
教师推出观察活动前,需要对活动的可操作性做出科学评估,以提升教学适配性。思想政治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在筛选时,要充分考虑活动条件、活动环境以及学生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如何等具体实际,兼顾实用、适合、灵动、开放等特点。学生对这些活动有浓厚的参与兴趣,才能发挥活动的应用价值。如参观性活动的操作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时受时空条件制约,常常感觉到这一安排缺少可操作性,教师对此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环境实际设计一些观察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
学生对生活观察活动有特殊感知体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做好对接处理,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个主题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市长热线12345:这个热线可以解决相关的民生问题,它既是对政府服务情况的评定标准之一,也是对相关职能部门公务员进行监督的手段之一。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并进行思考: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道路破损影响出行、车辆乱停乱放、小区管理存在弊端、公共设施被破坏等,这些都属于政府管理职责范畴。如何将这些问题反馈至政府管理机构呢?请搜集真实准确的信息,师生现场连线12345,向市长热线反映所观察到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学生大多听说过这个热线,但没有亲身连线的经历,自然充满了好奇。经过一番筛选,师生共同确定了需向热线反映的问题,然后现场连线,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答复意见。
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现场连线活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因为师生均要对连线反映的内容负责,不能随意消费公共资源,更不能打骚扰电话。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对“政府权力行使监督”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现场连线活动结束后,后续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热线的作用得到有效验证。
四、组织调查实践活动,形成生本学习认知
学生生活认知比较丰富,教师组织调查实践时,要从确定调查课题及方向、设计调查方案、搜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撰写调研报告或小结等五个阶段予以具体的方法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出布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启示,让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活动环节,在广泛对接中完成学科认知的构建,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教师组织调查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更高,感知体验也会更直接,训练效果更好。在教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项生活调查任务:我们的身边都有哪些少数民族?请开展专项调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政策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大家可以列举一些实例并加以说明,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搜集信息,寻找调查对象。经过一番了解,大多数学生顺利找到了少数民族同胞,并与他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在调查交流环节,学生基本都能从不同切入点展开详细汇报。如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国家给予更多自由,让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宗教信仰自由;又如少数民族公民在升学、生育、民生补贴等方面享受着更多特殊的优惠。教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予以点评,肯定了学生的调查行为,并帮助学生分析、汇总、提炼观点,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
教师推出调查实践任务,给学生带来了更新奇的学习体验。学生身边不乏少数民族同胞,因此这样的调查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太多限制,学生基本能在自然询问中了解到想要的信息。从学生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生活化的情境为学生参与调查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这一教学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活动的可操作性很高,学生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调查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五、组织信息交互活动,培养生本学习习惯
在设计信息搜集活动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教情学情调研,评估活动可行性,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以提升活动的适配性。学生对信息搜集活动有比较高的期待,这是非常重要的学情,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交互活动。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操作的现实条件,做好必要的协调工作,给学生提供社会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更加深刻的学科认知。
大多数高中学生有主动关注一些国际时事要闻的意识,教师设计具体活动时,要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广泛的信息交互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在学习《走近国际社会》这部分内容中“联合国”这个组织时,教师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组织,由191个国家组成,它的宗旨、原则、作用有哪些呢?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阅读相关课文后,也能做出一些相应的说明。但学生对联合国的作用还存在一些模糊认知,为此,教师推出课外信息交互活动任务:“联合国是世界性组织,但联合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并没有决定性的权力,也不能形成强制力。请搜集相关素材,选择其中典型案例做具体说明。”学生接受任务后,主动展开讨论,对某些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做出必要提示,让学生用好网络这一重要辅学工具搜集相关素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对国际大事关注度有限,教师推出课外案例搜集分析这样的信息交互活动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对接生活的机会,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有一定的帮助。
创新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时,教师需要明确设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精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活动组织、延伸活动维度,让学生在多重活动中接受教育,体验更多重的学习,自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教情和学情展开细致调查,以提升教学适合性并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活动型课程教学有不同的目标追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环节中付出努力,能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认知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程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型高中政治课堂构建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1(25).
[2]许奇.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和实践[J].教育界,2021(20).
[3]汪韻青.以锚定位以问引导: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28).
【作者简介】马鸿昌(1983— ),男,瑶族,广西恭城人,大學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北流市高级中学,主要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