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

2021-04-28 08:40林广婷刘锐李家福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中职学生思想品德

林广婷 刘锐 李家福

【摘 要】本文以广西玉林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为调查对象,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管理策略,即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突出时代主题、发挥课堂教学阵地和互联网平台阵地等。

【关键词】中职学生 思想品德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6-0010-05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不少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新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然而当前部分中职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公德素养、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业甚至是今后职业的发展。研究新时代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学校德育工作对策、帮助学生提升品德素质,对培育我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西玉林市的6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包括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原玉林市卫生学校)、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广西玉林财经学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玉林市高级技工学院等。调查人数为每所学校100人,共计600人,学生年龄在14到20岁之间,男生女生各占一半。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使用自制问卷。调查问卷从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价值责任、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道德品行意志、心理健康状态等5个角度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进行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上述各个学校中以不记名方式现场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7份,其中有效问卷578份,有效率为96.33%。问卷回收后采取Excel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中职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缺钙”现象

1.政治思想认识不成熟、热情度不高,缺乏理论学习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为未成年人,这样的学生群体虽有朴素的、立场鲜明的爱国情怀、民族情节,但是他们的政治认识还不成熟、政治责任感不够强、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和热情比较薄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好技能就行了,其他学习与他们无关,特别是对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往往没有主动性。调查显示,在对“当前中职学生政治意识的总体评价”中,很强占1.7%,比较强占24.46%,一般占73.84%,不需要的为0。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这一项调查中,27.8%的学生选择一般理解,64.2%的学生表示不理解。而对“中职学生平时比较关注的内容”这一项进行调查时,娱乐新闻、学习状态、学校发展、时事新闻或国家大事分别占比55.7%、24.6%、17.76%和1.94%。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思想认识还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容易接受网络与现实社会中不良思想的影响,会出现思想危机、认知偏差以及价值观定位出错……这些会直接影响文化自信以及社会性行为,严重的还会给学生未来成长和职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如表1所示)。

2.价值观趋向务实,追求眼前享受,缺乏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在调查学生价值取向时,75%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这也表明了当代中职学生的主流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总体上体现了务实的精神,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调查中职学生人生梦想时,排在前两位的选项分别是“有房有车,出人头地”(43%)和“将来当企业家/公司老板”(32.6%);調查学生理想信念时,62%的中职学生对人生理想信念的追求是“工作待遇高,家庭生活幸福美满”,10%的中职学生追求的是“金钱至上,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6%的中职学生还处于“暂时没有思考,没有固定目标”的状态。中职学生认为毕业后在单位工作中重要程度排名依次是:工作待遇情况(52%)、工作环境情况(22.8%)、工作职称情况(14.8%)、工作作业情况(10.4%)。上述几个问题的答案比例,说明了当代中职学生受当前整个社会价值观影响,存在“用金钱、权利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观念,这也导致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现实需要,价值观更趋向于个人利益的满足,崇高理想淡漠,缺乏对国家和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如表2所示)。

(二)中职学生道德品行与个人行为习惯养成较差

1.学习目标模糊,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大部分进入中职就读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能力差,专业学习无法适应,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常常有不愿学习的想法,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7%的中职学生有具体而清晰的专业学习目标,42%的中职学生有专业学习目标但比较模糊,而31%的中职学生甚至没有专业学习目标。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差、专业学习效果不好,加之有小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家长要求才选择当下的专业,因此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和动力,专业思想和专业学习情绪不稳定。有42.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所学的专业,13%的中职生不确定是否喜欢,50.48%的学生称毕业后不一定选择从事与自己所学相关专业的工作。调查中高达76%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是没有规划的,这反映了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个人利益和价值最大化,他们缺乏职业思考、职业意识以及职业规划。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如表3所示)。

2.法纪意识欠缺,意志品质薄弱,公德素养存在一定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中职学生道德品行良好,是非观念正确,诚信道德状况呈现好的态势,但学生的法纪意识欠缺,意志品质薄弱,公德素养仍存在一定问题。在“你考试作弊吗?”这一问题上,93.21%的学生表示“从不作弊”,94.26%的学生认为“捡到贵重财物”应交给老师或寻找失主,仅有5.74%的学生会占为己有。46.99%学生对我国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表现在校园内会发生一些违法事件,如校园欺凌事件、偷窃赌博行为和参与网络平台借款事件等。24%的学生自认为意志力一般,63%的学生认为意志力较弱,1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很薄弱,认为自己意志力很坚强的学生仅占2%。访谈中,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开小差、看小说、吃东西、睡觉、说话、玩手机和聊天,当然还有诸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等违纪现象,常说粗痞话、赌博、酗酒吸烟等不文明习惯和不愿意集体劳动、不喜欢打扫宿舍卫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现象(如表4所示)。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明显不足

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也会出现郁闷焦虑、情绪压抑、自卑感重、人际交往紧张等现象。调查统计显示,学生认为上中职学校后遭受的最大困难和挫折依次是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的困扰、就业压力大。33.5%的学生经常感到郁闷、焦虑、压抑,27.44%的学生在中职学校里感到很无聊,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人际交往障碍,76%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这些问题都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自身评价低下,对前途困惑、迷茫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对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原玉林市卫生学校)2018级、2019级5055名中职学生进行心理普查时发现,27.44%的学生伴有郁闷、焦虑,心理有预警的学生有1862人,预警率高达37%(如表5所示)。

三、教育管理策略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为提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从以下六个方面转变和加强德育工作思路:创新德育理念和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把握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发挥两个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密切注重两个关键点以及践行两个活动体验,切实提高新时代下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政府、社会、家庭要密切配合学校工作,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一)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形成多方教育合力,为提升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转变教育理念。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职学校要将德育贯彻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把对人才的价值观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变“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倾向,把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中职学校应在学生中培养朋辈辅导员,构建“2+1”朋辈辅助德育培养模式,建立由班主任、辅导员和朋辈员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团队。另外,学校应积极构建“三线四级”德育管理网络机制,第一条线是“副校长—学生科—班主任—学生”,第二条线是“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学生”,第三条线是“党委书记—团委—团支部—学生”,打造一支由学校领导、学生科管理人员、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职工、朋辈辅导员组成的德育工作团队,分线管理、分级落实、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领导干部带动、职能科室联动、教职员工互动、朋辈辅导的全员育人浓厚氛围。

强化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职学校要把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来,通过“外出培训”“请教上门”“校内交流”和“一对一”的“传、帮、带”等途径,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育人能力。

有效发挥专职辅导员的专业化作用。中职学校可从师范院校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学生工作部门担任专职辅导员,专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纪律管理教育等工作。专职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经常性地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学生开展谈心谈话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以及纪律约束,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转化工作;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及思想政治状况,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教育和引导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優化校园育人环境,为提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学校要以精神文化引领学生,通过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以及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唱校歌”活动的开展,教育学生爱国、爱校。

环境文化。学校以环境文化陶冶学生,注重加强文化长廊、教室、实验室职业文化环境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职业文化。学校以职业文化转变学生,组织开展丰富的与职业有关的教育活动,如新生军训教育、入学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法制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举行护士节授帽仪式,帮助中职学生培养职业精神并顺利完成“学生—准职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企业文化。学校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社团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及学生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追求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三)突出时代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提升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提供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校可利用思政课程、宣传板报展示以及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组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把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善学善用,真学真用。

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任务,把实质精神融合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爱国主义和“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提升政治素养和厚植爱国情怀,有效增强中职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方位融入各教育环节。利用周末、寒暑期、重要节日、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达人挑战赛”“戏曲进校园”等专题文化活动;到传承历史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学习,参加科技馆、博物馆研讨学习,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学习井冈山精神等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学校要将劳动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整个中职阶段,以“我爱我校,美化校园”“文明课室”“文明宿舍”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自觉,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和劳动精神。利用公司企业文化资源,通过“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等电视节目,学习大国工匠、技术能手、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

(四)发挥两个主渠道:课堂教学阵地、互联网平台阵地,提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学课程思政化。学校要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教学体系,向学生宣讲国家大政方针,鼓励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不断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教师要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学科的思政元素,引思明理,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教育;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利用实习实训思政融通,着重培养中职学生严谨认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责任担当等品德,帮助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

利用互联网平台阵地,建立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机制,传播正能量。利用微博、微信、腾讯、QQ、学习通、钉钉等网络技术,以品德和心理教育课程为补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集体主义观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心理案例知识等,实现全方位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学生可以在线下敞开心扉实话实说,教师在线上观察,对不正确舆论,教师要及时引导并纠正偏差。

(五)注重两个关键点: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重视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学校每年从新生入学开始,严格执行学生管理制度,借鉴企业3Q6S管理方法进行职业化训练,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纪律、文明礼仪、卫生安全、学习习惯等日常行为。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文明交往行为习惯,端正专业学习态度,建立学习规划意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着重坚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突出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素养以及职业品德教育,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和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而对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应进行实习教育,做好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培养其择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并安排组织学生实习或在企业中顶岗实习,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疏导压力、消除消极情绪和走出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心理异常问题,及时进行跟踪及干预,预防危机事件发生;举办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实习前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学生提高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以及减少实习学生心理异常问题,提高实习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必修课之一。教师通过团体辅导活动课,创设心理话剧和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问题,着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开展心理训练活动,让心理教育深入学生之中,做到“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六)践行两个活动体验:教育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内化道德规范及提高道德品质

中职学生要参与和体验教育管理,提高为民服务意识。中职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教学管理活动与班级管理活动,如课前打开多媒体、收集作业、准备与整理实训工具以及维持实训纪律等;参与学校护校队的值勤、勤工助学、卫生管理及宿舍管理,参与社团管理、参与班级管理、策划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以及班级环境的维护督查等等,在体验中形成爱校和爱班级的意识,增强为人民服务理念以及责任感,有效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中职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提高社会担当意识。中职学生可利用周末进入社会做市场调研、参观访问、收集信息;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到街道开展义务按摩或者参加市级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社会实践,还可利用寒暑假到医院见习或到工厂工作。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实践能力和人际互动能力,还培养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总之,培养大量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校要顺应时代新要求,不断分析当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新问题,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思路,探索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玉茹.朝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7).

[2]林可基.新时期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改进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4(31).

注:本文系2018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中职德育‘2+1’朋辈辅助模式的实践研究”(编号:GXZZJG2018B14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林广婷(1984— ),女,漢族,广西陆川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刘 锐(1973— ),女,汉族,广西陆川人,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研究方向为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李家福(1976— ),男,汉族,广西博白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中职学生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