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苏式课堂”中如何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2021-04-26 19:19谢硕婧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核心素养

谢硕婧

【摘 要】 为推进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基于苏州教育传统和教育实践,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了“苏式课堂”理念。什么是“苏式课堂”?“苏式课堂”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作者以译林版英语4B Project 2 At a party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生活为基石,创设真实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想为引领,融入情感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教育 苏式课堂

“苏式课堂”是苏州市教育局基于苏州教育传统和教育实践提出的新理念。它是情境真实的课堂,是善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堂,是能融入情感教育的“真、善、美”课堂。在《浅谈“苏式课堂教学”》一文中,惠兰主任进一步提出:“苏式课堂”是以生活为基石,以研究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体现学生本位、过程本位以及能力本位的课堂。

“苏式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呢?笔者以译林版英语4B Project 2 At a party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生活为基石,创设真实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想为引领,融入情感教育。

Project 2 At a party是译林版英语将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综合统整复习的单元。它的目标是:整合学生所学第五至第八单元的知识,运用所学语言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以生活为基石,创设真实情境

知识的运用是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在“苏式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能推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围绕教学目标前后共设计了三种情境。

情境一:主人公Mary要参加一个派对,学生帮忙挑选合适的衣服(复习第六单元的服饰);然后派对快开始时发现邀请的表演嘉宾还没有来到现场,学生帮忙打电话询问原因(复习第八单元电话用语及第七单元疾病相关话题);派对中,Mary和其他人物谈论喜欢的季节,学生也作为参与者对季节进行谈论。

情境二:主人公Mary的家乡发生了变故,四个季节全部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了黑暗,于是Mary举办了一个求助派对(Help Wanted Party)。学生需要打电话邀请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参加派对。然后在派对上,和参加者一起讨论四季的好处。

情境三:主人公Mary要举行一个派对。首先,学生打电话邀请四个季节参加派对。在派对上,四个季节听到了人们对季节的抱怨,十分气愤地离开了,只留下一片黑暗。人们回忆起四季的美好,开始后悔,打电话请他们回来。最终四季被人们对自己的描述所打动,回到了派对。

根据课堂反映来看,情境一人物过于复杂,场景切换太频繁,主线不明确;情境二的主题——求助派对(Help Wanted Party),学生并不熟悉,而且情境不够完整,缺少结局;最终所选择的情境三主线明确,人物简单,情境有趣(对于抱怨四季一段,学生深有感触),无论是课堂参与度还是学生操练频率,学生反映最为良好。

“情境为学生而创,为学习而设”,通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生活感知,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1.以探索为核心,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它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苏式课堂”中,教师应通过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学,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从天气、感觉、活动、服装、食物(饮料)、景色等方面对喜欢的季节进行描述。为了让学生在输出时能够有话可说,笔者将五个学生分为一组,每个人负责一到两个方面。课前,小组成员合作预习,对自己负责的板块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记录在图表相对应处。课中,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所得,共同完成图表(如图1),完善自己在该话题上的信息,实现信息的输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与信息,不再局限于教师和书本所提供的资料,输出的语篇结构更完整,信息更全面。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培养了自身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身合作共处的能力。

2.以创新为动力,培养创作能力

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苏式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持的基础上,发散自己的思维,调动自己学过的知识,争取语言输出时有所创新。

本课要求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用语邀请同伴参加聚会,并根据对方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反应。为了辅助基础较弱的学生,又不让学生局限于笔者给出的示范,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笔者只是提供了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句型(如图2),让学生在输出时可以借助“梯子”的同时创编属于自己的对话。

课堂实录:

S1: Hello. This is Cao Yuqing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Ge Yuxin?

S2: Hello. This is Ge Yuxin.

S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 party with me?

S2: When is the party?

S1: Its on Friday night.

S2: Id love to. But I cant go to the party. I have a swimming lesson on Friday night.

S1: Okay. What your sister?

S2: She can go to the party.

S1: Good! See her on Friday night.

學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超乎我们想象的。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创造创新的机会,给出“梯子”,学生就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三、以思想为引领,融入情感教育

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苏式课堂”中应既重视知识内化,又重视思维引导;既强调科学精神,又强调人文精神;既重视人发展的动力,又重视人生存方式的特质。

本课中,情境发展的高潮出现在聚会上,有人抱怨四季的不好——春天下雨太多,夏天太热,秋天风太大,冬天太冷,直接导致了四季的离开,只留下黑暗。随后,学生一起回忆四季的美好,让四个季节重回派对。这一情境的设置旨在教导学生不要只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而是要珍惜所拥有的东西,发现事物的美好。

课堂是师生精神的天堂。融入情感教育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成长和幸福!

将苏州地域文化融合到课堂中的教学改革,“苏式课堂”是动态变化的,不断探索的。只有在英语课堂上不断创设真实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入情感教育,才能全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惠兰.浅论苏式课堂教学[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2).

[2]夏静.叶圣陶教育思想观照下的“苏式语文课堂”范式构想[J].名师工作室,2015(2).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核心素养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大专院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模式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