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2021-04-26 09:01:56游丽丽郑建华蔡雪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33期
关键词:耳鼻喉血压护理人员

游丽丽 郑建华 蔡雪花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福建 厦门361000)

高血压在临床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的重要疾病。对于高血压伴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而言,部分患者会对手术存在恐惧感,过度担忧手术后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使得血压水平升高,阻碍手术顺利开展,并且对手术后机体康复也产生不利影响[1]。因此,对高血压伴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传统护理仅重视对疾病进行干预,在患者自身心理状态方面关注较少,极易忽视心理干预的作用。聚焦解决模式能够充分尊重个体,将心理学干预作为基础,通过正向鼓励解决有关问题,发掘资源,激发自身潜能,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进而改善心理状态[2]。为提升高血压伴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干预效果,本文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开展高血压伴耳鼻喉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主体,治疗时间开始于2020年2月,结束于2021年2月,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35例)的常规组以及(35例)的实验组。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在开展临床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高血压[3];(2)均实施择期耳鼻喉手术治疗;(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自愿签署医疗文件。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者;(2)恶性肿瘤患者;(3)机体肝肾功能存在明显障碍情况者;(4)伴有严重并发症者;(5)智力、精神、语言以及视听等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情况者[4]。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在审核研究内容后表示准许通过。

1.2 方法

1.2.1 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为其介绍疾病、手术流程、药物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等。

1.2.2 予以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采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措施包含:

(1)描述问题,护理人员分别在手术前后主动同患者交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主动讲述自身感受,依据其不良情绪,告知其可通过开展哪些措施来收获哪些成果,进而提升患者自信心。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期间,需要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处境,通过肯定性语气鼓励患者,促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方案中。在手术前评估时,需要将患者尽快安抚好,保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术前准备。

(2)制定明确的目标,依据患者手术前后提出的有关问题,护理人员需协助其明确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达成目标。

(3)探查例外,护理人员引导患者通过回忆方式,对疾病发生后乐观自信以及精神饱满的时间、处理方式等进行回想,持续发掘例外情况,刺激患者潜能,引导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强化患者自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面对疾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主动分析和思考,选择最优解决方式。

(4)心理干预措施,依据患者自身喜好播放音乐,促使其放松身心;告知患者放松式深呼吸措施,将两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呈放松状态,经鼻缓慢吸气,之后经口缓慢呼出,每天训练20-30min;告知患者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在安静环境下打坐冥想,可重复默念“放松”等暗示语,想象自身处于平静大海前,放松全身肌肉。

(5)积极反馈,采用刻度化提问方式,综合判断患者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努力,护理人员需予以充分肯定,表示赞扬以及鼓励,进而提升其积极性,强化自信心。

(6)评价进步,针对患者取得的成果,护理人员需表示肯定,对于未能达成目标者,护理人员需同患者一起分析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协助其发现问题,并引导其通过正确形式不断做出改变以及努力。依据其目标实际达成情况与患者共同制定下一阶段目标。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一般资料。

(2)对比护理前后每组患者血压水平。

(3)对比护理前后每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情况。选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对患者抑郁程度开展判断,依据得分情况划分抑郁程度,依次是无抑郁(得分低于8分)、可能有抑郁(得分在8-20分之间)、肯定有抑郁(得分在21-35分之间)、严重抑郁(得分在35分以上)。选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6]对患者焦虑程度开展判断,依据得分情况划分焦虑程度,依次是无焦虑(得分低于7分)、可能有焦虑(得分在7-13分之间)、肯定有焦虑(得分在14-20分之间)、肯定有明显焦虑(得分在21-28分之间)、可能有严重焦虑(得分在29分及以上)。

(4)对比每组患者配合程度。患者能够完全依据医嘱配合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属于完全配合;患者基本上能够配合临床护理,少数时间出现不遵医嘱情况属于部分配合;患者完全不配合护理措施,并且在护理人员解释后仍不愿配合属于不配合[7]。本文将部分配合以及完全配合合计为总配合度。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均使用SPSS22.0软件开展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达,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达,实施χ2检验,当检测结果显示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一般资料

两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以及手术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n(%)/±s]

?

2.2 对比护理前后每组患者血压水平

护理后常规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mmHg)

注:*P<0.05(表示同组护理前与护理后比较)。

?

2.3 对比护理前后每组患者HAMD得分、HAMA得分情况

护理后常规组患者HAMD得分、HAMA得分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HAMD得分、HAMA得分差异(±s,分)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HAMD得分、HAMA得分差异(±s,分)

注:*P<0.05(表示同组护理前与护理后比较)。

?

2.4 对比每组患者配合程度

常规组患者总配合度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配合程度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患者可出现体循环动脉血液压力升高情况,并且伴随病程发展还会有肾、脑、心等脏器功能异常情况,对患者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耳鼻喉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当前临床对该类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方式,其中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对于高血压伴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而言,由于对疾病和手术未能形成正确认知,导致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下降,同时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引起血压波动和心理应激反应,对术后机体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临床将探寻何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措施作为研究关键。

不良情绪一方面会使患者手术依从性下降,另一方面还会引起血压波动,导致手术风险升高。在王萍等[8]人的研究中,其对高血压伴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有明显下降,并且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因此其认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保障手术顺利开展,改善其不良情绪。本次研究中,护理后在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方面,实验组相较于常规组低;在HAMD得分、HAMA得分方面,实验组相较于常规组低;在配合程度方面,实验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分析结果可知,开展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升其配合程度。聚焦解决模式利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通过尽可能发挥患者自身潜能,开发其资源,有利于实现个体期望目标。开展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可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现状和讲述自身期望值,并与患者共同构建可行的有关目标,鼓励患者通过持续努力实现目标,进而提升其自信心。利用例外探查形式,能够引导患者主动分析,持续提升其主观能动性[9]。加之实施打坐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性训练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以及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予以患者反馈,对其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有利于树立信心,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对自身的治疗以及护理中来,使其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以及尊重,有利于培养良好关系,提升配合度[10]。通过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控制。

综上,将心理护理应用在高血压伴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中,能够改善不良情绪,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升配合程度,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猜你喜欢
耳鼻喉血压护理人员
稳住血压过好冬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