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尾先天性囊性病变切除后继发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一例

2021-04-26 01:42周毅骏金巧菲李运江刘红刘惠敏王琛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胃底脾脏门静脉

周毅骏 金巧菲 李运江 刘红 刘惠敏 王琛

1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杭州 310023;2杭州市西溪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23;3杭州市西溪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23

【提要】 胰腺先天性囊性病变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胰腺囊性病变,发生在胰尾时多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本例患者有胰尾先天性囊性病变切除史,以反复乏力、黑便为主诉,胃镜提示存在孤立胃底静脉曲张,伴有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经CT门静脉血管造影证实因胰尾占位切除后发生脾静脉闭塞,继发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乏力伴黑便1年”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休息后可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 49×109/L,谷酰转肽酶(GGT)129 U/L,碱性磷酸酶(ALP)252 U/L;腹部B超示脾大;胃镜示胃底静脉曲张。予口服中草药(具体方剂不详)治疗,乏力缓解不明显。后伴有黑便,一次量约50 g,持续2~3 d自行缓解,一年内发作3次,无呕血、晕厥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收住入院。既往有反复肝功能异常病史8年,以GGT、ALP升高为主,考虑“胆汁淤积症”,间断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3次/d。6年前因胰尾占位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胰腺先天性囊性病变伴灶内内分泌细胞增生,术中有输血史。入院体检:脾脏肋下2指可及,右下腹见一陈旧性瘢痕,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 35×109/L,总胆红素24.37 μmol/L,直接胆红素7.62 μmol/L、GGT 123 U/L,ALP 211 U/L;IgG 13.27 g/L,IgM 1.99 g/L、IgG4 0.21 g/L;凝血酶原时间12.3 s;嗜肝及非嗜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抗血小板抗体阴性,抗核抗体1∶320(主核型)、抗gp210抗体阳性。上腹部增强CT示脾肿大,侧支循环开放;胰腺尾部未显示,局部金属影,考虑术后改变;右肝后上段囊肿,两肾囊肿。骨髓常规检查:巨核细胞量少、功能差;粒系增生活跃伴核左移。骨髓活检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低下,未见明显的肿瘤性或造血细胞异常增生。为明确反复肝功能异常原因,遂行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示肝组织小叶周边界板破坏(碎屑样坏死)不明显,汇管区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图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 CD10(毛细胆管+)、CD3(淋巴细胞+)、CD68(组织细胞+)、CK19(胆管+)、CK7(胆管+)、HBcAg(-)、HBsAg(-)、MUM1(少量淋巴细胞+)、PAS(+)、D-PAS(-)。基于上述结果,考虑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遂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结果示脾静脉近胰尾部中断伴其周及胃底多发静脉曲张、继发脾肿大,考虑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图2)。

图1 肝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 ×100) 图2 门静脉CT血管造影见脾静脉闭塞(2A)及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2B)

讨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主要包括Kimura法和Warshaw法,前者保留脾脏血管而后者不保留[1]。Hua等[2]曾比较644例行Kimura法与311例行Warshaw法的的患者,结果提示Kimura法术后发生脾脏梗死及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远小于Warshaw法。本病例术后影像提示脾脏动静脉被保留,系Kimura法,但可能因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伤及脾静脉,造成术后脾静脉闭塞,脾胃区静脉回流至脾静脉受阻,引起脾肿大。同时因脾静脉处压力升高,导致胃网膜左静脉和胃短静脉的侧支循环开放,前者收集胃体左侧前后壁静脉血,后者收集胃底前后壁静脉血,形成孤立的胃底静脉曲张,随着压力的升高,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门静脉造影是诊断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目前已逐步被CT门静脉血管造影取代[3]。文献报道[4],经典的RPH具备以下临床特征:(1)存在基础的胰腺疾病;(2)孤立胃底静脉曲张;(3)脾肿大;(4)无肝硬化,无血液系统疾病且肝功能正常。本例患者的特殊性在于存在胆汁淤积及抗gp210抗体阳性,通过肝组织活检排除肝硬化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典型病理改变,但根据临床诊断标准[5],仍不能排除PBC存在可能,然而结合胰尾占位切除病史,并通过CT门静脉造影发现术后出现脾静脉闭塞,RPH可明确。

RPH是目前少数可通过手术治愈的门静脉高压症。针对此患者,建议其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该法适用于已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且胃底静脉曲张中度及以上者,该术式可显著降低再次出血风险[6]。

综上所述,本例患者以反复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伴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既往有胰尾先天性囊性病变切除史,术后出现脾静脉闭塞,胃镜证实存在孤立胃底静脉曲张,肝穿刺排除了肝硬化,通过CT门静脉血管造影最终确诊为RPH。临床医师要尽早识别RPH,预防和合理处置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胃底脾脏门静脉
肝细胞癌治疗方式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胃镜疗效分析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鉴别诊断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